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同向同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路径

2018-02-24 17:42焦连志黄一玲
现代教育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通识专业课程育人

焦连志,黄一玲

(1 上海电力学院,上海 200090。2 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4011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从而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一主阵地以外,其他各门课程都应当肩负起“德育”责任、“思政”使命,从而使大学生学习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共同助力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为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以立德树人为中心,自觉肩负起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打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孤岛化”,树立“课程思政”的新理念,从而“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树立“课程思政”的新理念不是说新增一门课程,而是注重发掘每一个门课程的育德资源,每一门课都要肩负起育德的责任,处理好课程教学中育德与育才的关系、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的知识建构与价值建构,从而形成育德合力,以实现全课程育人,全员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转变观念,树立“全课程育人”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它明确地提出了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原则,即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树立“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明确了中国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存在一种偏差的思想倾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任务,专业课程只负责教授专业知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怎样,跟专业课程没有关系,由此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在育人过程中的“两张皮”的现象,无法形成合力育人的局面。“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的格局未能有效形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在教育理念上,不能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全课程育人理念’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二是在课程设置上,不能正确处理好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三是在队伍建设上,能统筹处理好育才能力和育德能力的关系。”[2]这些观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资源的开发,淡化了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责任,从而使得对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这一概念的理解简单化、片面化,割裂了才育和德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割裂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其他课程在育人方面的有机联系。实际上青年人的学习成长有其规律性,在其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大学阶段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既是获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其以后走上社会提供专业知识与技能储备的过程;更是其思想观念体系得以成熟和完善的一个过程,大学生的情感底色、国家意识、社会观念、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也都是在大学阶段基本发育完成和定型的,这一阶段所受的教育将影响着其后的价值立场,影响着其在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的责任担当。而且,我们的教育宗旨是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就需要在注重才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大学生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才育和德育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才育和德育结合起来。在才育中渗透德育,有助于学生形成饱满的道德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促进学生的才育,才育也将为学生的德育提供丰厚的知识基础和理性思维能力,使之能够自觉地学习和接受相关的德育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本身要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以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以外,其他课程也应当转变观念,树立“全课程育人”的理念,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从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合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做好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进一步夯实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将课堂教学变成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在巩固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育人功能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自觉肩负起“守渠”责任,从而形成育人合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核心”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四门必修课和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肩负着传授马克思主义学科知识体系,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启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觉悟,引导其接受和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理论信仰,树立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思想政治意识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3]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局面,特别是社会转型推动着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接受与成长都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同时,伴随着全球化的文化传播,西方一些社会思潮,特别是西方价值观打着“普世价值”的旗号借助于网络强势向网络空间、教育领域、青年学生渗透,对青年人的思想观念产生着很大的影响。Limin Bai的研究认为,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刺激了青年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和自身利益的关注,这同时也消解了中国高校传统的政治控制和道德使命[4]。教育部长陈宝生撰文指出:“教育系统是我们党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所谓前沿阵地,就是社会一有什么思想出现,有什么风气,生活方式发生微小的变化,都总是要首先传导到校园,传递到学生。敌对势力对我们的渗透首先选定的是我们教育系统,是校园。总书记讲,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5]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的重大责任,也是赢得青年的关键所在。“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一切事业的继承者。”[6]“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7]要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就要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青年一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反映着青年人的人生目标和人生志向,引领和支配着大学生的精神成长,是青年大学生对未来人生的一种定位、选择、寄托和向往,影响和决定着青年大学生的言行,引导着青年人生的方向。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年轻人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体成长和国家发展、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当代青年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地以所学知识回报社会,主动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实践中,让党和国家放心地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力棒交到年轻人的手中。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着重大责任,特别是作为“核心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明确使命,开拓创新,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载体与手段,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亲和力,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在青年学生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大学生的价值成长,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坚定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为青年学生的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二)创新通识教育课程,发挥通识教育的育人功能

