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静,曹山明
(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 100872;2.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北京 100036)
从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脱贫攻坚的规划和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我们可以看出党和国家把贫困人口的解决当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来落实,足以体现贫困人口的解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至关重要性。而贫困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所以农村贫困人口的解决又成了解决贫困人口的重中之中。要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国家也提出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小镇等一系列举措。而要使这些政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村作为农业的载体,它不仅是一个生产场所,也是一个生活场所。而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让我们深刻的意识到仅仅注重农业的经济价值对贫困人口的解决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挖掘农业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国家外部政策配合下,再结合当地的农耕文化,才能对贫困问题的解决形成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介绍我国的农业和美国的农业的不同之处,中国农村作为农业的载体,不仅是一个生产活动的场地,更是一个生活场所。以及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对农村农民的影响。最后,详细阐述要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必须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让农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助力棒。
中国和美国的农业,有着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性质,不同的功能。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的农业是为了生产粮食,美国的农场是一个生产的场所。它的功能和工厂一样,是一个工作的地方,是一个经济生产单位。美国没有中国意义上的农村,农场主生活在自己的农场里,到集镇上进行交易。在美国南方,最早是由黑人奴隶负责土地的耕种,白人负责农场的经营,随着农奴制的废除,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美国的农场发展成现在的状态。
和美国不同,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密不可分,传统农村是一个社会,是一个生活场所,农业(耕种)是满足农村自给自足的生活资料来源。
中华民族的根是农耕文明,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聚居在村落里,以耕种为生,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相对封闭的农村社会。农民的生产劳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通过各自的方式,供养着家人,进行着彼此之间的互助,形成了农村各各不同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农耕对于中国农民来说,不仅仅是生产,更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是天人合一生命状态的呈现。精耕细作,老老实实对待土地,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则。
从中国农业和美国农业不同的功能来看,中国的农业文化是一种养育文化,而美国的农业文化是一种制造文化。所谓的养育文化是说养育者面对的被养育对象是具有自身成长发展规律的事物,是有机物。“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1]p245就充分体现了人们利用的人力和物力,再结合天时地利的自然条件,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物品。从这可以看出地里的农作物被人们所尊重、所呵护、所关心,人们按照庄稼的成长发展需求提供相应的和可能的环境和条件,人们关注和体验的是被养育对象成长的过程,是一份感情的付出。养育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人类自身养育文明的结果,它追求的是自然和共处,是精神的感受,享受的是相处过程的感受,以及养育所产生的自然的物质成果。从中国的古农书“《农桑辑要》、《农桑衣食撮要》等,都强调了种植业与各业的结合,《沈氏农书》里就主张养猪、酿酒与种庄稼结合,‘相机而生成,相资而利用’,强调了物质的循环利用”。[2]也可以看出种养结合是传统农耕文化的特点。
所谓的制造文化是说制造文化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它追求的是工作的效率和物质的占有,获得的是具有具象效果的物质。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是天人合一,认识自然,从而顺应自然。而西方传统是用人类的理性来认识自然,从而用科学技术变革自然,现代意义上的温室大棚就是一个典型。西方人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来人为的创造一个类似的环境,俗称温室大棚,改变农作物根据季节而耕种的习性,从而能够使农作物增产。而这种做法,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是反对的,根据《汉书循吏传》的记载,在汉代的时候,“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然蕴火,待温气乃生。”