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军 朱怀兰 杨雪峰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8.35.063
[摘要] 目的 研究正畸治疗中出现牙龈炎的患者接受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对牙龈指数和口腔卫生指数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中的98例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49例患者实施正畸治疗外不接受其他治疗,视作对照组,另外49例患者在正畸治疗同时应用正畸固定矫治器,视作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牙龈指数和口腔卫生指数。结果 观察组佩戴正畸固定矫治器半年后,牙龈指数、口腔卫生指数为(2.56±0.42)分、(2.37±0.2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牙龈指数、口腔卫生指数(1.84±0.36)分、(1.25±0.18)分(t=9.111 1、24.792 3,P=0.000 0、 0.000 0);观察组治疗后牙龈炎的发生率为48.98%,明显高于对照组牙龈炎发生率16.33%(χ2=11.878 8,P=0.000 6)。结论 在正畸治疗中应用正畸固定矫治器会增加牙龈炎的发生率,且会升高患者牙龈指数和口腔卫生指数,临床应该做好佩戴正畸固定矫治器患者的口腔卫生宣教,并且正畸治疗中也应该保证操作准确,最大程度减少牙龈炎的发生,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正畸固定矫治器;牙龈指数;口腔卫生指数;影响
[中图分类号] R78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12(b)-0063-03
当前临床正畸治疗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固定矫治技术,不过,因为正畸治疗所需较长时间,同时治疗期间口腔中会存在弓丝、托槽、带环,所以食物残渣很容易出现滞留,容易导致牙石以及菌斑堆积,导致牙龈炎,出现牙龈出血、红肿的不良表现[1-2]。这种情况不但会使牙周组织的健康程度受到影响,同时也会对正畸治疗的顺利进行产生阻碍[3]。所以临床在实施正畸治疗时,应该注重保障牙周健康程度,避免由于正畸治疗导致各类医源性疾病。该研究以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中98例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具体分析正畸固定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中收治的98例接受正畸的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观察、对照组。观察组49例,包括24例男以及25例女,年龄范围:11~18岁,年龄平均(14.28±2.56)岁;对照组49例,包括21例男以及28例女,年龄平均(14.59±2.14)岁。全部患者都是第一次接受正畸治疗,不存在系统性疾病,不存在牙周病史,全部患者均對该研究内容知情同意,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两组年龄、性别结果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正畸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正畸治疗外不实施其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正畸治疗同时应用正畸固定矫治器(SHINYE信益,标准型网底直丝弓托槽和标准网底型直丝弓颊面管),持续佩戴半年时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牙龈炎的发生情况。
在治疗前、治疗半年结束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牙龈指数(GI),口腔卫生指数(OHI)。
牙龈指数(GI)测量方法:利用钝头探针在16、21、24、31、34、46共6个代表性牙的颊面近中、远中乳头以及中央、舌面中央实施检测,每个牙的结果为每个牙的4个数值相加除以 4。相加全部受检牙的分值除以受检牙数,结果即为牙龈指数。牙龈指数指标:0分为正常牙龈;1分为轻度炎症,颜色出现轻微变化,有水肿表现,探诊没有出血;2分为中度炎症,有明显水肿以及发红表现,探诊有出血;3分为重度炎症,有明显的水肿、发红甚至出现溃疡,存在自发性出血倾向。牙龈炎的诊断标准为牙龈指数结果超过1.5分。
口腔卫生指数(OHI)测量方法:将菌斑染色片让患者持续咀嚼,1 min后吐出,利用100 mL清水漱口。对患者前牙唇面、磨牙颊面及合面的菌斑染色范围进行检查。菌斑染色指数计分标准:0分为唇颊面或咬合面没有染色,1分为唇颊面或咬合面染色范围<1/3牙面,2分为唇颊面或咬合面染色范围为1/3~2/3 牙面,3分为唇颊面或咬合面染色范围> 2/3 牙面。口腔卫生指数的计算公式:菌斑总分之和/受检牙面数。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获取的全部结果实施分析,用(x±s)表示牙龈指数(GI)、口腔卫生指数(OHI),行t检验,用[n(%)]表示牙龈炎发生率,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牙龈炎发生率
观察组在正畸治疗基础上佩戴固定矫治器6个月后牙龈炎发生率为48.98%,明显高于未佩戴固定矫治器的对照组牙龈炎发生率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牙龈指数、口腔卫生指数
治疗前观察组牙龈指数、口腔卫生指数评价结果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观察组牙龈指数、口腔卫生指数均出现升高,观察组治疗后牙龈指数、口腔卫生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口腔环境中会生长有不同种微生物,没有异常表现时口腔中的细菌维持在动态平衡状态,但是如果由于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或者其他相关因素对口腔的菌群动态平衡产生影响,引发口腔菌群失调,则会导致不同口腔疾病的出现[4-5]。当前人们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加上对外表美观度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所以对口颌面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也是推动口腔正畸治疗发展的重要原因。当前口腔正畸技术有了明显发展,口腔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了固定矫治技术,不仅效果明显,而且准确性高,使患者口腔功能、口腔健康水平都有了明显升高,患者的口颌美观度、颜面美观度都有了明显提升[6]。
