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宁
(山东省威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岚寺小学)
小学的道德与法治内容,直接编写了如何维护青少年的自身安全和权益保障,加强了对小学生的德育,该学科的教学责任重大,教学方法要有效。
道德与法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上,就是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复述,甚至是小学生的自我阅读。教学内容的重要性,缺乏老师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去促进小学生的感知和应用,导致小学生在生活中缺乏应具备的道德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需转变传统教学的说教授课模式,提高教师对学科的重视,意识到本学科对学生成长的重大意义。因此,加强自身对该学科理论到实践的探究,改进教学方法,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探究和实践,是做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关键。
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内容丰富,极具小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指导意义。课堂上采用情境教学法是渗透德育和法治的最佳选择。
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工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媒体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情境法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互联网功能教学,比较得心应手。如教学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的主题,课前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旧日朋友岂能向往,友谊地久天长,我们曾经终日游荡,在故乡的青山上……以音乐唤起学生对同学间友谊的珍惜。又如在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的教学中,导入可以采用儿童受害的视频,以此切入主题,小学生了解到,在真实画面中的儿童,是因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受到伤害,小学生很容易牢记教材里要求的加强自我保护的常识性知识,如拒绝陌生人的礼物;出门前要和家长说明去向;不到危险区域玩耍等生活常识。教师在情境之中,合理设计教学语言,不能危言耸听。教育学生,自己不能有效保护自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不但伤害了自己,还会给亲人带来很大的伤害。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生活中每一件事的发生都与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在生活中具备了自我防范的安全意识,有解决问题、保护自己的能力。
小学生好奇好动,对待事物的注意力不会坚持太久。如果教学中泛泛地一遍又一遍地强调重要知识,小学生往往不能产生有效记忆。因此完成重要的问题,如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怎样过马路才安全的教学内容,不妨设计一个小话剧,让同学们扮演过路的行人,在教室的开阔地,假设成要穿过的十字路口、T形路口以及环形路口。在情境话剧的表演过程中,老师要对过马路的同学进行恰当的点评,对于那些“过马路左右看”“遵守交通规则”的同学提出表扬。及时的表扬加深了学生对交通规则的认识,具体的场面情境激发了小学生过马路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德育的初级阶段,尤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教材里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孝敬父母、尊重老师等基本道德要求,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即使有着诸多的事例,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讲,仿佛都是在说“小丽”或“小明”,老师问同学在家孝敬父母吗?小学生一定异口同声地回答:“孝敬!”而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大多在家里被宠成了小王子、小公主。对于小学生的德育要紧密联系家庭和社会。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需要老师和家长主动沟通,积极配合。在通信设备极其先进的互联网时代,微信的使用已遍布每一个家庭。建立一个“小学生德育群”是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家里的好措施。家长把孩子在家里的优秀表现,或录视频或拍照片加以文字说明,定期发到全班学生共同拥有的小学生德育群里和老师及其他家长进行互动,讨论进步的原因、教育的经验,或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群力群策,把握住孩子们的思想状态,课堂教学中就会有的放矢,减少对学生家庭里表现真相的盲区,及时表扬认可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才会更有效果,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到了实处。
总之,小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迅速,但在懵懂的德育和法治的认识养成阶段,需要老师、家长树立优秀的榜样,相互信任、坦诚面对,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学习中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人,让他们在生活中,做一个诚实守信、仁义豁达、尊老爱幼的人,把来源于生活的道德与法治,回归到生活中去。
[1]黄凡.借用生活情境促进学生成长:例谈生活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J].中小学德育,2011(2):42-45.
[2]陈海燕,周月霞.综合品德与社会课程,让品德课堂鲜活起来:浅谈提高品德课程教学的实效性[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14):64.
[3]邓礼生.回归生活的小学生活与法治课堂[J].好家长,2017(3).
[4]高冬梅,余以.恒论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