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刚
(平凉市灵台县第一中学,甘肃 平凉)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是在历史长河流淌中沉淀的精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语文教师肩负着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因此,传承优秀的文化,让文化精髓影响学生的素养就成为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自改革开放之后,外来文化的侵入影响着学生的文化观念,学生对我国文化的了解也在不断减少,甚至有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屑一顾。可见,学生的素养亟待提升。鉴于此,语文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层层深入引导,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蕴含丰富的人文素养,而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分析其与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之间的关联性。同时,教师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其人文素养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当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之后,在授课中自然而然也会体现出来。教师通过自我体验和知识归纳,发扬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注重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可以在知识积累过程中完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传统文化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素材。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更好地提升自我,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氛围,帮助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传统文化的引导下,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语文传统教学中,我们要将主流价值全面地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古人的思想,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引导、鼓励学生,在传统文化和时代发展相结合的背景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和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思维更加成熟。在这一阶段,学生的价值取向也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语文教材都是编写者收集来的精华内容,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必须要熟练掌握教材,并挖掘出其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精髓。为丰富教学内容,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课外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为学生日后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古朗月行》为例,讲解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收集一些和月亮相关的作品,这时候,有的学生收集到了李白的《月下独酌》,有的学生收集到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自己置身于诗词、文章的意境当中,从而更加深入地感受月亮的特征,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加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虽然课堂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但是在课外活动中,教师也可以渗透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在课外,可以引导学生摘抄一些优秀的文章、朗读课外阅读内容、储备相关知识、参与辩论竞赛,让学生在活动中拓宽视野,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
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因此,开发适合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等学习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地位。因而,有效地利用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课程资源开发,对于完善学生品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有关键的意义。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好课程开发和研究,提高文化素养和科研水平;学校也要投入更多的经费,支持教师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宣传,从而形成一种融传统文化精髓于一体的高中语文特色教学体系。
总而言之,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选择优秀的文化,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纠正学生的三观,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拓宽视野。相信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生定能提高自身的素养,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