张月钦
(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朝阳中学,福建 漳州)
从教至今近20年,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反思我的课外阅读经历,我觉得课外阅读对于学好语文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这里我想谈一谈我对课外阅读的见解。
首先我认为课外阅读是课内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和补充。课内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切内容是在老师的精心组织安排下进行的。如果能在保证课内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延伸和补充。
其次我认为语文课外阅读能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要学好课文,单靠课内学习是不够的,如果能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例如看课外书、写字、读报、谈话、写信、打电话、讲故事、听广播、看影视剧等其实也是在进行语文学习。
最后,我认为课外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能激发学生多种兴趣,满足他们的心理要求,从而驱使他们不断追求,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能力就会不断增强。
那么应如何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有当读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看之书,有必当备以资查之书,书既有正也有闲,而正经之中,有精粗高下,有急需不急需之异,故有五等分别也。”据此,课外读物选择可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当读之书”,可理解为与课内教学密切配合之书,如教学《孔乙己》时,可指导学生读《呐喊》《朝花夕拾》等鲁迅的系列作品;第二,“当熟读之书”,可指读写知识,文学常识,语言基本知识等有助于巩固和拓宽语文知识以及提高语文能力的书;第三,“当看之书”,指各种文化科学知识的书,应指导学生广泛浏览,扩大视野,发展智能,提高语文能力;第四,“当再三细看之书”,可指有代表性又有相当深难度的必读名著;第五,“必备之书”,指常用工具书,重要的参考用书等。
为了更好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可读性较强的课外读物,我平时都是有意地去关注一些出版信息,并利用空余时间多看书,以扩大自己阅读面,提高自己鉴赏水平。
课外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因人而异,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叶圣陶说:“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如果我们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能够根据课文的特点进行“举一反三”,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我就顺势向学生介绍《水浒传》的写作特点、人物形象、思想内涵等,然后再让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这样,学生对《水浒传》的主题思想、语言艺术等就比较容易把握了。
每星期我都安排一、二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自己喜好的书,学生可以把家里的课外书带过来,与同学交换着看,如果一个学生带一本,全班就有五六十本,如果交换着看,就等于一个学生可以看五六十本,这样学生的阅读量就增多了。然后我还指导学生摘抄优美词句,写读后感、质疑讨论等,营造一种阅读氛围,从此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精读就是咬文嚼字,由表及里,精思熟读。首先,要扫除文字障碍;其次,弄清句段含义;第三,领会全文中心。
速读的目的是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或者是为了深入研究读写问题翻检资料。精读和速读各有所长,应灵活处理。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平时我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也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
读书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做批注。批注就是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作注释,写评语。
(2)摘抄优美词句。摘抄是根据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以备学习工作之需。
(3)写札记。札记是读过书以后写下来的心得、体会、感想、意见等。
课外阅读主要是学生自由阅读,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每学期我都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评比。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调查统计阅读篇目、字数、笔记卡片等。
(2)举行阅读竞赛、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
(3)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把课外阅读的成绩作为语文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档案。
总之,以上是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粗浅认识,当然,如果要更好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我觉得应在平时点燃学生阅读欲望的火花,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