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科普活动,提升中学生科学素养

2018-02-24 05:28陈华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科普活动创新意识科学素养

陈华

[摘   要]科学素养是学生应具有的知识储备与应用技能,它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全方位、多样化地开展科普活动,实现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教师可抓住以下几点:利用升旗,渗透主题知识;组织竞赛,形成探究习惯;动手制作,培养创新意识;结合节日,开展班队实践。

[关键词]科普活动;科学素养;创新意识;探索精神;班队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6-0082-02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中学生对于新的知识往往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性,单纯对课内文化知识的讲解已经不能够适应中学生科学素养全方位发展的需要,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也更注重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提升。因此,只有开展多样化的科普活动才能更好、更全面、更切实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利用升旗,渗透主题知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科普活动的普及不应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循规蹈矩的教学活动,任何具有创新性、普及性的手段都可以渗透科学文化知识。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每日清晨的升旗活动,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唤醒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使他们在严肃又轻松的氛围中加强对主题知识的认知与掌握。

比如在上周一的升旗活动中,我开展了一次以“航空知识我懂得”为主题的演讲,在学生中普及航空航天的知识,让学生热爱航天、感悟航天。我以“神舟五号”为例,讲述了作为“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飞船发射的情况及其重要意义。经过这次活动,学生懂得了更多的航天航空知识,升旗仪式结束后,有的学生还在进行讨论:“好厉害!它2003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是中国最早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呢!”“不,杨利伟才厉害!是他将第一面中国国旗送入太空,经过了严格的选拔、考察、训练,他敢于探索、不怕牺牲,如果没有他,这次成功就是不完整的!”学生更是互相比赛猜答案:“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机构的首位院长是谁?你们知道吗?”“是钱学森!”“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谁?”“万户!”“是阿姆斯特朗,是个美国人!”

因此,进行国旗下的活动,学生更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科普教育。同时,升旗仪式严肃的氛围又为学生增加了一份承担历史重任与时代重任的责任心,激发了他们开展科普活动的激情与热血。利用升旗,渗透主题知识,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二、组织竞赛,形成探究习惯

普尔曼曾说:“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的养成对于全面、快速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竞赛具有的乐趣性与竞争性是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更有助于推动他们形成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

在教授“探索宇宙世界”的有关内容时,我参与组织了一场校级知识竞赛,竞赛的内容便是关于宇宙世界的知识,竞赛对象是校内全部学生。我以选择、问答、判断对错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考察。比如,我向学生发问:“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万有引力定律,但是万有引力定律到底是谁发现的,大家知道吗?A牛顿    B霍金    C哥伦布   D伽利略,请大家根据自己心中的答案进行选择,记得提前按下答题按钮。”学生兴致勃发,纷纷按下答题按钮,解释道:“选A,是牛顿!他认为只要存在两个质点,那么它们在连心线方向上的力就是相互吸引的。而且这个引力是与质量的积成正比的!不过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除了牛顿之外,哈雷在这方面也很厉害!”竞赛结束后,我为学生分发了答题科普小册子,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进行鼓励。

通过组织知识竞赛,学生不仅收获了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增强了学习与竞赛的热情,更在聆听他人回答的过程中,懂得了学习永无止境的道理,进一步唤醒了追求科学、探索科学的激情。组织竞赛,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对于全面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动手制作,培养创新意识

开展多元化的科普活动需要学生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动手制作的过程就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活动中的过程,每一个手工作品不仅仅凝聚着学生的热情与努力,更凝聚着学生对科研的创造性、探索性。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对培养其创新意识,促进科学素养的提升意义重大。

当我在教授“放大镜的成像”时,首先为学生讲解了有关凸透镜的知识,告诉他们像放大镜这类曲面的玻璃制品都可以使我们看到的物体变大,接着就鼓励他们利用放大镜进行创作。有的学生想法很好,制作了一个手机投影仪,首先在纸盒上描画出放大镜的形状,然后用小刀挖掉这个形状并将放大镜放入纸盒内部,用胶带完好地固定起来,同时在纸盒内部塞进些布料,涂上黑色以防光照的渗透。整个过程用到了诸如纸盒、放大镜、小刀、黑色记号笔、尺子、胶带等材料,学生很高兴地进行制作并不断尝试,成功地将手机里的图片投影到黑暗的墙面上。学生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集思广益,有的还大胆地用保鲜膜、胶带、水等材料亲手制作了一个放大镜。

鼓励并指导学生完成充满自主性与独立性的动手制作活动,一方面提升了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自信心与观察力,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动手能力与操作技能,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的树立,增添了科学实践活动的乐趣,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四、结合节日,开展班队实践

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节日是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教学资源,结合一些重要的、有主题性的节日进行科技教学,能够使学生脱离枯燥无味的反复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形成自己对于科学的感悟与体验,更加热爱科学,喜欢学习科学。结合节日,开展班队实践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有重大意义。

比如,在国庆节的时候,我带领学生去科技馆感受祖国多年来科学上的成就与变化,让他们观看与感悟机器人、电动汽车、超导材料、纳米技术等,还带着他们阅读了不少科学书籍,了解了许多科技达人。我鼓励学生以队为单位,要求他们借国庆节这个良好的机会发表自己对科学、对祖国这么多年来发生巨大變化的感想小演讲,同时还把部分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了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在看到人工合成胰岛素、载人宇宙飞船时不禁感叹科技的巨大力量,并指出自己愿意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尖端技术的发展贡献出一分力量。有学生则画了一幅画,画中蓝色地球的上方有一个插了翅膀的火箭,寓意科技的发展能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插上未来的翅膀。

结合节日,开展班队实践,让学生切身感悟与体验科学带给生活和工作的巨大变化,进一步鼓舞他们为了祖国的发展和繁荣昌盛保持对科学的热忱与自信,拓宽了他们的活动方式,更拓展了他们的视野,促进了科学素养的良好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祖国需要的栋梁之材。

总而言之,开展多元化的科普活动不仅有利于为学生普及必需的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勇于并善于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操,更有利于促进学校校园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丰富校园的美好生活,响应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真正为国家培养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优质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晶莹,徐静,彭聪,付洪艳.中学生科学素养构成及其测评研究[J].教育导刊,2015(5):38.

[2]  白剑芳.科学教育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J].科学教育,2010(5):5.

[3]  李忠民.浅议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4):67.

(责任编辑 诺 依)

猜你喜欢
科普活动创新意识科学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南京师范大学“科学大篷车”公益科普活动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展少年风采
全国各地开展无线电科普活动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