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孔与三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2-24 21:29黄道友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27期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疗效

黄道友

摘要 目的:探讨两孔与三孔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收治自发性气胸患者60例,根据手术实施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两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及对照组(三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各30例。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疼痛感较三孔手术轻微,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较三孔操作更具微创性。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电视胸腔镜手术;疗效

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大泡破裂之后,经破裂口发生持续性漏气,肺部长时间受压而导致膨胀不全,从而诱发胸闷、胸痛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针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常施以肺大泡切除术,但传统开放式手术具有创伤性大、患者术后恢复慢等缺点。然而随着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医用器械的不断完善,微创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出现,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取得一大突破,目前临床已完全取代传统开放式手术。临床较为常用的电视胸腔镜手术方式为三孔,随着胸腔镜手术方式的革新,二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亦逐渐应用。基于此,本研究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3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开展两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同时对比三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2月-2017年1月收治自发性气胸患者60例,根据手术实施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5岁,68

中国社区医师2017年第33卷第27期平均(45.71±4.51)岁;位置为右侧16例,左侧14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8~64岁,平均(45.61±4.49)岁;位置为右侧17例,左侧13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胸痛、胸闷等表现;②入院后均施以胸部CT及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肺压缩范围在35%~96%;③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胸腔内粘连严重、弥漫性肺大泡者;②合并严重意识障碍者。

方法:两组患者均行静吸复合麻醉,检测肺部通气,取侧卧位。①对照组实施三孔法胸腔镜手术:观察孔切口取患者术侧腋中线第7肋间,1~1.5 cm,将胸腔镜置入;操作孔取患者腋后第6肋间及腋前第4肋间,长度1.2~1.5 cm。②观察组实施两孔法胸腔镜手术:观察孔切口同对照组;操作孔取患者腋前第3肋间或第4肋间,长度1.5~2.0 cm。两组手术操作方法相同:将卵圆钳经操作孔伸入,仔细探查患者全肺,特别是肺尖,找出患者肺大泡并利用大彎血管钳提吊肺大泡,钳夹其基底部,利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切除并结扎。若患者肺大泡不明显,则对胸腔内注水,由麻醉师实施鼓肺,对肺表面进行检查,若存在明显漏气,则对可疑病变部位直接切除或缝扎。对胸腔进行清洗,利用干纱布摩擦胸壁,以促进胸壁充血形成胸膜粘连。将引流管置于观察孔,缝合切口。

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等,并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术后3 d疼痛程度,分值0-1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等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针对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以消除患者病因、促进肺功能恢复、降低复发风险为主,虽然为患者施以闭式引流、经胸腔穿刺抽气等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缓解,但是治疗后有高达20%患者出现复发且存在持续性肺漏气及肺不张,因此需施以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其痛苦。

传统开胸手术方式需较大切口,具有较大创伤性,患者术中出血量多,术后机体功能恢复缓慢,住院时间长,且严重影响人体美观,患者及家属对其接受能力较差。而电视胸腔镜手术既遵循自发性气胸主要治疗原则,又具备传统手术无法做到的微创性,已成为临床针对自发性气胸患者首选治疗手段。标准的电视胸腔镜手术方式为三孔法,即术中需做1个观察孔与2个操作孔,其中1个孔位需做于患者腋中线第7肋间或第8肋间,因该处肌肉层较厚,在实施操作时套管进入较为困难,极易发生出血情况,患者一旦发生出血则不利于缝合止血。加之此处的肋间间隙较为狭窄,极易对肋间神经造成挤压与损伤,患者术后需卧床,也易对切口造成压迫,从而增加切口疼痛感。

本研究对3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施以两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施以常规三孔法治疗。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感及住院时间等方面,两孔法显著优于三孔法,说明两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并不会增加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时间,且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疼痛减轻,利于更好、更快地恢复。这主要是因为两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较三孔法少开一个辅助切口,使用的胸腔镜直径为10 mm,手术视野极佳,因多数患者的大泡位置处于肺尖,而将切口做于患者腋前线的第3肋或第4肋间,与肺尖距离近,能够可靠、直观地对患者的肺大泡进行明确处理。即便患者存在多发性或巨大的肺大泡,也可适量将操作孔延长,并不会影响操作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两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疼痛感更轻微。因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较三孔操作更具临床应用价值。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发性气胸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胸腔镜及其辅助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比较
50例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护理体会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