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活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
——以《我会放》一课为例

2018-02-25 09:36鞠雅坤
现代特殊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本班归类牙刷

● 鞠雅坤

随着我国全纳教育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轻度残障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培智学校里重度残障儿童所占的比例则越来越高。这些学生个体以及个体间的能力发展水平都差异较大,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较弱。《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明确提出“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都能接受适合的数学教育,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新课标指导下,笔者以《我会放》一课为例,对培智学校低年级段中重度残障学生的数学教学提出几点浅见。

一、案例背景

本班共有5名学生,包括4名男生和1名女生。本班学生的整体障碍程度较为严重,有脑瘫和自闭症两种障碍类型,且都伴随有中重度的肢体障碍及智力障碍,有几名学生还有较为显著的情绪问题。总体而言,学生认知水平较低,言语能力较低,课堂注意力比较分散,学习主动性也较弱。

根据本班学生的能力水平,我将他们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的两名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探索能力,可以理解教师的大部分指令,但在肢体动作方面需要助教协助;B组的三名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水平较低,且易出现干扰课堂的情绪及行为,这些学生主要在助教的提示下,通过“摸一摸”“指一指”等方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该课的教学内容是基于实物归类的“我会放”活动。根据本班学生目前的能力发展水平,设置的教学目标为:A组,会按照给定的物品,将相同的物品归放在一起;尝试边摆放物品边跟说“××和××放一起”;能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学习的乐趣。B组,在提示下,会指一指与给定的物品相同的物品;在帮助下,会将指定的物品放到指定的位置;在帮助下,能参与集体活动。笔者选择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用品作为活动材料,并主要采用动手操作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

二、教学实录

(一)片断一:歌曲导入

学生和老师围坐成一个圈,师播放歌曲《拍手歌》。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跟着节奏拍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跟着欢快的旋律拍手,在教学活动的开始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兴趣,以促使他们真正进入教学活动的状态。学生们与老师围坐,不仅能够拉近师生、生生间的物理距离,还能促进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交流,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

(二)片段二:观察物品

师出示混放在一起的牙刷、梳子和杯子学具。

师: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有许多需要用到的物品,看看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些什么。

师生一起认一认各种物品。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了解物品的外形、名称、用途等,在课堂中贯穿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使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三)片段三:摆放物品,进行实物归类

1.引出摆放物品的任务

师出示3个托盘。依次把牙刷、梳子和杯子放置在3个托盘里。

师: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照着托盘里的物品,把剩下的物品摆放好。

你们知道剩下的这些物品要分别放到哪个托盘里吗?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观察并思考3个托盘里的物品与剩余物品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思考每个托盘里分别应该放哪种物品,引导学生尝试探索实物归类的规则。

2.演示摆放物品的规则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先看一看、说一说自己放的是什么,然后把它放到托盘里,一边放一边告诉大家“什么和什么放一起”。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实物归类的规则为“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即“牙刷和牙刷放在一起”“梳子和梳子放在一起”“杯子和杯子放在一起”。

3.尝试实物归类

(1)师:这里还有许多物品没有摆放好呢!下面老师请每位小朋友都上来放一件,说一说放的是什么,看一看应该把它放到哪个托盘里,要边放边说“××和××放一起”。

学生依次自取一件物品,将其归类摆放。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给予即时反馈。

设计意图:教师让每名学生进行实物归类练习,并逐一进行即时反馈指导,学生可以进一步明确实物归类的规则,教师的指导也更具针对性。

(2)师:老师的物品已经摆放整齐了,接下来要请小朋友们把自己的牙刷、梳子和杯子归归类了。

A组学生单独完成任务。教师给每一名A组学生提供若干物品和3个托盘,3个托盘中分别放置好牙刷、梳子和杯子,请学生尝试将物品归类摆放,一边放一边跟着助教说一说“××和××放一起”,助教在一旁给予学生适当的肢体协助。

B组学生合作完成任务。教师安排B组学生坐在一起,给他们提供若干物品和3个托盘,3个托盘中分别放置好牙刷、梳子和杯子,请B组学生依次自取一件物品,尝试将其归类摆放,助教在一旁给予学生适当的肢体协助,并提示学生跟说“××和××放一起”。

设计意图:针对不同能力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巩固其实物归类的认知,提升所有学生实物归类的能力。

(四)片段四:交流分享

1.交流摆放物品的过程

师:大家把物品都放到托盘里面了吗?你们是怎么放的呢?

