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与萎缩性胃炎关系的研究

2018-02-24 13:24赵娜胡凯邓文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30期
关键词:胃泌素胃癌

赵娜 胡凯 邓文

【摘要】 目的:应用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s,PG)Ⅰ、PGⅠ/PGⅡ比值(PGR)和胃泌素-17(gastrin-17,G-17),評价其能否作为筛查萎缩性胃炎(AG)的指标,探讨胃癌高危人群的非侵袭性血清学筛查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于本院就诊的患者和健康体检者200例。通过内镜和病理诊断确诊将其分为胃癌组9例、慢性非AG组38例、慢性AG组42例(根据病变分布分为胃窦萎缩组13例、胃体萎缩组15例、全胃多灶萎缩组14例)、正常对照组111例,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GⅠ和PGⅡ及G-17水平,比较四组PGⅠ、PGⅡ、PGR及G-17水平,慢性AG组不同萎缩部位血清PGⅠ、PGⅡ、PGR及G-17水平。结果:慢性AG组和胃癌组血清PGⅠ、PGR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AG组G-17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胃癌组与慢性非AG组G-17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胃癌组G-17水平低于慢性非AG组(P<0.01);胃体萎缩组和全胃多灶萎缩组PGⅠ、PGR水平均低于胃窦萎缩组(P<0.01),全胃多灶萎缩组和胃窦萎缩组G-17水平均低于胃体萎缩组(P<0.01)。结论:血清PGⅠ、PGR和G-17水平可用于AG的筛查,血清PGⅠ、PGR水平降低同时G-17水平显著降低对胃癌早期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胃癌;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

胃癌一直是我国发生及死亡率很高的一种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统计显示中国新发病例及死亡人数分别为429万例和281万例,而其中胃癌新发67.91万,死亡将近49.8万,无论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第二位。目前萎缩性胃炎(AG)和胃癌确诊手段主要是胃镜和组织病理活检,但由于胃镜具有一定的痛苦和风险[1],而且患者依从性差,费用高,不适合大规模筛查。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s,PG)和胃泌素-17(gastrin-17,G-17)是近年来对胃黏膜萎缩和胃癌研究较多的标志物,临床多以血清PG和G-17检测来准确反映AG程度和胃癌情况[2-3]。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对AG患者血清PG及G-17的检测,探讨用于早期发现胃癌的PG及G-17水平,为进行AG大规模人群普查和胃癌早期筛查提供重要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2月于本院就诊的患者和健康体检者200例。(1)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入选前1周内均未接受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及H2受体拮抗剂治疗;②均无胃镜检查禁忌证者;③确诊病例均接受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④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合并恶性肿瘤及血液疾病者;③近期服用过可影响检测结果的相关药物者。通过内镜和病理诊断确诊,将其分为胃癌组9例、慢性非AG组38例、慢性AG组42例(根据病变分布分为胃窦萎缩组13例、胃体萎缩组15例、全胃多灶萎缩组14例)、正常对照组111例。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所有受检对象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离心分离血清后置-20 ℃保存备用。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血清PGⅠ和PGⅡ及G-17水平,试剂盒由芬兰必欧瀚集团提供,严格按说明书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各组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PGR)及G-17水平,比较慢性AG组不同萎缩部位血清PGⅠ、PGⅡ、PGR及G-17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基线资料比较 胃癌组男4例,女5例,平均年龄(49.67±13.11)岁;慢性非AG组男19例,女19例,平均年龄(51.00±12.70)岁;慢性AG组男19例,女23例,平均年龄(56.31±15.21)岁;正常对照组男58例,女53例,平均年龄(48.47±14.67)岁。各组男女比例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四组血清PGⅠ、PGⅡ、PGR、G-17水平比较 慢性非AG组、慢性AG组和胃癌组血清PGⅠ、PGR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慢性AG组和胃癌组均低于慢性非A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AG组G-17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胃癌组与慢性非AG组G-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胃癌组G-17水平低于慢性非AG组(P<0.01);慢性非AG组、慢性AG组PG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慢性非AG组均高于慢性AG组、胃癌组(P<0.01),但胃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慢性AG组不同萎缩部位血清PGⅠ、PGⅡ、PGR及G-17水平比较 胃体萎缩组和全胃多灶萎缩组PGⅠ、PGR水平均低于胃窦萎缩组,全胃多灶萎缩组和胃窦萎缩组G-17水平均低于胃体萎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体萎缩组和胃窦萎缩组PGⅡ水平均高于全胃多灶萎缩组(P<0.01);其他组间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AG的常见病理改变表现为黏膜固有腺体数目的减少或消失,其被认为是胃癌癌前重要的病变,且萎缩的部位和程度与胃癌的风险密切相关;有研究证实,胃窦和胃体同时萎缩,即多灶性AG的患者患早期胃癌的风险,比单纯的胃窦或胃体萎缩显著升高[4]。

PG是一种单链多肽,属于胃蛋白酶前体,分为PGⅠ和PGⅡ,其中PGⅠ大量存在于胃体,而PGⅡ除胃体外,也见于胃窦、十二指肠近端和十二指肠腺胃黏膜是胃蛋白酶的主要来源。胃黏膜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血清PG浓度正常;胃黏膜病变时,血清中的PG水平也随之改变。在以胃体黏膜萎缩为主要病变时,壁细胞和主细胞数量减少,分泌PGⅠ明显下降,即血清PGⅠ浓度降低。然而主要来源于胃窦和十二指肠的血清PGⅡ的浓度正常或轻度升高,PGR值下降[5-8]。血清PG水平能够有效地反映胃部黏膜变化,因此PG是筛查AG和早期胃癌的重要指标之一[9]。

