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的逻辑演进、内涵与实践指向

2018-02-24 00:52单培勇姬迎喜康海轩
新乡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强国中华民族思想

单培勇,姬迎喜,康海轩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河南 郑州45145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直面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形成了一套具有全局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大战略和大思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内涵,实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又一次理论创新和思想突破。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的逻辑演进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民族复兴的历史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会对民族复兴有深切的渴望。而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以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为条件。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的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1],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想。

(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雏形的形成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确立了自己的文化纲领,明确提出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三大纲领中,毛泽东将文化与政治、经济并列,充分说明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在提倡新文化的过程中,毛泽东又确立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政治方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2]毛泽东由此明确了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生产和发展文化教育的两大历史任务。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完全确立,毛泽东又及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重要文化建设思想,以及“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方针等,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实践依据。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基础上,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立足于改革开放实践的需要,不断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创新,形成了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具体包括:第一,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制度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它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应该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先进,这才称得起社会主义,称得起先进的社会制度”[3];第二,“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4],以此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三,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第四,把培育“四有”新人,促进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标志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雏形的形成。

(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的确立

江泽民在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理论的基础上,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同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他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道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命题,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民族振兴的高度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5]。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一起,共同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独立地位的形成;明确提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6],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向的确立;把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度,把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四有”公民提升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长期任务的高度,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被赋予了新内涵、新任务。为实现这一新的任务,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事业、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新路径,说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框架的搭建完成。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进的旗帜,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时代重大命题[7]585,把文化建设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想。这一思想强调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和推进文化创新等四个方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胡锦涛确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的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提出了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本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任务;确立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的文化改革发展方针,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党的十八大进一步丰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内涵,把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到新的高度,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等四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我们党关于文化建设的新认识、新判断、新定位,表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标志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的确立。

(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的发展与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民族复兴伟业,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任务,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形成了一套具有全局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大思路、大战略,即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文化自信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并列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认识又一次与时俱进。坚持人民性,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相结合,把满足人民需求同提高其文明素养相结合;以更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和更为迫切的现实感,旗帜鲜明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从人类历史发展得失的高度,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的新型素质发展观,高度体现了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战略。通过“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和“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8],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通过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通过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进步;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思路。

概言之,我们党始终是一个有着高度文化自觉和自信的政党,也是一个勇于进行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引领、文化践行的政党。我们党“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1],由此生成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并不断进行发展与完善。

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时代的发展战略无不包含文化战略,而文化战略又始终是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 《决定》)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因此成为我们党文化建设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决定》从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塑造高素质国民,努力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决定》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维度界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的内涵,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的本质属性。

(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旗帜

在中华5000多年的发展史中,文化的命运始终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一部中华民族的荣辱史可以说就是中华文化的兴衰史。历史上中国文化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直至18世纪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仍产生了长达一百年的中国文化热。“这时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影响达到了巅峰”[9],成为欧洲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但是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表面上看是军事科技的落后,然而追根溯源发现,中国近百年的危机根本上是文化危机,“近代中西文化的本质差异,不在于民族性的不同,而在于前者属于封建时代的文化,而后者则为近代资本主义的文化”[10]。恩格斯曾告诫我们,必须从亲身经验中学习,从本身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民族危亡之际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文化新成果、新成就对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一面旗帜”[11]。不管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可以说,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就没有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命运根本转变,也就不可能有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发展史实践证明,“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7]561。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领域长期处于主导地位。“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再到今天,我国成功地解决了挨打、挨饿的问题,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但是“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12]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只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具有领先资本主义文化的时代优势、抗衡资本主义文化的内在力量、扬弃资本主义文化的消化能力”[13],也只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世界文化潮流、指引文化强国建设方向。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方向的根本定位,面向现代化的前进性、面向世界的开放性、面向未来的理想性,共同引领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旗帜。

(二)塑造高素质国民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努力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在文化建设上的根本体现。离开这一根本,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7]586。面对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把人民的期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引领 “十三五”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中,共享发展理念无疑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转变,意味着人民由过去追求物质需要的满足转变为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民有所呼,党有所应,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因此,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同时也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之义。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塑造高素质的国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终极价值诉求。实践证明,“经过改革以来的不懈努力,我们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7]585。同时,我们也要明白“文化任务的完成不可能像政治任务和军事任务那样迅速”,“从问题的性质看,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我们应该使自己适应这个较长的时期”[14]。据此而言,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应该久久为功,以文载道,以文化人。所以,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中,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迸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国民素质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的新局面,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构建新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饱经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及强大精神影响力。就此而言,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撑、情感纽带,是和睦相处、奋斗进取的“价值家园”。从现实意义上看,构建新型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至关重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7]558。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精神支撑,新的时代需要构建新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而文化强国建设同样离不开新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对于个人而言,精神家园是情感的寄托、心灵的归宿;对于民族而言,精神家园是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对于多民族的中国而言,构建新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在“文化共有和文化自信”“理想统一”,重在“文化不断创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由此言之,“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是当前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构建新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显示了构建新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取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了新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不竭动力。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构筑中国新时代精神、中国新时代价值,凸显了构建新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指向。这四个方面互为一体、相互作用,形成了新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系统,也集中体现了构建新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

