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虹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
素养是人综合品质的一种体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老师的教学任务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除此之外,语文老师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文化传承能力、思维发展能力以及语言构建和运用能力[1]。文化传承能力主要是指高中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自觉将其继承和发扬下去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语文课程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语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理解和传播人文文化的一个动态化过程。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不仅可以让我国的优秀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还能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思维发展能力的培育也是高中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一个环节,对学生思维发展能力进行培养是高中语文老师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之一。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可以让学生对世界有一个更加客观的认识,提高其思维与语言之间的联系。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学生才能顺利、高效地运用语言和构建语言。在运用和构建语言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训练;语言构建和运用能力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中一个最本质的要素,语文老师要在培训学生语言素养的基础上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不断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2]。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中有一个关键的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这就要求高中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给学生搭建一个激活思维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有空间和平台去思考。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通常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自己事先制订的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学生处在一个被动的学习地位,思维得不到有效激发。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老师要积极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教学活动中主人翁。
例如,笔者在教学中,通常会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工作,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感到疑惑的地方及时记录下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踊跃说出自己的问题或者疑惑。接着,笔者会引导全班学生一起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效的凸显,思维能力也得到有效的训练和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高中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笔者的教学经验而言,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高中语文核心素养里面包括语言构建和运用能力,语文老师要对此加以重视,将其与语文教学内容有效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以最佳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例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的相关内容时,语文老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共同探讨烛之武的智慧表现在哪些地方。或者采取角色扮演教学方式,让学生将这篇文章编制成一个话剧进行排练。这些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语言构建和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是高中语文老师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就笔者教学经验而言,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创新和丰富教学内容的形式对学生文化传承能力进行培养。
例如,语文老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或者自习课的时间开展一场名为“老人摔倒扶不扶”的辩论赛,反方的观点为当前社会老人碰瓷现象太多,不能扶,正方观念是必须要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下去。通过这种辩论的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综上所述,培养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高中语文老师要对此加以重视并对其进行深入探索,通过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春林.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J].考试周刊,2017(47):81-82.
[2]黄四林,左璜,莫雷,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6):65-66.
[3]张华.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出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