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代凤
常言道:你若盛开, 清风自来。关于教育, 我要说:你若坚守, 特色自来!湖南省沅陵县陈家滩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以下简称“我校”) 的教育一直以来坚持“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精”的精神, 在办学中抓常规、抓细节, 出成效、出特色!
一、教学常规抓课改:充分参与的课堂教学
学校能不能向前发展, 关键在于能不能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师。学校把教研经费看作“生产性”投资, 无论是哪方面的培训, 只要有价值, 就全力支持, 不但派人参加, 并且派多人参加, 尽量提供外出培训机会, 让教师接受教学新知识和教育新理念,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五年来, 我校共有300余人次分别赴怀化、长沙、江苏、山东、广东等地接受培训。我校还多次组织带领教师去外地参观学习, 开阔眼界, 从冷水江市的高效课堂研讨会, 到岳阳市许市中学跟班学习, 再到益阳市鹤山实验学校的观摩, 让教师们与专家、外校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习。学校教科研之风日益浓厚, 我与老师们一同钻研, 积极践行新课程改革, 摸索出了一套“三环五步”高效课堂模式。课堂上教师以导学案引路, 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结合学案适时引导。改革后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上认真听课的多了, 开小差的少了;参与讨论思考的多了, 不动脑筋的少了;积极回答问题的多了, 沉默寡言的少了。展示课环节, 各小组里的学生, 人人都是争着、抢着要展示, 没有轮到自己, 心里还很不服气。学生在课改的天地里找到了自我, 找回了自信, 找到了快乐。改革带来了课堂效益的显著提高, 学生的学业成绩稳步提升, 学习后劲明显增强。在全县初中毕业会考中, 学校综合评价结果近年来一直稳居全县前列, 每年升入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5%以上。
2013年10月13日, 《怀化日报》以《为有源头活水来》为题专版推介了我校的课改工作;2016年, 我校更是迎来了全省教育科研扶贫工作现场会的召开。会上, 我校被作为教育科研扶贫的典型向全省推广;怀化新闻网对我校的课改工作作了题为《怀化大山深处出了一所最牛的学校———陈家滩九校》的详细报道。
二、交通常规抓“八定”:细致严密的校船工作
我校位于五强溪库区, 覆盖8个行政村1万左右人口, 需乘船往返的学生有738人, 参运校船17艘,最远的学生一个单边要乘20多千米水路。一直以来, 我校将学生乘船上下学工作当作安全工作的重点紧抓不放, 抓细抓实, 常年坚持, 收到了良好效果。周末放假、周日上学时, 学生们穿着救生衣, 排着整齐的队伍往返校园的场景, 已经成为陈家滩乡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为确保学生往返途中的安全, 学校制定了学生安全渡运方案, 严格规定学生渡运必须遵循定船、定人、定位、定站、定线、定时、定费、定责的“八定”要求。正是由于学校在学生安全方面的高度重视和严密细致的工作, 使得全校师生具有很强的安全意识, 未有任何安全事故发生。2013年3月, 湖南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栏目以《山里娃的护航路》为题对我校校船管理经验作了专题报道。该成果获湖南省第二届平安校园建设成果一等奖。
三、课程常规抓载体:丰富多彩的“六个一”活动
通过五年的坚守, 学校的课程建设由课堂延伸到校园生活的每个环节, 基本建成了具有特色和实效明显的以“跑、唱、跳、读、写、演”为载体的“六个一”校本课程。
(1) 以“活力清晨”为主题, 开展阳光晨跑晨读活动。每天早上学生起床, 晨跑三圈, 喊出统一的嘹亮口号, 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 培养学生的意志和奋斗精神。晨跑之后在操场进行集体英语诵读, 以英语日常交际用语为内容, 进行英语组老师带读、各班朗读竞赛、英语联谊表演等, 展现了昂扬的精神状态, 凸显了青春活力。
(2) 上午第一节课前, 以“唱响校园”为主题, 开展大合唱活动。铃声一响, 班班有歌声, 校园满歌声, 既调控了学生课前的情绪, 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又活跃了校园文化气氛, 提升了学生艺术素养。
(3) 上午第二节课下课时间即为大课间, 以“阳光课间”为主题。舞曲飞扬, 踏着节拍跑步进场, 步伐整齐, 口号响亮。通过活泼欢快的《兔子舞》《旭日东升》武术操的舞曲, 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 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提高班级集体凝聚力。让大课间放飞阳光般的心灵, 谱写一曲七彩的阳光旋律!
