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慧娟 郭雅婷 朱兴英
摘 要:目的:了解莆田学院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尤其是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莆田学院对25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获得有效问卷246份。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与UCLA孤独量表进行测定。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得分越高表示手机依赖倾向越明显。UCLA孤独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孤独程度高。结果:MPAI得分呈正态分布(41.67±9.82),分值在17分到66分之间,莆田学院有3名(1.22%)大学生为手机依赖者。单因素统计结果显示男生MPAI总分高于女生,MPAI总分大一明显会比大二、大三、大四较低,戒断性、低效性大一至大四为逐渐增长,越早使用手机的MPAI总分越高,更换手机的时间越短MPAI总分越高。相关分析MPAI总分与孤独总分相关分析结果呈正相关。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男生MPAI总分高于女生,MPAI总分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为逐渐增长,失控性、低效性越高孤独感越强。结论:莆田学院主要调查的医学生与其他高校的大学生相比手机依赖者人数较少,与医学生学业繁重,了解手机依赖的危害性有关。莆田学院的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相比之下更容易患上手机依赖症,MPAI总分随着年级的增长也在增长。孤独感与MPAI四个因子中的失控性、低效性有统计学意义,失控性、低效性分数越高孤独感程度越强。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孤独感;相关分析;线性回归
手机是当代人不可缺少的一个东西,而就在手机带给我们便捷和娱乐的同时,不知不觉也给我们带来无形的伤害。多少人一天24小时都离不开手机,只要手机没带在身边就会感觉没有安全感,坐立不安,心情烦躁,没办法认真的做事情;当手机有一段时间没响,就会下意识看看手机是否有问题;日常生活工作中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成自己的手机在响,日常生活中脾气也变得冷漠、烦躁起来。时代在发展科技也在发展,手机的发展正在以奔跑的速度前进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随着手机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它了。高科技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也带了一个新的问题“手机依赖症”。随着手机在中国的普及,特别是年轻人手机拥有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开始被“手机依赖症”困扰。手机依赖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而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日益体现出来的手机依赖问题也是越来越严重了。
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对于手机形成依赖容易使孤独感越强,一位研究学者发现,如果一个人手机方面表现为十分频繁地使用手机会使身边的人疏远,则感觉孤独感越强。研究表明可以用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来测试孤独感。手机依赖综合症也常常使大学生感到孤独,孤手机依赖性与孤独感密切相关这一事实被很多学者用研究数据证实。
目前,较多研究手机依赖症的症状、危害、成因及状况调查 ,临床实践也发现:不合群、孤僻的人得手机依赖的概率会比较高。而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到底有着些怎样的关系,本研究以了解手机依赖的各种因素和特点,并观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此项调查研究在福建省莆田学院开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调查255名大学生,以班级有70%为医学生,30%为非医学生,按班级随机抽取其中的一部分群体,获得有效问卷246份,有效率为96.47%。
(二)调查内容
采用自制的问卷对莆田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以下:
1.人口统计学基本资料
包括:性别、年级、地区、年年龄、活费来源、使用手机的时间、更换手机的频率、生活费多少
2.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
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共16个条目,每个条目有五个选项,1到5分,总分为90分,分为4个因子,失控性(指使用者在手机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不能自控)、戒断性(指无法正常使用手机是出现挫败的情绪反应)、逃避性(指利用手机逃避孤独、焦虑等现实问题)和低效性(指过度使用手机影响到日常生活学习的效率),得分越高表示手机依赖倾向越明显。被调查者在16个条目中,对八个条目作出总是的回答,即被界定为手机依赖者。
3.UCLA孤独量表
用来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差距与产生的孤独,UCLA孤独量表有20个条目(其中含有9个反序条目和11个正序条目)每个条目有4个选项,1(從不)到4分(经常),总分为80分。将所有条目分数相加,高分表示孤独程度高。
(三)调查方法
把问卷打印成纸质版的形式,由专门研究的调查人员对255名同学当场发放问卷,填完立即回收。获得有效问卷246份,有效率为96.47%。
