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清流县实验中学 邹金泉
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多样,热闹非凡,只可惜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重道(思想内容)轻文(语言形式),人为割裂文道合一的阅读教学。其二是忽视学生对文本自主阅读的思考与感悟。导致语文阅读教学的骨感多于血肉,缺乏美感与审美情趣,沉淀于心的唯有一股鸡肋味。面对当前的现状,教师要重新审视语文阅读教学花开何处?如何找回师生对语文的失落感?下面,我就如何做好语文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体验和做法。
所谓的问题阅读教学法,是指带着问题阅读文本的教学方法。此法可以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浅阅读现象,可以集中学生的阅读焦点,可以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经验和方法。由于语文学科有很强的综合性,有关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认为一些基本原则还是必须要遵循的。
首先,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既要紧扣语文单元学习目标,更要切合文本内容和语言形式。单元学习目标是对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的归纳和概括,而作家的文本内容和语言形式则是个性化的。所以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要在文本的个性中体现单元的共性,更要在单元的共性中设计出文本的个性。例如,在契诃夫《变色龙》的小说单元教学中,“单元学习目标”明确规定“学习本单元,要在把握故事情节的前提下,着重欣赏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特点,了解刻画人物性格的多种艺术手法。”落实到《变色龙》的阅读设计时,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前提下,教师要紧扣课文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的答案,而对小狗态度的多次变化,来赏析人物形象的多面性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也要抓住主人公语言、神态的变化和穿、脱军大衣的细节进行设题,以便解读人物形象,了解塑造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这样的阅读设题,既紧扣了单元学习目标,又切合了文本内容和语言形式。
其次,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要讲究整体性和层次性。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积累学生的阅读经验。整体性的问题设计要提纲挈领,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课文结构,理清写作思路,综合分析课文;层次性的问题设计既要服务于课文的整体性,又要突出课文的重难点和局部精彩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突破课文的重难点,理解课文的局部内容。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首先要针对题眼“背影”进行整体性设题,文中总共写了几次背影?每次背影蕴含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再由“背影”的主题引申出若干层次的子题:课文重点写哪一次背影?(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为什么要详写这次背影?(因为课文第2~5段写作者的家境和父亲到车站为作者送别的情景,为写这次背影作了铺垫,突出了课文的主题。)→作者是怎样写这次背影的?(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让学生感悟背影的描写语言(微观分析语言,感悟父子真情)。这种由整体到局部的设题,使语文的阅读教学思路清晰,水到渠成。
最后,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要讲究教学内容的生成性,要有利于推动阅读教学的进程。教学内容的生成性,是指由甲问题的阅读分析生成出乙问题,再由乙问题的阅读分析生成出丙问题。问题阅读教学生成能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位教师驾驭教材能力高低和教学经验多寡的显著标志之一。阅读教学的问题生成要讲究技巧,要有计划、有节奏地把问题呈现给学生,不能一次性地把问题都抛给学生。这样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力;有利于教师把握课堂节奏,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教学相长。相反,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力,产生厌倦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思维,也不利于教师的组织教学。以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为例,谈谈阅读教学的问题生成:中国石拱桥在形式和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课文第1~2段指出形式优美,结构坚固)→除了这些特点之外还有什么特点?(第3段指出历史悠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作者介绍了哪两座名桥?(赵州桥、卢沟桥)→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三大特点分别表现在哪里?(具体分析两座桥的特点,感悟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这样由前一个问题引申出后一个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重阅读分析,轻阅读感悟,课堂上给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的时间极为有限,甚至是走过场。生怕上课时间不够,迫不及待地进入阅读分析的环节,结果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有少数学生能参与阅读交流。更让人可惜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做完阅读分析后,教师不但没有再次启发学生对阅读分析的课文内容进行感悟和理解,反而匆忙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又一次失去对阅读分析的课文内容的感悟和理解。这种赶鸭子上架的阅读教学难以培养学生实实在在的阅读理解能力。
感悟和分析交替使用的教法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方法。这种阅读教学法要遵循“带着问题阅读感悟课文内容→师生共同探究分析问题→学生再次阅读感悟课文内容”的教学原则。首先,教师要提出阅读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和感悟相关的课文内容,去思考答案。这一环节要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思考时间,不能浅尝辄止,因为这是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其次,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师生要共同探究和分析问题。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在这一环节要做好四点:一是要了解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成果;二是要纠正和点拨学生错误或肤浅的阅读感悟成果;三是要深化和提升学生的阅读感悟成果;四是要尊重学生有见地、有个性的阅读感悟成果。最后,在阅读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再次回到原文去阅读感悟,去朗读课文,去理解相关的内容。
在文本解读中,很多教师喜欢直入课文的思想内容,忽视了语言形式,让学生纠缠于“写了什么”,而不留心“怎样写”,使阅读教学大兴“思想性”,忽视“语言性”。久而久之,教师的语感退化,“嚼”劲缺失,“品”不出文学语言的味道,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也越来越淡薄。其实,语言不光是作品表情达意的传播载体,也不光是文学作品的物质外壳,其本身是文学作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文本语言的微观分析,激发学生的阅读美感和情趣,让学生愿意阅读文学作品。
在解读文本时,教师要捕捉表情达意极强的字词句段,以及表现手法进行微观赏析,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情感体验和联想想象,让学生对赏析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觉得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美的享受,一种精神上的旅行。当然,要注意的是分析文本的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要合二为一,不要将两者当中的任何一种抽出来单讲,这样会破坏“文思合一”的语文美感。以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为例,在阅读分析“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的内容时,除了从宏观上引导学生了解说明内容、把握说明顺序、理解说明方法的同时,还要从微观上去分析课文的语言形式,让学生感悟课文的说明特征和说明语言的完美结合。如课文第一段介绍大自然四季交替的景象时,用“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大地苏醒的物侯特征。说夏季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孕育”一词由人及物,让人产生联想,准确形象地写出植物在夏季的生长特征。“到了秋天,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这句中的“黄”和“簌簌”从色和声的角度写出了秋天的特点,让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到了冬天,作者用了“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四个短语,简练生动地写出冬天的一个个画面,给人视觉的享受,富有表现力。通过对这些语言的微观分析,学生体会到作者把大自然四季的物侯特征说明得形象生动、具体可感,感悟到语言在表情达意上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美感。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精彩、最迷人的一道风景,为了我们的学生更加迷恋这道绚烂的风景,我们应该让语文阅读教学这朵花开得更加美丽,更加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