(4) 下午第一节课前, 以“诵读经典”为主题,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诵经典、知经典、悟经典, 通过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古诗文名句名篇等, 营造学校文化氛围, 打造书香校园。
(5) 晚上第一節课前以“临帖养性”为主题, 开展临帖写字。端坐凝神, 专心致志, 可修身养性, 促使学生规范、工整、美观地书写汉字, 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格。
(6) 夕会以“一吐为快”为主题, 开展主题演讲活动。以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以及语言组织、逻辑思维、口头表达等演讲技能为目标, 让走上讲台成为一种习惯, 让面向观众成为一种习惯, 让学生勇于挑战、获得自信。
2013年12月, 湖南教育新闻网“深度推介”栏目以《专家眼中的好学校:一个破解乡村学校管理与教改难题的典型》为题报道了湖南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赵雄辉研究员对我校办学特色的提炼和推介。
四、德育常规抓“自管”:良好习惯的全面养成
给孩子金山银山, 不如给孩子一个好习惯。在学校教学楼楼梯处黑板上的班级评分表中, 记录着当天各班纪律、卫生等方面的分数, 各个班级加分、扣分及原因记录得清清楚楚;就餐时, 学生会纪检部的干部在旁维持秩序, 早操、课间操, 学生会体育部的干部巡视督查;晚自习, 有学生会学习部的干部逐班检查;晚上就寝, 有值夜部的干部检查记载;环境卫生, 有卫生部干部评比打分。学校将学生自主管理视为一门课程, 将学生当作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 以学生会全面负责、以各班 (级) 达标竞赛为策略, 让学生参与食堂就餐、校园卫生、言行举止、集会做操、纪律秩序、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管理, “兵”管“兵”, 使人人、时时、事事都处于管理或被管理的状态, 有效化解了教师精力有限管不了的难题, 也让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学会了管理, 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走进寝室, 被子折得整整齐齐, 学生的鞋子、桶子、收纳箱、口杯都放得整整齐齐, 甚至连牙膏牙刷都放得整整齐齐, 寝室里收拾得干净整洁。走近食堂, 学生均会先排队在食堂前的水龙头洗净双手, 再排队领取饭菜, 然后安静地用餐, 所有学生用完餐后, 食堂的餐桌、地面干干净净。走进校园的任何一处, 都看不到纸屑垃圾, 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让人赏心悦目。这些, 都得益于我校注重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我们认为,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前提, 为此, 我校编制了学生养成教育讲义, 内容包括从行走到自我保护的“十三个学会”和养成教育一日常规, 引导学生学会做事做人。每年新生入学, 学校都要培训班主任和学生, 学习叠被褥和整理日常用品, 要求做到箱子、提桶、毛巾、鞋子、口杯的放置各成一条线, 学校对学生洗脸、漱口, 洗脚、洗澡、理发、行走、就餐都有明确要求, 促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得体。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已然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
2016年, 湖南省教育厅网站对我校的自主管理模式作了专题报道:《陈家滩九校“五自三全”促留守儿童成长》。
五、实践常规抓学农:贴合乡村的田园教育
陶行知先生有言:“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学习是一场知行合一的实践, 而人生其实亦是一场知行合一的旅途。短暂的时间里, 同学之间学会欣赏、学会实践、学会合作、学会思考。我校定期开展学农、采茶社会实践活动, 给5至9年级学生分别划分学农基地, 让学生在种植过程中体验“播种、呵护、收获”的经过;采茶实践中5至8年级的学生在清明前后奔赴茶场, 感受沅陵碣滩茶香文化, 因地制宜, 依托乡村资源, 打造陈家滩九校独特的田园教育。
2014年新学期, 我校将后山基地划分至5至9年级各班, 利用各班劳技课种植当季蔬菜, 完整地体验农村种植的生活。从开辟荒山到开垦土地, 从播种育苗到浇水施肥, 从收获供给到自食其力, 学生们都亲自体验。农村早当家的孩子成为小组内的“蔬菜种植专家”, 手把手地指导本组同学;从不下地的娇宝宝从一开始的拈轻怕重、“洁身自好”也转变成了挑肥施肥、细心呵护。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丰收后的回报, 更多的是在种植过程的乐趣, 他们长在农村, 适应农村, 享受农村。
2015年, 我校更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开辟了陈家滩乡果园基地, 5至9年级的学生们将杨梅树、柚子树等果树种在了果园基地上, 并且进行了果树挂牌认领活动, 让每一棵小果苗都得到学生的呵护。每一届学生毕业后, 又会有新的学生接管, 这种精神的传承, 不仅仅是对果树的呵护, 更是对我校爱的呵护, 也培养了学生们观察、实践、总结的能力!
