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丽华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小街镇第一初级中学,云南 昆明)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深,初中语文阅读教育出现了许多教育理念与手段,但是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皆没有实现预先设置的教育目标。基于此,教师必须准确定位说明文教学地位,创新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在实际开展阅读教育活动时,需要准确拿捏课程教学目标,事先拟定教学问题,使学生可以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一般情况下,初中教育说明文阅读教学都是以阅读为主导,对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基于新课改,教师需要将教育改革放在文本阅读上,侧重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说明能力,而不是单一培养哪一种技能。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松鼠》这一课为例,在定位课程教育目标过程中,教师需要扣紧课文,注重对说明文文本特征的解析。作者借助自我对松鼠长时间的观察,总结出松鼠特殊的生活特点,以一种十分轻松的文体形式阐述了自己认识的松鼠形象。在此基础上定位文章阅读目标,如整体感知文章思想、解析文章结构;鼓励学生运用形象的描写手法对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事物描述,进而充分体现说明文的叙事特点。
在实际开展说明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时刻关注课堂教学的生发问题,深度挖掘与课堂教学具有联系的内容。初中语文课程教育标准一再强调: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关注课程教育资源的研发与应用,积极开展多项个性化实践活动,以此切实增强学生使用语言的观念,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不可以局限于教材资源,语文阅读教育资源不仅包含课本资源,还涉及课外诸多形式新颖的阅读资源,如自然景象、文化结晶、风土人情、国际热点问题或事件等,甚至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班级中学生的学习需求,深入挖掘课程教学资源,以此来切实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如教师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学习工具补充节气歌歌词,或者是为学生提供一些谚语俗语要求学生进行解析。再如,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奇妙的克隆》这一课时,可以为班级学生推荐部分学报或者是期刊中的优秀文章,鼓励学生自主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开展主题为“你眼中的克隆技术”的辩论赛,以此来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实际教学初中语文说明文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紧扣文章主题思想,适当添加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元素,为学生介绍一些比较熟悉的科技成果,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强教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有效联系现实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为学生日后阅读能力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1]。
当前,说明文作为一种比较实用的文体,自身存在较强的规律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找出说明文中隐含的规律。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灵活使用教材,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打开说明文阅读的钥匙。需要注意的是,说明文形式十分多样,没有任何一种阅读方法可以使用所有文本,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依据文本内容自主总结文本特征,总结文本间隐含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讲授的知识学生多半是不理解的,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在剖析文本内容过程中可以轻易发现自身问题,并对所总结出的知识印象深刻。如: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这一课时,学习普遍表示园林结构难理解。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寻找对应关系,构建相应体系[2]。以小组为整体自主交流学习想法,教师则需要在一旁适当引导,然后选出一名代表发言,学生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发掘文章存在的规律。如:品味说明语言过程中充分领略说明文的叙事特点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充分阐述说明文写作手法,进而全面阐述主体对象的显著特征,切实把握说明顺序,维持文章结构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综上所述,在实际开展说明文阅读教育活动中,教师不可以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而是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充分挖掘说明文潜在因素,从实际发展情况寻找突破口,创新教育方法,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进而不断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充分展现说明文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