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金达
(张家港市锦丰初级中学,江苏 苏州)
体育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摒弃,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新的改革,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两方面的发展为目标,并对学生参与教学予以鼓励,对此我们就从存在的问题中找到改革的方向。
由于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通常采用的教学方式都是灌输式的,教授的知识与练习是分离的,使学生无法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也就缺乏参与的兴趣,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初中体育课堂学生不愿主动参与的问题。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一直沿用以前的教学内容,采用传统的以分数和成绩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得体育教学以教学大纲为考试大纲,应试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成为重点强调的内容,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这也是影响学生主动参与的原因之一[1]。
传统教学中,对于知识的传授和课常的学习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无法与老师进行沟通,全程都是老师讲解为主,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而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都不在重视的范围之内,这也导致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
在新教育制度推行过程中,由于老师长期受到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虽然运用了新的教学方式,但是评价体系依然是传统教学的应试教育体系,老师们依然关注学生的课程进度而对学生的兴趣等不予关注。因此,必须对传统的评价体系从根本上进行改变,并使之完善。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目标,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比如老师可以将体育游戏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不仅对体育知识有所掌握,也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所培养,并达到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目的。
例如,老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可以通过二背向跑、二人拉跑和互追的方式,先让学生进行热身,然后安排学生一起参加篮球运球的游戏活动。对于游戏规则,在游戏开始之前老师应该先明确,四组学生都站在十字线上并且面向圈外,第一个拿到篮球的同学必须沿着圆圈按照逆时针方向跑动,快速跑到下一棒同学的位置上,进行交接篮球,然后回到本组排队的最后,哪一组先跑完,哪一组就获得胜利。在跑动过程中,有几点注意事项:如果超过别人,必须从外侧绕过;不能踩到线。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为了赢得比赛,对于技术学习会更加认真和专心。
老师要在传统的教学内容上进行改进和丰富,以吸引学生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比如在教学中可以加入一些热身的体育项目,男生可以采用踢足球的方式,女生则可以采用跳绳的方式予以热身,不仅可以在热身中对其他的体育项目进行熟悉,同时还可以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予以提高[2]。
开展一个追人的小游戏,将全班学生按学号来统一编制,老师第一个叫到的学号的学生开始往目的地跑,然后第二个被叫到学号的学生必须快速去追赶第一个学生,因为一来叫号没有规律,二来因为有先后开始奔跑的距离差距,需要有更快的速度和反应能力才能够追上,所以这个游戏很容易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起来,同时对其兴趣和热情都起到了积极的调动作用。
在新教学方式中,教学主体要从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目的的本质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因材施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能积极地参与教学。
比如,在进行篮球投篮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实践去观察篮球飞行中的特点,然后提出篮球在不同投球时的旋转方向为什么会不同,旋转有什么好处等等问题,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应试教育作为主要的目的,老师通常将考试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并将其运用在教学中,学生的成绩好坏成为唯一评价标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对原有的评价系统进行改革,采用多元化的教育评估系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对于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老师就必须对教学内容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丰富,对学生主体地位重新思考,对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予以激发,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予以提高,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动参与教学,从而让体育教学能够实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