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湘君 刘 辉
(湖南省双峰县永丰镇中心学校,湖南 娄底)
体育课后,一学生捂着通红的脸来找我诉说:他奔跑时不小心撞到另一学生,那孩子径直走过来将他推倒在地,脸撞到了地面。我找来推人的孩子询问原因。孩子看看我沉默。作为班主任,我又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宽容、友善、做个真君子。孩子辩解称:爸爸说男孩子不能被别人欺负,人动你一手指,你就狠狠地还一拳,让人知道你的厉害!我哭笑不得。
最近学校组织开展的主题为“破解‘5+2=0’现象”的大型讨论。“5+2=0”现象,即学生在学校接受了五天正面的思想道德教育,仅仅一个双休日,就由于社会和家庭的某些不良影响化为零,功效尽失。我在教学中碰到的情况与“5+2=0”何其相似!老师的教授因家长的错误质疑而功效尽失!家长对一个知识点的疑惑可以影响孩子对知识的认知,家长的道德行为习惯更成为一面镜子,深深影响着孩子的思想道德认知!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是一张白纸,教育成就他们的五彩斑斓!学校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道德教育,由于社会和家庭的某些不良影响前功尽弃。为避免和破解“5+2=0”现象,学校、家庭应如何承担起责任、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德育实效?这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如何破解“5+2=0”现象,我有几点浅显的认识。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中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家庭教育具有长期性、持久性。孩子从出生到步入社会前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渡过的,甚至走向社会后仍然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应该履行好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当好孩子的首任老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强的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恶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整体教育中学校教育是主体,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动力、导向、保证的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知识、素质、能力的养成,较之其他教育因素的影响具有更多的优势。(1)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功能。学校教育具有职能的、专门性、教师的专业性、明确的目的性、组织的严密性。学校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认识、行为习惯养成、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2)学校教育氛围积极向上,学生相处交流模式团结友善,教师榜样示范正气阳光,为学生思想道德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3)学校教育的集中与及时性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力保障。学生在校时间长,课堂始终贯穿思想道德教育,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处交流,处处渗透着为人处世的智慧光芒。学校教育成为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学生,让学生们健康成长。
由于信息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和大众化,学生接受教育的渠道日趋多样化,社会形形色色的言行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这给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一方面我们强调社会的正确引导:榜样示范,好人好事宣传报道,媒体网络正能量传播。另一方面,我们教会学生明辨是非,学会区分善恶,懂得与不良风气作斗争!通过社会的引导,强化学生正确行为习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和行为价值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社会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的局面,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学校、家庭、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形成三位一体的合作教育模式,有机构成完备的教育体系。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主导,担负着引导、启发学生的主要任务,学校要及时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与家长交流,向社会宣传。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座谈会,开放家长听课周,家校联系会等形式,提高家长的思想认识,确立家庭教育的职责和义务,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校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学会分辨是非,学会判断。沟通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大课堂的形成架起桥梁。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引导三位一体和谐共育的构建需要灵活创新的载体。校外教育基地与学校榜样示范相结合;家长的潜移默化与义务校外辅导相结合;家校社网络教育平台;学校课堂延伸到社会的大舞台。三方共同使力,共同创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共同创新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和谐方式,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和谐共育注入活力。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互动,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教育新格局,实现三位一体的和谐大课堂,最终让学生在家是好孩子,在校是好学生,在社会是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