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 沈娜
针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笔者思考探索进一步提高《音乐鉴赏》课堂教学最佳效果的方法。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精心选择有效教学方法;第二,有效拓展鉴赏空间;第三,运用课前导学视频;第四,巧妙开发教学资源;第五,凸显本土音乐特色。
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授课教师的教学意图,教学意图又影响着教师音乐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明确教学意图的教学能够从根本上、从教学理念层面上明确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以及如何做,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教学意图是由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的,因而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改变观念,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由“师长”向“朋友”,由“传授型”向“知识型”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是长辈,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要尊重老师,其实,尊重是互相的,以朋友的方式对待学生,学生才信服你。否则教师就无法承担新课程政策下的使命,也就无从实现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新型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了。“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笔者针对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的策略进行了思考和尝试。
教学准备,简言之即通常说的备课。“备课”是教师重要的教学行为,更应注重效益。传统的备课主要是从教师的讲而不是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备课。有效教学的备课应该从学生学习活动的实际以及课前充分的准备来备课。注重学情,学生的音乐知识积累怎样、学生对音乐课学习的兴趣、教师对音乐课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活动怎样安排、活动过程中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如何做到让学生自己去听、自己去问、自己去说,这就要教师设计好课堂教学,营造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宽松氛围。
对现阶段的高中生来说,现代流行音乐可以说是耳濡目染,而对于传统音乐和音乐文化尤其是我国民族音乐知之甚少,甚至重现代流行音乐,对传统音乐、民族音乐,他们还会在心理上有一定的排斥。针对学生的情况,笔者在《新音乐歌声初放》的课堂教学中,根据高中生对我国近现代史已具备一定基础,对音乐作品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风格特点容易理解的情况,改变传统的传授教学手段,通过精心、严密的课堂设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使学生对学堂乐歌的特点、历史背景等问题进行研究。高中音乐鉴赏课更多的是教师讲,学生听,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种被动聆听的境地,慢慢会失去他们主动欣赏的愿望,因此,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提供探究学习提纲,提供必要的阅读资料及音响资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以利于共同提高。在课堂中笔者始终注意让学生动口唱,用心想,来提高学生主动欣赏、参与课堂的程度,通过听与唱相结合,师生互动交流及创作活动,感受音乐的内在情感,体验音乐作品所带来的强大的震撼力,进而懂得学堂乐歌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教师关键在于适时、适度,发挥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在《第九合唱交响曲》的鉴赏课中,笔者为了使这些与学生有着陌生感和距离感的合唱交响曲的旋律变成学生熟悉的、喜爱的、乐于接纳的乐章,让学生达到真正意义上对作品的了解与接纳,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对生命的意义、对生命的思考产生强烈的冲击。在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了聆听感受、问题意识、参与互动等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真正投入到音乐的欣赏中,享受音乐作品的旋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
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强调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音乐课中真正能学到东西,在训练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时培养学生的生命感受。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与以前的《音乐欣赏》课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高中音乐课从原来单纯的音乐欣赏教学拓宽为综合艺术的鉴赏教学,将音乐艺术与哲学、美学、科学技术等学科门类综合起来。这既为学生拓展了学习艺术的领域和空间,又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新理念。作为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突出教材的特点,拓宽课堂的鉴赏空间,实现拓宽学生文化视野之教学目标。
譬如在《音乐鉴赏》中的《德彪西》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作品的抽象朦胧,内容较难把握,加之学生的社会阅历有限,对印象主义音乐感到有些茫然,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益,笔者利用音乐和美术的一些关联,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印象主义绘画范例作品加以启发,让学生通过看、听、想、谈、画等方式,接触体验艺术作品的美感,感受生活中这种瞬间的奇妙感觉。其中,印象派绘画大师莫奈、雷诺阿等人的作品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德彪西的作品。使学生明白,艺术的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生活中的景色也总是因情感的丰富而变得更加美妙。