概言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的内涵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价值属性、促进中华民族素质明显提高的实践属性、构建新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目标的实践属性,表现出先进性、民族性、人本性、时代性和政治性等鲜明特征。

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指向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夯实文化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以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又要不断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促进中华文化国际交流的同时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从而表现出明确的实践指向。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强国建设主体素质发展的实践指向

意识形态工作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关乎国民素质发展性质。因此,习近平强调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人民性,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一重大任务,并就此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又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着眼点,关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而真正的文化软实力就是国家的价值力,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影响力和推动国民素质发展的价值作用力,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促进国民素质发展的价值取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国民素质发展底蕴的扩充,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国民素质发展的有效引导。党的十九大首次把作为文化建设之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层面,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主体素质的发展指明了新的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想交互激荡,面对诉求多元化、思想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格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更为显明,“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5]。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又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对建设主体素质的要求。一方面,要以培养敢于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人为着眼点,利用强化教育引导、自觉养成、制度保障相统一的方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素质教育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国民素质发展规律,促进国民素质与社会文明程度共同提高。

由此看来,只有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之“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之“基”,才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如此,才能增强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进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国民素质发展动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早日实现。

(二)以“双百”、“二为”、“两创”方针引领文化强国建设创新的实践指向

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建设,建设为了谁、依靠谁,建设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三个坚持”旗帜鲜明地做出了回答,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双百”“二为”“两创”方针相辅相成,各有侧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一个划时代的伟大贡献。

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只有守住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重要方针,才能更好地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为文化创新创造条件,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同时也才能解决好文化强国建设依靠谁的根本性问题。只有把握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方向,才能使文化强国建设扎“根”结“果”。只有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文化兴盛的主线,才能继承并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积极吸收西方文化的营养,面向未来创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新文化。

概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者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秉文化之自信,借人类文明之成果,汇十三亿人之力量,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必将在构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文化新秩序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三)以文化与经济的交融发展引领文化强国软硬件建设的实践指向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表现为文化力量的日益强大;一个国家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更多地体现出文化品格。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共同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我国才能实现更大的文明进步,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从经济与文化发展关系来看,一方面,经济大国并不意味着就是文化大国,经济强国并不意味着就是文化强国,以文化为标志的国家“软实力”只有建立在以经济为标志的 “硬实力”的基础上才能造就真正的强国。对此,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有过精辟的论述:“是什么使文化和意识形态具有吸引力呢?当它们被看作是根植于物质上的胜利与影响时,它们就是有吸引力的。软权力只有建立在硬权力的基础上才成其为权力。”[16]与此相反,一个国家经济、军事实力的下降往往会导致文化认同危机。美国建国200多年,相比较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而言,并没有多少文化遗产、文化资源,但美国文化软实力却远胜于我国。《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比重不足4%,而美国则占了43%。当前,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美国已经达到25%,而我国仅为2.6%。在软实力方面,美国之所以能够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断传播和渗透美国的主流意识和价值观,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借助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硬件”作用。另一方面,文化也是生产力,通过文化“软实力”可以有效提升经济“硬实力”。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并且日益成为一些国家的支柱性产业。《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14)》报告显示,美国的版权产业出口额已经超过飞机制造、汽车及配件、农业等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春华在《文化生产力:人类新文明转化的力量》一文中指出:“由满足‘物质需求’到满足‘精神需求’的转变,是人类文明由‘物质时代’向‘精神时代’转换。这一转换的内容和要求,决定了作为创造和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现实力量——文化生产力,必然在这次文明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新文明转化的一种直接现实力量。”[17]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时,居民消费主要以物质消费为主;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时,居民消费进入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时期;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居民消费转向精神文化消费为主的时期。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2016年我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历史方位做出的重大判断,标志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意味着人们由过去主要追求物质需要的满足转变为日益增多的精神文化需求。需求的转变,是对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积极回应和科学评判。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释放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无疑为文化产业迈向支柱性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已经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强调到2020年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正因为如此,文化与经济的交融发展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近年来,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比重逐渐加大。统计显示,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8071亿元增加到30254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3.48%提高到4.07%[18],成为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经济与文化的交融发展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感召力、壮大文化软实力,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最终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据此而言,文化与经济的交融发展具有引领文化强国软硬件建设的实践指向。

猜你喜欢
强国中华民族思想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思想与“剑”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学习强国”礼赞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