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张宇佳
在网络时代下,网络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潜移默化地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由于自身特性,信息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引发了新一轮的社会思潮。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变得更加重要,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下,社会各界对于小学生道德素养水平提升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何能够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态度,提升道德素质水平。加强对其研究,可以改善其中存在的问题,应对时代挑战,为后续工作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而当代小学生自我意识较高,获取信息渠道较为多样,经常使用网络来学习、听音乐、看电影,所以网络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较大。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中,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借助网络技术辅助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同小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但是,由于网络上信息良莠不齐,充斥着大量的不良思潮,小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所以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弱,对于学生的思想态度和道德素养养成较为深远。
网络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较大,部分班主任由于对网络时代的影响认知不充分,所以忽视了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未能对学生起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在德育工作中,一味地采用说教方式来教育,难以真正地走入学生内心世界,学生只能被动式地迎合教师,自主意识未能得到有效的培养,严重影响到德育教育工作成效。
小学生由于自身年龄较小,认知水平和辨别能力较弱,所以在面对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时无法有效甄别,可能在无形中受到不良思潮影响,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道德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由于网络自身开放性和虚拟性特点,导致网络道德规范尚未统一和健全。尽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约束网络行为,但是网络上仍然充斥着大量不良信息,无形中影响着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
网络上充斥着繁杂的信息,信息种类十分多样,而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于新鲜事物好奇心较重,但是自身辨别能力较弱,所以网络的出现吸引了大量的小学生。在网络上发表言论相对自由,可以满足小学生展现自我的欲望,而沉迷于其中。故此,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不应该局限在实际生活中,还应该深入到网络中开展德育教育活动,联系实际生活,避免单一的说教方式。但是,纵观当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现状来看,教育内容较为片面、单一,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德育工作成效不高。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成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提升道德素养,首要一点应该创新德育教育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变以往强制性的知识灌输方式。在网络时代下,小学班主任应该提高德育工作重视程度,正视网络的双面性,同学生家长深入交流,对于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组织交流和讨论,明确网络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通过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制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网络交流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同时,完善法律制度,规范网络行为,为网络道德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促使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保障和基础。
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丰富德育教育内容,联系实际生活,选择合理的场所与学生深入交流和沟通,规范小学生的网络行为,提升道德素养。同时,寻求科学合理的德育方式,了解和掌握网络技术,具备使用网络技术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提升工作成效。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开展中应该充分履行自身职责,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和个性品格,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籍晓玲.论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制作,2016,16(12):93.
[2]张文河.信息网络时代给小学德育工作带来的新课题[J].班主任,2015,11(7):9-10.
[3]黄玉兰.论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文信息,2017,21(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