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波,谭雪娇
(1.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大集中学金塘分校;2.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铜钟乡佛岭小学)
学习兴趣是学生追求真理、认识世界的一种主观情绪意向,对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能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能自觉地集中注意力、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究问题。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是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后天的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影响下逐渐产生和培养起来的。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际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激发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策略。
当学生的人生理想、奋斗目标与学习兴趣结合起来时,就会产生更大的推动力,兴趣进而就会发展成志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高度重视绪论课的教学质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习物理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学物理的第一堂课,教师应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告知学生,同时介绍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经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树立学习目标。在绪论课上,教师还可以广泛讲解物理的历史、现状、前沿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学习物理不但可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科学知识技能,还可以提高个人的思想高度和人生素养。经过绪论课的引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中学物理课堂中会涉及很多的概念和公式,学生容易觉得枯燥乏味,这就需要教师将抽象的“理”与具体的“物”结合起来,创设物理情境来“以物说理”,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物理情境来引入课题,可以引人入胜、唤起学习兴趣,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介绍在通讯、医疗卫生等方面广泛应用光纤技术,来引入《光的全反射》课题,激起学生对物理知识实用性的思考和兴趣。以滑冰运动员互推后彼此运动方向相反的这类日常生活经验来引入《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从物理学史及科学故事来引入,介绍伽利略与比萨斜塔、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思考《自由落体运动》的特征,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又例如,一个速度3m/s的小球向你飞来,如果小球是铁球,你会接住它吗?如果小球是皮球呢?设置一个这样的物理情境,顺其自然地引入“动量”的概念:物体的运动状态与速度、质量均有关。通过创设物理情境,进行启发式教学,不断为学生创造出学有兴趣、学有提高的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根本上来讲物理是实验的科学,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实验。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将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具刺激性,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究。生动、直观、新奇的特点,使得实验成为物理课程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过程中,可以用两个弹簧秤来演示,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弹簧秤测量的力的大小,直观地向学生讲解。演示“火烧纸盒”的实验,学生总结出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燃料、氧气、燃点温度,再演示“纸锅烧水”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出乎意料,纸盒却没有被燃烧,盒中的水却被烧得滚开,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急切探究其中奥秘。在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认识事物规律的起点,起着示范性的作用,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法,不但可以活跃课堂,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课堂教学也采用信息技术的一些手段和方法。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网络教学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教学环境,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独立探究和学习的需要,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供强大的交互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逐渐由传统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对于学生觉得比较深奥、抽象的问题,将一些演示实验用模拟实验来代替,多媒体特有的声光效果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真空不能传声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演示实验效果可能不明显,可以采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教师无法现场演示实验,可以通过Flash动画进行展示,简单、生动、直观。网络教学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内在的学习动力。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不仅可以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品质的培养。根据不同年级、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我们将继续认真分析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各种情况和主客观因素,努力探索更好、更高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1]陈江英.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习兴趣[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26(3).
[2]徐焕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几点做法[J].东疆学刊,19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