音乐学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一本书,它就象缝衣服的一根线,至于如何把花绣成、绣好,还要看教师的缝绣技法。在《音乐鉴赏》中的《鼓乐铿锵》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除了确定本课选取的“溜子”与“鼓吹乐”两首清锣鼓为重点欣赏内容外,还在课堂中增加教学内容,如让学生领略了苗族鼓乐——“猴儿鼓”。风趣、热烈、技艺性极强的“猴儿鼓”让学生产生了对我国少数民族地方鼓乐的兴趣,以此为契机,让学生以“中国少数民族地方鼓乐”为研究性学习的尝试,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收集相关的文化资料、信息、音响资料,并分成小组进行筛选和整理,最后通过多种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出来,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对理论艺术实践的自主参与意识,更重要的是从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
“导学视频”是在课前五分钟组织的教学活动,此环节利于新旧知识交替及为学习新知识铺垫。“导学视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教材以外音乐领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让学生更加关注音乐。
在《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的教学中,由欧洲移民和非洲黑人奴隶的到来,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黑人音乐互相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拉丁美洲音乐。拉丁美洲音乐涵盖丰富的音乐种类,因此可利用课前导学视频引导学生提前感受本课学习内容,制定了通过对歌—舞—器乐为主线的赏析,让学生感受体会拉美音乐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导学视频”选材视频须精心剪辑整合,不可过繁过滥。笔者在《独特的民族风》选择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特色音乐;在《鼓乐铿锵》选择中国代表性的鼓乐;在《巴赫》选择欧洲宗教音乐……
在《音乐鉴赏》中的《新音乐歌声初放》这一课里,鉴于高中学生音乐学习现状,学堂乐歌可能是一节比较枯燥而难以接受的课,因为从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和审美视觉方面而言,学堂乐歌在歌词、曲调、思想内涵方面都与现今学生传唱的歌曲相距甚远,因此,如何让学生迅速进入欣赏的审美情境,产生与学堂乐歌思想内涵的情感共鸣,引发想听、爱听学堂乐歌的愿望,是老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为了使这堂课的学习获得好的效果,笔者制定了以下课前学习提纲:首先,听几首不同时期的校园歌曲,在此建议着重听20世纪初我国学堂乐歌(即校园歌曲)的代表作,并能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学堂乐歌代表作品在课堂中向大家进行推荐;其次、了解清末明初我国学堂乐歌领域的一些代表人物,并能够介绍如沈心工、李叔同等代表性的人物;第三,尝试着了解清末明初学堂乐歌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上网、图书馆等)搜集有关学堂乐歌信息,并做好笔记,尽管有些学生不会整理、分析资料,不加筛选把所有收集到的资料全部带来课堂。于是,笔者与学生一起交流,指导学生学习整理资料,有选择地利用收集到的资料为课堂教学服务。这样的过程让学生得到了真切的感受,较好地获得了20世纪初我国学堂乐歌的有关知识,为理解学堂乐歌形成构筑了良好的背景基础。课堂反馈时,学生展示的作品、演唱的歌曲之多,对学堂乐歌的了解之广,出乎笔者的意料。这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的学堂乐歌的知识,在介绍音乐作品时,又将这些知识相互交流,不知不觉中,他们对20世纪初我国学堂乐歌的了解又深了一层。
作为一线的高中专职的音乐教师最了解本校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和实际水平,也了解本土的民间音乐艺术和学生的审美趣味。因此,绝大多数音乐教师都希望能够选择更适合本校具体情况的教材。这时教师就应该调整、补充一些教材内容,充分开发音乐教学资源,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受到学生的喜欢与青睐,让我们的音乐鉴赏教学更加绚丽多彩。
海南岛有着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与歌舞。在学习高中《音乐鉴赏》中第三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本土民族音乐的产生、发展、现状与本土民歌的内容、演唱的形式以及风格等,在课堂中笔者通过让学生建立课题研究小组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研究的主题是“海南的民间音乐”。每个地区的民间音乐都会受本民族民俗文化的影响,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入了解海南民间音乐,笔者将海南民间民俗文化中“海南三月三”、“调声节”、“海南苗家姐妹节”、“海南苗族花山节”、“龙水节”、“换花节”、“军坡节”、“嬉水节”、“欢乐节”等制作成一套字、画、音课件,提供给学生学习参考,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网络,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形声并茂、时空统一的多媒体音乐世界。学生兴趣非常浓厚,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课后制定了《海南三月三》、《海南调声》、《海南琼剧》、《临高木偶戏》等一系列的相关课题,他们认真地收集文字、音像、图片等资料,并将其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与同学共同分享他们的收获和快乐,这一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素养资源,调整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运用师生的对话、问题的设计、“通感”及“联想”等教学方法,设计开展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开发生成教学资源等,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有效获取知识和技能,最终为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