通识教育是目前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向,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关于通识教育出现的原因,台湾中原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黄坤锦曾这样总结,它“是针对于目前的大学教育都专精本行,但是对于一般的教育内容却不太足够。各科系的专门本行, 是各科系的专门教育(Specialized-education), 都研读得很专精单一, 但见木不见林;好像在隧道里面开车, 只看到前面一点,左右则是漆黑茫然”[8]。这种教育模式把人进行工具性培养,为得是培养社会的螺丝钉,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但是这种把人当成工具进行“锻造”的教育模式不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复杂多变、整个社会系统日益紧密勾连的现代社会。因此,突破原有的划地为篱的专业化教学模式,推行通识教育就势在必行。现代通识教育也称为“博雅教育”“文雅教育”“共同教育”,它源自于西方大学,早在1945年,哈佛大学就开始进行以突破专业化教学的学科藩篱、丰富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完善学生人格与道德进步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开启了现代通识教育的先河。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育“完整的人格”,具体包括如下4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 为公民参与做准备;第二,教会学生从文化价值传统的承载和塑造者的角度去认识他们自己;第三, 教会学生以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态度对待现代社会的变迁;第四, 提升学生们对自身言行道德层面的理解能力。”[9]可见,通识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全面的人”,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它要求既要有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的专业性知识,也要提升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各项能力;既要形成健全的人格,又要具备现代公民道德,这样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让个体在社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并成为维系社会和谐稳定和传承文化价值的社会中坚。“在美国,通识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字书写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逻辑和批判思维能力、数理统计和分析能力以及综合推论能力等,而且还要通过理性训练、启发心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和有教养的人。”[10]近年来,中国国内高校也在积极借鉴国外通识教育的做法,打破之前原有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大一大二年级的课程体系,进行以通识教育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改革,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中国国内高等学校在通识教育探索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2017年4月,复旦大学还举行了第三届博雅教育国际研讨会,围绕“博雅教育:理念与实践”主题与国内外同行进行研讨与交流。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既要遵循通识教育的一般规律,也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通识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育“完整的人格”“全面的人”,对于中国高校培育的人才而言,要培育“完整的人格”“全面的人”,除了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以外,也应当包括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目标。因此,通识教育课程也应当肩负起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守好一段渠”的责任,在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启发学生心智、训练学生理性思维、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升学生博雅素养,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也要在这一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决定着通识教育中所要达成的知识素养与能力的服务方向,所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所讲的“德”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它能够对学生的其他各项才能起到统领作用,引领着学生的知识与才能的成长,引领着学生的思想成长,最终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通识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在通识教育中注重主流价值的引领,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浸润到具体的知识与素养教育中去,能够与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互呼应,一显一隐,克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孤岛效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延长到通识教育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让通识教育课程起到辅助、呼应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作用,而不至于将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从而保持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一贯性和一致性,以达到全过程育人、全课程育人、全员育人的目标。