[3]这种人为的改变自然规律的做法,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反对的理由是。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农作物,其它季节生长食用的东西,现在拿来生产食用,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而且对人也是有害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当朝的认同,从而禁止了以上的做法。正是因为我国人民对不时之物的反对,温室栽培技术在我国很长一段时期里都失传了。这也充分反应中国古代传统的农耕文化,把自然看成是自身的一部分,不能随意改变它。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家,农业对于中国人来说就不是一个简单产业,而是生活和文化的本来。因此研究中国的农耕文化使我们能更好地发现中国文化的根之所在,发现中国文化的源头和根本之所在,是一件具有重大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工作。同时也对解决现代的农村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一些参照和建议。
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它将掌握的自然规律(道),通过日常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传递给中国的农民,让他们有自己的判别标准,并代代相传,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自然(农耕)文化。并渗入到中国农民的血液中,无需教堂,天地就是他们的教堂,无需牧师,昼夜更替,春华秋实,风霜雨雪,大自然就是他们的《圣经》,让中国农民世世代代在农耕活动中感悟天地的智慧,其中的农耕文化自然而然地展示在他们的行动中,成为了当地的风俗习惯,成为了当地不同群体不同场合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成为当地的文化传承。
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更能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几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农耕活动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从事农耕活动的农民绝大部分都是文盲,但文盲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文化,更不能说他们的行为没有伦理约束,相反,以农民为主的中国传统熟人社会所形成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无一不透露着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样,实际农耕活动中农民对天时地利的顺从和配合也是一种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的载体不仅是农民日常生产生活中接触的一些物质实体,如锄头、镰刀、犁等。还包括民俗、民约,如,“为了安排好农业劳动,古人创造了适应农业生产的独特的历法和岁时节日(农历或阴历),设立了反映季节变化的二十四节气,”[4]这无不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精神实体。当然,在当下社会中,农业的价值表现在多方面,有生产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而本文着重介绍农业的后两种价值。
前两年有一个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其中介绍了中国各地的饮食,各种食材的生产、选择、制作、搭配、火候、味感、香气等等,无一不讲究绝伦,将它们通过最后的烹、炒、煎、炸、闷、炖等工序,最终成就一道道美味佳肴,每一道菜背后都有着动人的故事,每一个过程都倾注着制作者的心血。它们不仅仅是一道道的饮食,而是实实在在的文化载体。《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不是从饮食角度,而是从文化角度在介绍中国各地的美食。
传统农村的耕地劳作,除了满足基本温饱外,还带着农民对一年四季生活的展望,对生活的憧憬。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包括饮食在内的文化被传承了下来。农业是一个外来词,是将农耕活动产业化的标志,“乃民生营营,各自谋其朝夕;即殊途纷纷,究同归于衣食。与其逐末于难必,何若返本于正途。…耕以供食,桑以供衣,树以取材木,畜以蕃生息。不出乡井而俯仰自足,不事机智而用度悉备,”[5]p1就体现了中国的农业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产业,不是为了盈利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自身的生活。中国的农业首先是为了自用,有了富余才拿出去交换,农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是近期的事。我们常常将农业现代化理解为农业产业化,但对于中国农村,所谓农业的意义远远超出生产农作物本身。
当我们生活在农村,吃着自己种了稻米,喝着自己酿的米酒,尝着自己家的腌菜,一切的原料都来自自家的土地,在每年开春,农民就盘算着自己的日子怎样过,种什么可以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就是中国的小农经济,是生活生产完全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这里面可以讲没有农业,中国农民从来没有把耕种当作农业来思考。
在中国的农村,逢年过节,农民们交换着彼此的吃食,享受着生活的甜美,看着一家团聚在一起,人丁兴旺,其乐无穷,这种桃花源般的生活就是中国农民的小康理想。它和美国农场主的生活理念完全不同,我们的乡亲、乡情、乡愁均来源于此。这是社会,这是文化,不只是农业,或者可以说和现代农业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现在很多人所说的农业,强调的是它的产业功能,忽略了中国农业本身具有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将农业归结为几种主粮几十种辅粮的生产,是对中国农业的简单化解构,不可能将中国农村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体现出来。
