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玉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虎英小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习作教学有了可喜的变化。新概念作文、话题作文等类别作文层出不穷,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作文训练的有效载体。但纵观身边大多数老师在习作教学训练中往往只注重本册本单元的读写点,“泛”而“杂”,在具体教学中多采取“零打碎敲”式的教学方式,基本处于一种“马不停蹄”和“蜻蜓点水”式的教学状态。从人教版的教材编写及实际习作指导方面看,当前小学中、高年段习作教学出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教材习作要求缺少横向关联;二是教师缺失归纳开发意识。
下面以“六年级上册习作一《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写景习作专题”为例,提出习作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树立“课程”意识,通过整理归纳小学阶段“写景”类习作教学的不同要求,明确了本次习作“教什么”和“怎么教”,站在新课标的制高点,根据教材文体编排特点,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确定教学目标,提高了习作教学实效。
侧重写景类记叙文的类文教学在中年级就开始了,学生初步掌握了写景文章的一般结构,以及描写景物的常用方法。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组的习作之一——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课前布置学生进行观察,可以是动物、植物,也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明确观察的任务,要求学生观察时能用心,能投入感情,把自己观察的过程变成亲近自然的过程、欣赏和陶醉的过程,引导学生细致地去感受大自然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习作之二——走进音响世界,听到了哪些声音?听到这些声音,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选择几种,前后联系起来,发挥想象,编成故事。
六年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记叙文文体意识,但大多数学生无法清晰地区分游记与写景的异同,在整体构思上无法区分,在描写方法上也无法区分。本次习作应该侧重游记还是侧重写景呢?是侧重直接描写还是侧重抒情想象呢?笔者进行了本组教材的分析,本组教材就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山中访友》把山林中的景物想象成与“我”诉说心声的朋友。《山雨》以合理而新奇的联想把雨景描绘成一场音乐会。《草虫的村落》以独特的描述、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生命、美丽与智慧。《索溪峪的“野”》一文,生动的语言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
有一个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教什么才心中有数,怎样教才心中有路。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必须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充分重视目标对提高教学效率的巨大作用。
本次习作教学有三个目标:(1)能辨别写景文章的不同之处,进一步树立文体意识;(2)在回顾中清楚地了解小学各年级写景习作的特点,开拓习作思路,激活思维;(3)结合本单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体会大自然无穷的魅力,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审题,辨别写景、游记类别。首先根据本单元习作的两道作文题,从习作要求上来判断习作类别,然后回顾自己平时的阅读、习作,发现写景习作和游记习作有什么不一样?接着出示写景、游记文章,发现区别,明确游记是按游览顺序,记叙游览的时间、地点等,以记录游览经历为目的。
谋篇,合理想象出佳作。张志公先生针对过去语文教学比较关注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而面对语言实践的知识关注不够的状况,提出建立“一种桥梁性的学科”,将语文教学中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教学与语言的实践知识教学结合起来。
纵观课堂教学实效,“开发习作纵向序列专题”是学生习作呈梯度成长的锁匙,是教师指导习作教学的航标。笔者认为要提高习作教学效益,教师在习作过程中要有“纵向归纳、提升、开发”意识。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树立课程意识,开发习作纵向序列专题,实现小学生的习作从“水平发展”走向“纵向提升”,使习作水平和能力随着年段升高而“螺旋上升”,从而彻底改变“教师泛化作文,学生作文无梯度”的低效局面,努力打造高效的习作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吴忠豪.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写话习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薛利.课堂习作指导原则[J].小学语文教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