(四)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单因素统计、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
二、结果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基本情况
246名大学生其中,男生116名(47.15%),女生130名(52.85%);大一47名(19.10%),大二89名(36.18%),大三78名(31.71%),大四32名(13.01%);来自省会城市15名(6.10%),地级市32名(13.01%),县级市50名(20.32%),城镇48名(19.51%),农村101名(41.06%)。246名大学生的MPAI分值在17分到66分之间,得分呈正态分布(41.67±9.82),有3名(1.22%)大学生为手机依赖者。孤独总分分值在23分到60分之间。
(二)不同人口学特征大学生手机成瘾指数量表评分比较
男生MPAI总分会比女女生高(t=1.997,f=.047),大一MPAI总分明显会比大二、大三、大四的低(F=3.924,P=.009),而且随着年级的增加低效性、MPAI得分也逐渐增长,结果有统计学意义(F=2.893,P=.03;F=3.924,P=.009),两两比较发现MPAI、失控性、戒断性大一与大二大三大四有区别,p<0.05有统计学意义。开始使用手机的时间由小学、初中、高中MPAI总分是逐渐下降的,两两比较发现戒断性性小学与初中、高中有区别(F=.831,P=.021;F=.831,P=.000),p<0.05有统计学意义。更换手机的频率为小于两年的MPAI总分比两年及以上更换的高。结果见表1。
(三) MPAI总分与孤独总分相关性分析
将 MPAI总分与孤独总分做pearson相关,r=0.351,p=0.000(p<0.001)表示MPAI总分与孤独总分呈正相关,结果见表2。
(四)不同人口学特征与MPAI总分多元回归
以性别、年级、使用手机时间、更换手机的频率为因变量,以MPAI总分为因变量,结果可见(表3),年级与性别(P<0.05),模型检验F=9.940,p =.000说明有统计学意义。R?=.076,R?在增长,有说服力。
三、讨论
本研究发现莆田学院大学生中有3名(1.22%)大学生为手机依赖者,与贵州省内高校29.8%
相比明显较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X?=77.657 p=.000),出现这个结果是因为调查的大部分为医学生,手机依赖与医学生学业繁重,了解手机依赖的危害性有关。
研究发现,男生MPAI总分高于女生,是由于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三个因子高于女生而导致的,可由于女生比较爱学习,参加学校活动较多,而男生经常用游戏来充实自己有关。在年级结果中发现MPAI总分大一明显会比大二、大三、大四的低,戒断性、低效性大一至大四为逐渐增长,可由于大一刚来到学校,课程少活动多,处于好奇和认识阶段,而大二大三大四学业繁重,压力大用手机来满足自己有关。越早使用手机的MPAI总分越高,是由于年龄越小自控力越差,长时间的依赖手机有关。更换手机的时间越短MPAI总分越高,由于长时间使用手机,使手机的负荷过重,损坏越快。
研究发现,MPAI总分与孤独总分呈正相关,手机依赖越严重孤独感越高,手机方面表现为十分频繁地使用手机会使身边的人疏远,则感觉孤独感越强。
研究还发现,年级越高MPAI总分越强,因随着年级的上升学习压力与考虑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过度的使用手机来放松自己,男生MPAI总分高于女生,与男生常用游戏来充实自己有关。
四、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样本量不大,仅来自莆田学院的大学生,研究结果对大学生人群缺乏普遍性意义,今后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研究对象多为以医学生,今后会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本研究采用的是单因素、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今后研究中可以尝试更有效力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探讨比较粗糙,今后会详细分析。(指导教师:林志萍)
参考文献:
[1]刘传俊,刘照云,朱其志,等,江苏省513名大学生短信交往行为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5):357
[2]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症[J].临床精神医学,2009,19(2):138-139.
[3]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12):34-38
[4]周喜華,大学生手机成廳的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4):16-18
[5]Leung L. Linking Psychological Attributes to Addiction and Im-proper Use of the Mobile Phone among Adolescents in Hong Kong[J]. J Children Media. 2008,2(2):93-113
[6]刘平.UCLA孤独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84-287
[7]刘红,王洪礼,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67.
[8]]刘小磊. 大学生归因方式、孤独感及冲动性对手机依赖倾向的影响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6.
[9]柴晶鑫. 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7.
[10]黄海军.大学生乎机依赖崙求的实证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4(4):15-19
[11]韦耀阳.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J].聊城大学学报,2013,26(1):83-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