胃泌素是一种由胃窦和十二指肠G细胞分泌的胃肠激素。人体中有生物活性的胃泌素95%以上是ɑ-酰胺化胃泌素,其中80%~90%是G-17,其主要由胃窦G细胞合成和分泌,是G细胞功能的一种特殊生物学标志。当以胃窦为主的黏膜发生萎缩改变时,G细胞数量下降,血清G-17水平下降,因此血清G-17水平可作为萎缩性胃窦胃炎的血清标志物[10-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AG组和胃癌组血清PGⅠ、PGR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慢性非AG组,慢性AG组G-17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胃癌组与慢性非AG组G-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胃癌组G-17水平低于慢性非A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体萎缩组和全胃多灶萎缩组PGⅠ、PGR水平均低于胃窦萎缩组,全胃多灶萎缩组和胃窦萎缩组G-17水平均低于胃体萎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因为胃体发生萎缩时,由于固有腺体数量的减少或消失,胃体分泌的PGⅠ减少,而血清PGⅡ的浓度正常或轻度升高,PGR下降;当胃窦萎缩时,胃窦腺体丧失,G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分泌的G-17水平明显降低[13]。本文与刘中娟等[14]研究相符,其研究表明患者血清PGⅠ或PGR降低仅见于胃体黏膜萎缩,若伴有高水平血清G-17可证实萎缩仅限于胃体,若同时伴有低水平G-17,则表明患者可能有广泛的多灶性萎缩甚至早期胃癌。因此,联合检测血清PG和G-17可作为一种筛查慢性AG的非侵入性方法,为了解肿瘤发生前胃黏膜的状况提供了可能,且其作为筛查AG和胃癌指标的相关研究,已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5-18]。故笔者认为血清PGⅠ、PGR和G-17水平低下可作为胃体及胃窦萎缩的生物学标志,根据血清PGⅠ、PGR能够准确筛查AG,并结合血清G-17水平上升,可准确筛查胃癌,血清学检测具有简便、经济、无痛的临床优势,能够同时进行大批量检查,对于可疑的高危人群进一步安排胃镜检查,能够提高早期诊断准确性,是现阶段临床进行AG和胃癌大规模人群普查或早期筛查的重要手段[19-21]。

综上所述,血清PGⅠ、PGR和G-17水平可用于AG的筛查,血清PGⅠ、PGR水平降低同时G-17水平显著降低对胃癌早期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曹勤,冉志华,萧树东.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和幽门螺杆菌IgG抗体筛查萎缩性胃炎和胃癌[J].胃肠病学,2006,11(7):388-394.

[2]杨莉,孙明军,徐倩,等.血清胃蛋白酶原、促胃液素-17在慢性胃窦部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消化杂志,2014,34(7):478-480.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7,12(1):55-62.

[4]蒋振华,丁辉,崔艳霞,等.空腹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对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J/OL].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2016,3(3):112-115.

[5]邬建民,张力.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和幽门螺杆菌IgG抗体对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2011,26(6):375-378.

[6]张正勋,邱光艳.联合检测PGⅠ PGR及G-17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204-206.

[7]周军,车虎森,何雪琴,等.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疑难病杂志,2014,13(10):1073-1075.

[8]张兰.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及胃泌素17等指标在胃癌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1):1482-1484.

[9]柯月,梁灿灿,纪文静,等.新疆地区不同民族间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6):2355-2358.

[10]杨勤,姚玉玲.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检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3):23-24,31.

[11]刘应玲,陈思,洪海鸥,等.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和幽门螺杆菌检测在胃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7,52(8):1227-1231.

[12]张承顺,徐娟,陈立新,等.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17在萎缩性胃炎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2017,37(4):10-11.

[13]张玲霞,庄坤,张沥,等.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与萎缩性胃炎关系的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3):279-282.

[14]刘中娟,郭子建,赵召霞,等.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及Hp-IgG抗体对胃癌、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状况的血清学评价[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4,21(5):576-580.

[15]陶萍,钮伟国,陆峰泉.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和糖类抗原72-4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6):2316-2318.

[16]乔正梅,王登峰,赵秋剑,等.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在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27(2):198-200.

[17]周海平.胃蛋白酶原I联合胃泌素-17检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部位及胃癌进展时期的预测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5):126-128.

[18]毛秋卉,劉文佳,张学俭,等.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在胃癌筛选中的作用[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2,32(2):85-87.

[19]张玲霞,庄坤,张沥,等.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杆菌Ig-G抗体与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的关系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8):1076-1078.

[20]邓晓晶,郑海伦.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在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筛查中的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2):1624-1627.

[21]杨建华,王炳华,林勇.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对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诊断价值[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6,31(3):51-54.

(收稿日期:2018-07-18) (本文编辑:董悦)

猜你喜欢
胃泌素胃癌
如何通过胃泌素G17检查结果判断疾病
长期吃大蒜能降低胃癌死亡率
胃癌癌前病变有哪些,该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
早期胃癌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胃溃疡”反复发作警惕胃泌素瘤
胃泌素-17 无创检测胃部疾病
预防胃癌——从身边小事做起
胃癌筛查首选胃镜
健脾益气方对化疗性胃肠功能紊乱大鼠血清GASEGF水平的影响
慢性肾衰竭与血浆胃泌素胃动素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