每年的4月, 我校都会组织学生奔赴碣滩茶场, 开展为期一个星期的采茶实践活动。从踏上茶场的自主管理到碣滩茶文化的熏陶, 学生们自由地穿梭在幸福教育生活中。一叶一心、毛尖、几叶一心等不同种类的要求在“茶农”手中换来换去, 整座茶场上是这一批批欢腾跳跃的“田园教育”的享受者!
2018年5月, 在第六届好校长论坛上, 我有幸分享了陈家滩九校的田园教育经验。
六、后勤常规抓食堂:营养丰富的自助模式
我校是典型的农村寄宿制学校, 大多数学生都在食堂就餐, 这样一来, 食堂的伙食和营养就尤为重要, 我校办学的成功, 食堂最是功不可没。学校想方设法降低生活成本, 食堂工作人员均安排校工和教师担任。每学期开学, 食堂要买进四十只大小不同的猪苗同步喂养, 定期宰杀以供学生改善生活。我校一直坚持学生一日三餐营养均衡、花色多样。早餐以面食为主:包子、馒头、花卷、蛋炒饭、炒粉、汤粉、稀饭等, 有时还有时令早餐, 比如蒸红薯、蒸玉米等。中餐、晚餐以米饭为主, 无论菜谱怎样变化, “三素两荤一汤”是刚性要求, 猪肉、牛肉、鸡肉、鱼肉等交替供应。许多在校的学生都夸食堂的饭菜比家里的还要丰盛, 许多毕业的学生都纷纷留言想念食堂的饭菜。45届九年级学生毕业会考结束后, 在离校前为食堂工人特唱了一首自编的《感谢大师傅》的歌。
2016年11月30日, 中国文明网对我校的食堂工作作了专题报道:《怀化陈家滩乡九年一贯制学校食堂改革纪实:摸着良心办食堂》。
七、管理常规抓激励:多元正向的学生评价
在学校文化墙上, 张贴着一幅长长的宣传画, 上面喷绘着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班干部、文体明星、守纪之星、环保明星、优秀队员、进步之星、学习明星、學习积极分子、守纪模范、劳动积极分子、优秀团员、体育积极分子、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会干部、学习特进生、十佳少年等各种荣誉称号获得者的名字和相片。
在各班教室门口处, 都悬挂着一个活动铝制框, 其中一个班级的铝制框内插着印有“综合评价优秀班级”“安全卫生优秀班级”“诵读经典优秀班级”“阳光课间优秀班级”“唱响校园优秀班级”“临帖养性优秀班级”等荣誉称号的条块。学校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 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激励, 奖励项目多达10余项。
学校每天至少要表扬一个班级、教师每堂课至少要表扬一位学生, 班主任在班会上至少要表扬一位全天表现最突出的学生, 翌日早晨, 受表扬的班级和个人都会被公布在大门前的专用表扬栏上。一学期下来, 学生至少能得到一次奖励、捧着一张奖状回家, 给远在外地的父母一次喜报。学校的多元评价与激励措施激发了学生的荣誉感、上进心, 促使学生不断自我改进, 发扬优点, 在校园里形成了比学赶帮、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2015年10月27日,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林宏华在湖南教育网上专题报道了《替学生想60年:陈家滩九校散发着乡土味的教改》。
我们深知办学不是做花样换新的表面文章, 教育的生命就是对一个个生命的默默守护, 办学的实质就是在“做好每件小事, 善待每个日子, 关注每个孩子”中的修行, 学校各项常规就是在坚守这份教育的朴素。在没有终点的常规旅途中, 我们将继续这份探索、这份守候!
(作者单位:湖南省沅陵县陈家滩乡九年一贯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