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瑞芝
(山西省孝义市振兴东街小学,山西 孝义)
群文阅读是新课标背景下的一种新的阅读模式,近年来备受关注,其注重学生对各种各样文章涉猎过程中的意义构建,从多个方面来强化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群文阅读的阅读量比较大,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以思维导图来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群文阅读教学效率。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处于启蒙阶段,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图形思维工具,将其应用到群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群文阅读是一种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阅读模式,选择多篇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总结语文知识,并能锻炼阅读技巧[1]。思维导图是一种辅助工具,将文字、颜色、图形等在一个图中表示出来,通过这个图形来将阅读过程中的相关知识点的关键词展现出来,延伸不同的分支,形成记忆连接,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感受,以直观的图形来展示焦点,还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颜色来对不同的关键词进行区分,让学生更好地记忆。人的大脑思考方式就是一种网状思维,呈现网状的放射性思考方式,而思维导图就是根据人的大脑思考方式而制作出来的,将抽象的思维转化为具体、形象的产物,建立思维、阅读和记忆之间的联系,就能够很好地提高语文群文阅读的效果,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2]。
在小学语文的群文阅读教学中,要求教师建立群文阅读体系,但是这个过程是一个比较漫长和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而思维导图就可以促进群文阅读体系的构建。在实际的群文阅读中,学生需要阅读4~5篇文章,对这些文章进行比较,总结出其中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而思维导图就可以将多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出来,体现在思维导图中。由于群文阅读的阅读量比较大,而小学生的记忆有限,阅读过程中的其中一些信息学生能够储存在大脑中,但是也有一些信息由于记不住就转化为瞬间记忆[3]。此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对信息进行总结,形成一种规律,便于学生进一步分析和理解。例如,对于《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两篇文章进行全文阅读时,两篇都是描写景物的文章,那么这两篇文章在描写景物的方式、表达的情感、表现的主题等方面是否一样呢,通过思维导图将两篇文章进行思维连接,让学生通过对比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掌握阅读规律。
将思维导图应用到群文阅读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阅读教材的选择,这也是顺利开展群文阅读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目前人教版小学语文是以一个主题来编写的,每一个单元都安排几篇相同主题的文章,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时也可以以一个单元为单位进行群文阅读。例如,五年级下册第六组的文章《走进信息世界》《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这三篇文章,这些文章的共同主题都是“信息”,在群文阅读时,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实践,通过思维导图绘制出知识网络树,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从文章的写作目的、段落意思、关键词和中心主旨等多个方面来对课文进行分析,利用思维导图来梳理文章,就可以更快更准确地明白文章的思路和内容,深刻体会文章,感受信息改变着人们的世界,并掌握类似文章的阅读方法。
群文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构架来统筹主题阅读,通过多样化的群文阅读结构来让阅读变得更加灵动。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第五组《可贵的沉默》《她是我朋友》《七颗钻石》和《妈妈的账单》时,教师就可以组织一次教材整合的群文阅读,第一个星期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通过思维导图来对课文进行预习,第二个星期可以让学生对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精彩的段落进行整理,记录下来,第三个星期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并展示教材整合成果。课堂环节中,要将文章的思路理清,此时就可以绘制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结构。例如,对于《可贵的沉默》这篇文章,教师就可以应用思维导图来将文章的脉络理清,画出文章的内容情节图,理清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探究孩子们的沉默为什么是可贵的,以此来引发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用相同的方法对其他几篇文章进行学习。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图形工具,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将抽象的思维转化为具体、形象的产物,建立思维、阅读和记忆之间的联系,就能够很好地提高群文阅读的效果。在实际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建立阅读规律,提升阅读品质,也可以合理利用思维导图的构架来统筹主题阅读,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