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黄县凤冈二小 吴小良
按照课程标准,素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要注重素质教育。数学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要尊重小学生的个性,注重小学生数学兴趣培养,为学生创造数学知识学习的空间,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式教育,激发小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多角度体验,从中获得感悟。由此做到了小学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有效结合。
现代的小学教育已经打破了应试教育的局限,更为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包括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还包括素质的培养。教育本身所发挥的是载体的作用,通过教育信息的传递方式培养,小学生的知识能力适应时代的要求,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教育中数学是基础学科,小学生学好数学就等于获得了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小学数学教育中除了数学知识教育之外,还要重视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中所涵盖的内容很多,除了对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之外,还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包括数学建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对于数据的分析能力等等,都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培养。小学生普遍形象思维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并合理采用这种方式解决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要注重小学生的素质培养,使得小学数学教育水平有所提高,实现小学教育素质教育目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展开教学,以教材内容为核心,运用多媒体将教材内容向实践领域延伸,实现课内数学知识和实践教育的结合,对于扩展小学生的数学视野非常有利,也为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创造了条件。
比如,在《欣赏与设计》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开教学,将小学生所熟悉的内容呈现出来,结合教材内容展开教学。《欣赏与设计》中有各种几何图像,数学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几何图像类似的事物,让小学生经过对比说出雷同之处。出于教学的需要,数学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搜索学生说出的共性,并将存在这种共性的其他事物呈现出来,与相应的几何图像比对。小学生普遍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喜欢绘画。数学教师还可以让小学生结合这种共性画出几何图像,以此为基础作画。小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将图画画好,更多的是主观性的修饰,将自己的想象空间表达出来。小学生以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数学教师就可以对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对几何知识的理解程度有所了解,可以据此调整数学教学进程。为了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数学教师将小学生的作品用扫描仪扫描到多媒体课件中,将这些作品播放出来,进行对比,对每一幅作品的优点都提出来,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小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兴趣,并与教师积极互动,从而潜移默化地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教师指导小学生边操作、边学习数学知识,就是对小学生的学习方法予以指导,激发小学生的知识探索潜能,端正数学知识的学习态度,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度,从而引导小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小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也得到培养。
小学生的活动能力是非常强的,通过活动获取知识是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将游戏活动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数学意识,还有助于素质教育。比如,教学中,教师组织扑克牌活动。在数学课堂上摆扑克牌,将小学生就近分组,4人一组,让小学生将1到10的扑克牌提出来反扣在桌子上,之后每个人随意抽出一张扑克牌,就是4个数字,教师让小学生对这4个数字任意组合成为数学算式,要求结果等于“24”。各个小组比赛,看看谁算得快又准确。小学生之间需要相互合作,还要进行讨论、开动脑筋,才能够获得一个又一个正确答案。
这种游戏可以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字的敏感度,有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个游戏很简单,对于小学生素质的培养非常有帮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就要具有协作精神,要相互帮助,能够相互之间心平气和地探讨,否则很难将活动顺利展开。小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或者休息的时候也可以进行游戏,还可以在一起交流经验,以提高计算能力,使得小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充分利用起来,同时小学生的组织能力也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教育质量,注重素质教育培养是非常必要。小学生数学教学中,数学逻辑思维是必具备的,这也是数学教师对小学生的教育难点。这就需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注重数学知识与素质培养的有效结合,引导小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思考数学知识,辅助多媒体教学,可以获得更好的培养效果。
[1]赵莹.多媒体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J].读写算,2014(07):340
[2]习格日卓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都市家教,2013(0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