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超
(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柏乡中学,河北 邢台)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高中教学中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越来受到教师的重视。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交际工具,使得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成为时代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主动找学生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认真钻研信息技术,根据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制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创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对于每一节课而言,教学目标的确立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校的教学制度以及学生性格特征等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占用课时少,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往往将一个章节或者几节课的内容一块讲,这就造成了课堂教学冗杂,缺乏条理性,教学方式也只是画重点,实际操作的训练很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是很透彻。另外,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思考时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传统应试教育下,学校对信息技术的资金和精力投入都比较少,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度不够,这就使得高中信息技术设备相对落后,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有所降低。另外,高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不仅每周占的课时比较少,而且有时还会被其他课程占用,这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中的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分配课堂时间,这样就能使信息技术课堂有序地展开,避免出现前面课程讲述充分、后面课程草草了事的情况。此外,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不仅要制订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还要依据教材内容制订学期阶段性教学目标,不论是课堂教学目标还是学期教学目标,教师都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性格特征等,并按照实际课堂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另外,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自身的教学总结,并对所制订的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从而找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更合理的教学策略,创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要想真正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还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法:“吸引教学法”“实例操作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其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效果最为显著,它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几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点。比如,在讲Word的图文框、文本框、图片及自选图形的使用时,笔者要求学生将所学内容制作成一幅图片,通过教师的讲解指导学生如何制作图片,这样将讲课内容转变为图片制作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攻破重难点,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另外,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性格特征,尽可能地带有趣味性和可行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并不单单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教师对学生的鼓舞、激励和唤醒。”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这样才能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做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并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学生的整体评价可以起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充分深入贯彻并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利用创新性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参与信息技术课堂的积极性。此外,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不仅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其综合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