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翠萍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初中部,广东 河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课文,是对朗读和熟读的进一步要求,兼有朗读和背诵的功能,是对课文的复原与再创作,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的情感态度教育以及提高初中生的综合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让学生变机械朗读为有效诵读,声情并茂地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呢?
语文课堂离不开朗读,最常见的就是老师一上课就说:“下面请大家把课文齐读一遍。”由于指示不够明确,“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学生都在滥竽充数,心思游离,人云亦云,整体朗读效果不佳,有时读了好几遍,还有同学不认识生字。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每一个单元都对朗读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就要求教师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朗读水平,以不同题材的文章为载体,以课堂为主阵地,通过提升朗读技巧、寻找诵读时机、实施评价激励等手段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举行诵读比赛,营造书香氛围,以此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以读带思,促进有效性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诵读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它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一贯做法。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细致、真切地感受课文之后,还需要掌握一些诵读技巧和实施形式,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语音、语速、语气展现不同课文的感情基调,不能千篇一律。
有一次,我在检查早读时,发现有两位男生无论读什么课文都声音洪亮,气宇轩昂。当时,全班同学都在用低沉的声音朗读《秋天的怀念》,唯独他俩声音高亢,格外引人注目。一问才知道,他们是校合唱团的主力成员,每天都要吊嗓子,音高上去了就无法降下来。在朗读时也不由自主地采用上胸式呼吸。这种呼吸方法吸气量少而浅,仅及肺上部,易造成喉头与颈部周围肌肉的紧张,发出逼紧、干瘪、缺乏弹性的直声,读起来既辛苦,又难以读出语调变化。
了解这种情况后,我在朗读过程中,除了教会他们注意停顿、控制语速和掌握重音之外,还侧重教他们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利用早上洗漱和晚间临睡的空余时间,多上喜马拉雅、荔枝FM、微信公众号等APP,听听朗读音频,以听促读,揣摩如何控制气息,开喉朗读,学会正确地吐字归音,并积极寻找符合语境的音乐,练习配乐朗诵,读准字音,读出趣味,让呆板生硬的文字变成流畅的诗篇,成为听觉的享受,感情的升华。
经过一学期有意识地规律训练,他们的朗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参加校朗诵比赛时脱颖而出,并代表学校参加朗诵比赛获得全县一等奖、河源市三等奖。
沈德潜在《说诗晬语》说:“诗者,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任何一篇文章,它的语言文字背后总包含着丰富的意象,唯有用心去读,才能深切感受到。在朗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把这些文字转化为自己想象的画面。如,读《归园田居·其三》时,让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草盛豆苗稀”的情景;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画面;体会陶渊明“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心情。教会学生把课文丰富的内涵和情感通过朗读时的声律气韵表现出来,从而积累素材、培养语感,在朗读文章、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带上自己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达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效果。
著名学者朱光潜先生曾提出这样的建议:“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读透每字每句的确切含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筋肉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一篇适合这样读的好文章。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按诗词的诵读要求去读,要有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了解诗词大意和创作背景后,再读一遍,速度要慢,要有感情,边读边体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脑中浮现。接着出示李白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在对比中进行朗读延伸: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对比中,体会遣词造句之美;从与“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的对比中,体会格局的深远之美。然后播放张可儿的《但愿人长久》,让学生先哼唱,再自己唱,循序渐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情感体验的高潮,深刻体会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苕溪渔隐丛话》)
诵读是一种高级的审美形式,它不仅强调了熟读、吟咏的作用,还提出了揣摩、与文共情的要求。反复诵读可以使学生获得美的教育,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它对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生命不止,弦歌不辍”,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教会学生正确的诵读方法,使其养成习惯,不仅会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还会提高其阅读写作能力,使其一生受用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