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晋
(江苏沛县树人小学,江苏 徐州)
随着教育制度的发展,对教科书的关注度逐渐增加,教师要合理应对教育制度的更新,全方面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数学教材里的内容和上课的质量对于教学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抓住教材里每一个重要的环节,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定式,接触数学、爱上数学、依赖数学、习惯学习数学,才能综合发展和提高。
小学课程的知识在整个学习阶段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每个起点的学习都是一个启蒙阶段。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和形象,呈现出风格独特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在小学这一阶段教育者的教学方式非常重要。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一定要注重教材内容,丰富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其中,几何是数学课程中重要的一个章节,教师必须要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和基准点,对这一部分知识进行教学的时候,努力呈现出学生最喜闻乐见的课堂形式,让每一个数学问题都变成值得思考的过程。
例如,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长度分别为10和6,两条对角线交叉后长度分成了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道题看似比较抽象,不好下手,但是可以通过画图给学生表达题目的意思,让学生更加理解。当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画图的过程中,能意识到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实质上就是菱形,然后找到菱形的相关理论和公式,便能有效解答题目。菱形可以看作是四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组合而成的图形,而两条对角线正是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因此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为,四个三角形就是的结果。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小学生对事物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教师要利用这个特点呈现出特殊的教学课堂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本上的数学理论知识、课下巩固和训练各种例题,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数学元素的感染,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技巧和扩展思维模式。呈现出课堂的数学元素这一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日常的学习是非常有用的。当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就能建立有效的学习目标,发动数学逻辑思维的同时也能集中课堂的精力,跟随教师的课堂步骤,整理好数学笔记。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课质量。教师要有意识地采取多种形式,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和呈现的内容做一些实用性规划,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丰富数学课堂内容的同时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可以结合实际用情境图来表示一些数学公式和定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比如下图中直角梯形ABCD的面积为200,已知AB的长度为20,AD等于5,求阴影部分的面积。通过图形我们可以直观看到,把AD平移到与AB垂直切过C点的位置上时,AD就可以看作是三角形ABC的高,而三角形的面积就是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最终的结果。这道题中的“直角梯形ABCD的面积为200”为干扰条件,一定要引导学生合理的分析题意,才能提高解题效率。
为了呈现出有效的数学课堂内容,教师要学会利用“建模思想”的教学理念,引入教材实例,发挥数学课堂教学成效。比如经常把一些模型和模具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和交流学习,像地球仪、三棱柱、圆柱体、台体等。学生通过观察和探讨,能发现这些模具的数学特征,在今后遇到与几何问题相关的数学例题时便能快速找到解题的关键思路,增强自我感知力和加强解题能力。
另一方面,增加情境教学呈现力度的意图在于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的优势和作用,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真正帮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把各种复杂的数学例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变成方便理解、方便下手的数学简单题型。只有师生有效的配合,共同创建出有利于学习、思考、训练的数学环境,才能培养学生较高的逻辑性和理解力,同时也帮助教师了解和探索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以便制订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和课堂授课方案,找到与实际问题相符合的学习材料,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总之,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教师要以身作则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特点做出整改和计划,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授课特点进行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要注重教材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题型来丰富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并注意加强教材强度,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最终发挥数学课堂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