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充满趣味性

2018-02-25 05:56王文语
新课程(中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时事新闻一节课道德

王文语

(瓦房店市第三十三初级中学,辽宁 大连)

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探索的倾向,也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才会发自内心地去研究它、领会它、运用它,做到以学为乐。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求,学习就成为一种负担。长期以来,枯燥、抽象、乏味是学生来形容道德与法治课的惯用词汇。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象,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充满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并盼望上道德与法治课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个人理解,总结了几点方法。

一、采用新颖的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节课的导入精彩与否,直接关系到整节课的教学进程能否顺利进行。在每一节新课讲授前,我都会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如“情景表演”“成语接龙赛”“故事大比拼”“播放乐曲”“欣赏视频”“时事新闻播报”等等。新颖的导入能够让学生眼前一亮,促使他们带着兴趣来学习当堂课的内容。有了兴趣的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会感到枯燥,反而会积极地想要了解课文内容,从而使教师的授课能够顺利进行,也会达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联系时事新闻的课堂会更加与时俱进

通过在一线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我总结出一个规律:学生对于喜欢的事情往往能够聚精会神、兴致勃勃地去听、去思考、去感悟。因此,利用鲜活的时事新闻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讲授道德与法治课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每一节课的授课过程中,我尽可能把学生感兴趣的课外事例和时事新闻搬到课堂上来:还记得学生们津津乐道地谈起“一带一路”时的自豪神情;提起奥运会,他们更是能够娓娓道来。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做到寓教于乐。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来提高授课质量

要想提高一节课的授课质量,教师还要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便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大部分中学生喜欢在形式多样的授课方式中获得知识,例如我曾在课堂上使用过“角色表演”,即让学生来演课文中的事例,之后让学生总结感想;“快乐竞答”即分小组进行抢答,评比优胜组,并给予一点小奖励;也用过“小组辩论”“故事比赛”等形式,还用过“模拟小法庭”的模拟形式来讲授法律部分的知识,课堂效果十分不错。学生能在这些形式中通过亲身体验使知识记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锻炼了口才和表演能力。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在当代投影幻灯、电视录像、计算机多媒体系统等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丰富、生动、形象、有趣的各种材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从最不喜欢道德与法治课,变成非常喜欢道德与法治课。例如,我在讲授《灿烂的中华文化》这节课时,引用了《龙文》的歌曲视频,使学生在美轮美奂的画面和优美动听的歌曲中感受我们引以为豪的浩如烟海的灿烂的中华文化。我还在《学会调控情绪》这课里运用了一段案例视频,课后学生都觉得这段视频比文字叙述更有说服力。在讲授《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在白板上画画,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到前面展现自己,课堂气氛相当愉悦,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十分高涨。我和学生还在很多课文学习中体会到了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带来的多种好处。

五、注重课堂小结的点睛作用

一节课越是接近尾声,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容易减退,甚至有的学生已经开始想着下课玩什么或是正在倒计时了。因此,能否充分利用好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聚精会神地听讲,从而使教师达到理想的授课效果。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课堂小结形式:如回忆总结法,让学生回忆这一节课的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悬念生疑法,因疑生趣,在疑惑中启发学生;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张扬个性;情感升华法,例如,在设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节课的课堂小结时,我播放了6分钟的短片视频:该视频讲述了很多中华民族儿女在面对国内外敌对分子时,做出的许许多多维护民族尊严的感人事例。学生看完深受感动,充分理解了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老师不用添加任何语言,这些画面已经让学生产生了心灵的触动,从而达到了将民族精神教育和知识教育相结合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适合的课堂小结形式,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小结能够让学生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总之,一节成功有趣的道德与法治课应该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在开心中受到教育。就像是聆听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也像是欣赏一幅精美高雅的油画,使人仿佛步入了艺术殿堂,更能把单一的知识升华为多种深入人心的道理,注入学生的心田,这应该是每个道德与法治教师为之不断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

猜你喜欢
时事新闻一节课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那些读新闻的人生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时事新闻版面编排浅议——以湖北日报时事新闻版为例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