学生尝试说一说“××和××放一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操作过程,再次明确实物归类的规则。

2.检查摆放物品的结果

(1)学生展示摆放好物品的托盘。

师:我们来看一看,他放得对不对。这个托盘里放的都是什么?

如果托盘里有放错的物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是怎么知道放错的?应该把这个物品放在哪个托盘里?

设计意图: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即时评价,通过学生间的讨论、纠错,进一步巩固学生实物归类的能力。

(2)师:小朋友们摆得真好!大家真能干!快给自己竖起大拇指!夸一夸自己“我真棒”!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感受学习实物归类的快乐,体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三、教学反思

针对培智学校低年级段中重度残障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能力弱、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言语能力低下、肢体动作存在障碍等,对于本节课的教学,笔者认为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常规渗入要有渐进性

由于本班学生的能力水平较低,在理解教学活动常规和数学语言方面存在困难,所以会出现不理解活动规则、不按规则操作的现象。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予以理解和尊重,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逐步提出相应的指令,让学生逐渐熟悉规则。教师也不必在初次活动中就要求学生做到全部符合常规要求,循序渐进地达成即可。

(二)活动引入要调动积极性

由于本班学生的注意力水平较低,且大都存在肢体障碍,所以课堂活动中容易出现“散”的现象。因此,在活动伊始,教师就要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促使他们真正进入活动的状态。例如,本次活动开始时,让学生们围着教师坐好,跟着音乐节奏一起拍手,这样的“暖场”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三)教学引导要有针对性

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观察重点在于学生能否正确归放相同的物品。如果学生摆放错误,教师可提示学生观察托盘里的物品:“这里放的是什么?你放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二者的不同。如果学生能够正确归放物品,教师要进一步追问:“你是怎么知道把××放到这个托盘里的?”引导学生思考摆放的理由,即“××和××放在一起”,以促进学生理解实物归类的规则。

(四)活动目标与练习要有层次性

虽然本班学生均为中重度残障儿童,但这些学生个体以及个体间的能力发展水平都差异较大。因此,笔者根据他们的差异将其分为A组和B组,分别设置了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在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物归类的练习中,笔者也为两组学生安排了不同难度的练习。通过分层目标与练习,满足班级中每一名学生的个别化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五)活动形式要富有变化

由于本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也尚未养成良好的集体活动习惯,因此很容易在活动中分神,甚至出现一些情绪及行为问题。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整堂课富有动态变化,以牢牢吸引住学生们的目光。例如,活动引入时让学生们跟着音乐一起拍手打节奏,观察物品时让学生们积极抢答,摆放物品时让每位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检查物品时让学生们互相纠错……通过这样丰富的形式让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教学活动中来。

(六)活动拓展要日常生活化

课堂活动的结束不代表学习的结束,特别是针对障碍程度较重的特殊学生,行为、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要融合在日常生活中。在本次活动结束后,笔者建议家长,在家中整理物品时,可以在不同的收纳盒里各放上一件物品,让学生将剩下的物品放到相应的盒中,并带着学生说一说“××和××放在一起”;或是家长带学生去超市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货架上的物品摆放,并带着学生说一说“××和××放在一起”。

猜你喜欢
本班归类牙刷
电表“对”与“错”归类巧掌握
是谁偷走了小牙刷
是谁偷走了小牙刷
是谁偷走了小牙刷
超级牙刷
Happiness through honorable actions
分式方程应用题归类解说
合力营销“八步法”
我班小组说
校园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