(三)明确专业教育课程的“守渠”责任,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资源

专业教育课程是向大学生传播专业知识、培养大学生能力、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重要课程,在中国以往的高等教育中,由于受到苏联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分科分专业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虽然也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又红又专的人才标准,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课程,轻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认为前者是实的,后者是虚的,因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往往存在着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情况,在实际教学中不仅专业课程教育者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就连学生也在这样一种氛围下轻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成为了不少大学生的“选逃课”“必逃课”,成为其他专业课程的“习题课”,不少学生抱着应付的目的要么直接逃课,要么“身在曹营心在汉”,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完成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听讲率不高、抬头率不高、学习投入度低等现象。这些问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创新的动力所在。但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局限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认为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工作,与其他专业课程无关,这是一种狭隘的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的新思想,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是各门课程包括专业课程在内共同的责任,专业课程也要守好自己的“一段渠”,也要明晰课程肩负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的知识学习和知识体系建构,引领学生的价值观成长。教育部长陈宝生指出:“教育系统有两个生产过程:一个是思想的生产过程,即理论知识的生产过程;一个是人的生产过程。两个生产过程交织在教育战线。第一个过程影响现在、塑造未来;第二个生产过程直接培养未来的接班人、建设者。二者的结合,事关党和国家的未来。所以,教育战线是我们党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基础。从社会情势来看,很多意识形态的错误东西都出自教育战线。”[11]因此,专业课程既要传授专业知识,也要注重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守好课堂的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尤其是许多社会科学类专业课程也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如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传播与主流意识形态不符甚至是相悖的信息,散布蔑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言论,散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立的价值观点,或者打着学术自由、学术研究的旗号贬低马克思主义理论,贩卖西方政治自由主义政治思潮、西方自由主义经济社会学说,使得学生无所适从,不仅不能起到为学生答疑释惑的作用,反而加剧了学生的思想迷惑。正如有学者所言:“一些人以‘价值中立’的态度授课;……还有一些人课堂叙事的素材无可厚非,结论却巧妙地避开主旋律,以质疑大政方针、违背宪法法律、危害国家安全、传播封建迷信、破坏民族团结来收尾。”[12]其在课堂上所传播的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直接对立的信息甚至可能导致学生的立场与价值转向,一旦学生受其所传播的立场和观点的影响,形成了先入为主的立场和观点,就很难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所传递的信息,直接抵消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努力。尤其是过去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以我为主的理论灌输,“过于注重单向性的‘灌输’教育,会让大学生产生一种抵触情绪,甚至造成潜在的逆反心理”[13]。一旦其他课程散布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相悖的信息,就很容易俘获价值立场不稳定、处于易变状态中的学生。“传播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定律:首先进入人们记忆的信息具有先导性和稳定性,后来要改变这个信息,需要花费7倍的努力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第一印象或先入之见是很难改变的”[14]。因此,如果其他课程因散布了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相悖的信息而先入为主地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或者意识形态,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就需要花费更多的努力来试图纠正其立场或者观点,甚至这种努力可能是徒劳的。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当代社会,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念等的形成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也不能寄望于有限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其思想认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形成与发展,决不是单一因素影响与作用的结果,而是持不同价值观的主体,在社会综合化、高度社会化进程中进行比较与选择的产物。”[15]因此,要塑造青年学生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思想观念,就需要社会的合力,而在学校中就需要各门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来协同努力,形成思想政治育人的合力。如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的,“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16]。因此,专业课程也负有思政育人的责任,也要主动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以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此外,专业课程教育中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也有自己的课程优势。就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课程而言,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理论基础。没有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理论基础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理论支撑和科学论证,缺乏认同感和凝聚力。哲学社会科学不等于思想政治工作,但哲学社会科学要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也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17]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所蕴含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决定了其与思想政治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一方面要立足中国发展和中国实际,构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从而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理论优势来辅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从而形成育人和育德合力。就自然科学类专业课程而言,许多自然科学类专业课程由于其课程内容本身的客观真理性和实用性,使得学生易于主动提升学习投入,与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在自然科学类专业课程的讲授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在专业知识讲授中讲授中国科技进步的巨大成就可以激励学生的民族和国家自豪感,提升其爱国热情和增进其奉献国家的理想;讲授中国科技进步中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的专业精神和献身于国家科技进步事业的奉献精神有助于将专业知识信息与中国科技发展进步,与中国的制度优势、道路优势,与党的领导、与马克思主义的道路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联系起来,与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敬业精神、报国精神等联系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浸润到到专业知识讲授中。同时专家学者本身的专业与知识权威性、人格魅力也使得学生易于接受他们所传递的知识与信息,乐于接受他们所传递和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从而引导学生关心国情、增强“四个自信”,使这些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也是高校安身立命之本。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树立“课程思政”的新理念,实现育才和育德的统一,在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发掘其他课程的德育资源,从而构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课程体系,共同助力学生成长,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3]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4]Limin Bai, Monetary Reward Versus the National Ideological Agenda: Career Choice Among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1998, 27: 4,p.525, pp.538-539.

[5]陈宝生.切实加强党对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J].紫光阁,2016(12):32-33.

[6]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4.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8]黄坤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26-37.

[9]吴坚.哈佛大学与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16(2):28-33.

[10]李楠,周建华.中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比较与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4): 147-151.

[11]陈宝生.切实加强党对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J].紫光阁,2016(12):32-33.

[12]陈志强.慕课式思政课?别光顾着赶时髦[N].解放日报,2017-06-27(009).

[13]谭德明,崔泽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灌输走向对话[J].零陵学院学报,2004(8):93-94.

[14]欧阳炜.重大事件报道的快速透明有利于塑造国家形象[J].新闻知识,2009(5):46-47.

[15]刘社欣,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100-103.

[16]毛泽东文集(第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17]杨耕:在思政工作中彰显哲学社会科学作用[N].光明日报,2016-12-13(02).

猜你喜欢
通识专业课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