在强调农业的产业功能时,我们只是从经济角度思考农业,完全剥离了中国农业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放弃了它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这种思维模式是片面的,是忽视农业重要作用的表现。在中国,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可以采用和美国类似的生产管理形式,但对于中国广大的农村,特别是人口密度高,不适合农场式规模经营的地区,我们更应该挖掘中国农业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让我们重新看一遍《舌尖上的中国》,仔细体会一下其中的文化含义,评估一下每一道佳肴后面的文化价值,再回头看看我们的农村,现在各地有多少可以挖掘的文化元素,将中国农业,不仅仅看作是一种生产产业,而是一种文化产业来思考,我们可以得到完全不一样的结论。
只重视农村农业的生产价值,忽略农村围绕着农耕所形成的文化价值,这对于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是本末倒置的。只有真正重视农村农耕的文化价值,并在制度上和技术上进行创新,创造并保护农耕文化价值形成的条件,才能让农耕的文化价值真正地在现行的商品经济市场上体现出来,实现货币交换,我们手中的“金饭碗”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农村的贫困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在这一方面,我们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村劳动力不断地走向城市,乡村空心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也就为农村的贫困问题留下了隐患。一些人就认为解决农村的贫困就是让让农村消失,让农民进城,也其实是一种思想的误区。我们在瞄准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忘记中国的国情和社会的根本。乡村的空心化不仅不利于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制约着乡村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所以说面对乡村的空心化和贫困化,我们不仅要积极的寻找原因,还要提出相关对策来解决它。而让农业回归文化,不仅可以让农村恢复传统的熟人社会形态,维护农村的社会安定,解决目前农村的空心化和因产业化形成的社会矛盾等问题,同时可以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形成各地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乡村体验教育、乡村旅居、乡村养老、乡村体育、乡村创作、乡村健康养生等项目。
在今天我们进行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的形势下,将农村和小镇引向简单的农业,或者工业和其他产业,都不如挖掘农村业已存在几千年的文化来得有价值,而且它是生态的绿色的,可以生生不息的,是农村天然存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我们应该放弃将美国的农业模式当作我国所有农业的标杆,放弃将农业的价值简单地定义为农作物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的计算的思维模式,回到中国农业的本来去思考问题,将农业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产业功能统一考虑,才能找到中国农村和农业的真正出路,也为中国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找到一个可以长久持续的出路。在新时期,“农业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作为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补充,对于正在发展着的文明仍具有重要的作用。”[6]所以充分认识到农业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于新农村文化的建设也有着指导意义。
回顾整个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西方殖民扩张的历史以及全球经济周期性危机周而复始的过程,仔细地想一想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调、社会失信、经济失衡等问题,我们应该不难发现其整个经济体系所缺失的环节。农业文化是落地生根的生命体,它是村民聚居长期生活形成的文化产物,是养育我们人类的地方,是生命之源。它的价值是货币根本无法衡量的,是现代经济尚未涉及的研究领域,但它是一切经济的根源。当我们看到秋天的果实,我们会感谢上天的恩赐,但我们很难追根溯源想到这果实源于春天的秧苗,源于农民的培育,源于天地的造化。
针对工业文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人们愈加觉得农业文明的可贵之处,走在乡间小路上,听着鸟叫都觉得格外幸福,现代休闲农业和旅游业的兴起就是认识到了农业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一个开始,但还没有真正挖掘到农村农民中所蕴藏的文化价值。农耕文化的载体首先是人,是农村的农民,然后才是自然景色和农业旅游业,这一点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只有千千万万个农民的参与,才能创造出无限的文化价值。
农村的复兴,农业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农耕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保证,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根本。
[1]吕氏春秋.审时[M].长沙:岳麓书社,1989.
[2]朱启臻,袁明宝,卢晓春.传统循环农业文化的困境与前景——以北京小浮坨村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6):43-48.
[3]严火其.东西方传统农业伦理初探[J].伦理学研究,2015,(1):96-100.
[4]孙白露,朱启臻.农业文化的价值及继承和保护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1):54-58.
[5]秦晋农言.知本提纲[M].北京:中华书局,1957.
[6]严火其.沈贵银.农业功能新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