但是,在明显的优势背后,也存在一些不足,临床逐渐发现正畸治疗会导致各类医源性疾病的出现[7],所以当前正畸治疗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该研究观察组患者在正畸治疗中佩戴正畸固定矫治器后,牙龈指数、口腔卫生指数从治疗前的(1.02±0.30)分、(0.89±0.11)分升高到(2.56±0.42)分、(2.37±0.26)分(t=20.885 8、36.697 0,P=0.000 0、0.000 0),且与仅仅接受正畸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后牙龈指数、口腔衛生指数(1.84±0.36)分、(1.25±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11 1、24.792 3,P=0.000 0、0.000 0)。类似研究显示[8],实验组在佩戴矫治器后6个月GI为(2.55±0.25)分,OHI为(2.35±0.2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98±0.55)分、(1.25±0.25)分(P<0.05),该研究结果与之存在一致性。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牙龈炎的发生率为48.98%,明显高于对照组牙龈炎发生率16.33%(χ2=11.878 8,P=0.000 6)。表明正畸治疗中佩戴固定矫治器会使患者牙龈健康状况、口腔卫生状况变差,因此会提高牙龈炎发生的风险。
分析固定矫治器增加牙龈炎发生可能的原因,总结为以下2点,一方面体现在固定矫治器佩戴后口腔中微环境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所以菌群会出现平衡失调,所以会出现牙龈炎[9]。研究证实,菌斑聚集和牙龈炎的出现存在明显相关性,菌斑是导致牙周疾病的重要原因,在进行正畸治疗期间,戴入固定矫治装置,特别是矫治弓丝、结扎丝等的存在会出现食物残留,会更容易集聚菌斑以及软垢。另外带环和托槽边缘残留的黏结材料悬突,使得口腔清洁难度更大,细菌会更迅速黏附以及繁殖,并且会使得菌斑转变为致病菌,导致口腔菌群失衡,最终诱发牙龈炎[10]。另一方面体现在佩戴固定矫治器后不便于进行口腔清洁,所以容易出现牙龈炎。该研究结果也证实这一结论。
所以,针对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必须做好口腔卫生健康宣教,通过口腔卫生宣教使患者能够在正畸治疗期间正确做好口腔清洁工作,使牙菌斑可以早期去除,对于牙龈炎出现有良好预防作用[11]。有研究发现,在正畸治疗前开展口腔卫生健康宣教,患者正畸治疗后的探诊出血、牙龈指数、探诊深度都显著改善[12]。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正畸治疗前,必须提前告知患者做好口腔清洁卫生的重要意义,使患者认识到正畸治疗期间可否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对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会产生直接影响,甚至会对矫治进行的顺利性产生影响,使患者能够在接受正畸治疗过程中自觉维护口腔卫生,做好牙龈炎的有效预防[13]。除了要做好针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正畸治疗医生也应该保证较高的操作水平,细致做好每一步治疗操作,在佩戴好固定矫治器时要对矫治器以及其附件进行全面检查,将多余的黏合剂清除,保持矫治器及附件光滑、清洁,另外要合理控制矫治力值[14]。
综上所述,正畸固定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会明显升高患者牙龈指数和口腔卫生指数,降低牙龈健康程度以及口腔卫生程度,所以针对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有必要做好口腔卫生宣教,指导患者在治疗期间做好口腔清洁工作,定期接受牙周状况检查,对口腔菌斑形成进行严格控制,最大程度减少牙龈炎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王焱, 沈丽曼, 卢艳华,等.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7,39(18):2778-2781.
[2] 黄国伟, 李婧.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牙周影响的研究[J].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5,22(1):32-34.
[3] 马小雯, 王小琴.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固定正畸牙龈炎患者龈沟液中前列腺素E2及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及疗效[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 16(1):99-100.
[4] 李伟, 黄玉婷.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传统固定矫治器对患者牙周健康影响的临床观察[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7, 33(2):270-272.
[5] 李杰. 正畸舌侧固定保持器与压膜保持器在口腔正畸下颌固定保持中的应用价值对比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8):1464-1467.
[6] 吴丽娟, 李俊慧, 张瀚文. 初戴固定矫治器后疼痛的规律性评估[J]. 宁夏医学杂志, 2015, 37(12):1197-1198.
[7] 张静. 含氟玻璃离子水门汀预防正畸过程中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J].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5, 24(3):129-132.
[8] 邓怡, 张晓蓉. Damon3矫治器对正畸患者牙周组织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1,4(9):550-551.
[9] 孙谋远, 黄清波, 王孔槐,等.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对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J].口腔医学, 2018, 38(2):149-153.
[10] 蒋辉. 方丝弓固定矫治器联合手术与单纯导萌手术治疗儿童埋伏阻生牙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17):67-68.
[11] 刘玮健, 唐晓琳, 马春亮,等. 喷砂洁治在正畸固定矫治期间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5, 8(8):489-492.
[12] 廖小欢.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比较[J]. 临床医学工程, 2016, 23(8):995-996.
[13] 王寅声, 李晓智. 口腔固定矫治器及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4):471-474.
[14] 刘月琴, 刘建均, 李新莉,等. 固定矫治器对口腔菌群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5, 27(10):1156-1159.
(收稿日期:2018-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