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02-24 17:42刘薇娜李雪玉
现代教育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工科应用型校企

刘薇娜,李雪玉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4)

一、独立学院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科技革命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大变革。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普及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从工科专业及其对应的工作来看,工科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对口的工作往往和动手操作能力紧密相连[1]。然而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在培养工科类学生时没有根据社会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走向社会发现自己缺乏实际工作能力而出现就业难问题,同时也对用人单位的工作效率造成影响。独立学院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当是既有生产实践能力也具有创新设计能力的工程师,然而现状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如下:

(一)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未适时调整

教育部已明确了600余所高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的办学定位,其中包括全部的260余所独立学院[2]。独立学院走应用型的发展道路,既是国家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3]。大部分独立学院一般是在申办高校的特色专业和优势学科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其培养人才的计划最初是沿用母体的相关专业,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与母体十分相似,导致独立学院的学生与母体高校学生在就业上产生竞争的局面。经过近20年的发展,多数独立院校已有能力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转变办学方向和打造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特色,只有这样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其中专业结构、学分设置、实践与理论课程学时分配等,都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进行调整。

(二)工科应用型教学模式不完善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多样化的“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其中主要模式有翻转课堂和mooc以及由此衍生的app、wechat和qq[4]。当前有的独立学院用mooc等网络课程而取消班级面授课程,让学生仅通过视频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这种做法显然不妥。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工科专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学习不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应当采取在线课程和面对面课程有机结合的方式,才有助于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工科应用型师资队伍组建较为缓慢

高校师资队伍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有效的师资队伍建设是确保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5]。独立院校的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是根据地方和行业技术应用领域的需要,为企业生产培养工科应用技术型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独立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性特征。近年来,我国独立院校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尽力摆脱跟从母体院校的局面,在师资队伍组建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但目前师资队伍组建的状况与培养高素质的工科应用技术型人才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国家教师发展政策更倾向于“985”和“211”等大学,对不同类型院校缺少有针对性的指导。独立院校的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缺少必要的行业专业实践经验。院校层面对教学团队建设重视不够,师资队伍组建的投入力度不大。

(四)工科应用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理想

实践教学基地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瓶颈之一,实践教学对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6]。独立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建设速度慢、不稳定、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首先,宏观政策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并没有对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双方的利益进行有效的保护;第二,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的目标很难一致,教学计划和实践环节不能统一,影响了综合实习的效果;第三,一些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对校外实习缺少应有的认识,消极应对教学任务以减轻自身压力,让学生自主实习。由于这类实习缺少过程指导和监督,会使学生实际锻炼的效果大打折扣。

(五)工科应用型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部分独立院校还没有规范的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考核办法,或者仅流于形式而未落实。通常,把实践教学作为简单的考查课,没有严格的考核要求,学生实践课成绩不合格的很少。这容易造成学生不重视实践课程学习的问题。同时,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监督体系也不完善,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使人才培养的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二、独立学院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

独立学院有明确的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教育体系建设来优化培养模式,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人力资源保障[7]。独立学院可依托母体高校的声誉、办学经验和师资力量等,参考其优势学科的建设是有优势的,但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因此,独立学院在培养工科应用型人才时,应当分析本校工科类学生的自身特点,结合自身优势,理性分析市场和地方区域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设置具有特色的学科专业。同时,加强校企合作,重视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多参与校内外实习、实验设计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

(一)工科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工科应用型人才是一种知识结合技能、工程结合技术的多元型人才。该类型的人才不仅要求技术应用和动手能力强,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即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认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要求专业知识较为全面综合,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独立学院是我国民办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位于培养满足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理论知识层面,首先,工科应用型人才需要知识面宽广,同时又要对某些专业领域有深度的研究;需要具有专业的基础性和应用型的知识;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人文科学及人际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其次,在基础理论达到一定深度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在实践能力层面,不仅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还要有创新精神,擅长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等。在素质层面,工科技术问题的解决既要把科学技术考虑在内,同时又需要结合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和其他社会因素。工科应用型人才不仅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同时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等非专业素养。在产品生产的开发设计、策划管理和创新升级过程中,专业知识技能的运用与个人的非专业素养紧密相关,并对工作的效率产生直接影响。

(二)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独立学院是中国以新模式举办的本科院校,其办学定位是培养工科应用型人才。在培养目标上,应用型人才应注重“一实两创”,即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8]。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学历教育与职业素养的有机结合,在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复合性、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征的基础上,应同时注重提升专业素养[9]。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所区别。与学术型人才注重科学知识和理论研究相比,工科应用型人才更加注重技术知识和技术应用,更注重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更加注重社会市场对职业的需求。因此,独立学院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知识结构层面,应根据行业与职业的发展需要,以技术体系为本位,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交融,构成综合性、先进性和发展性的知识体系;在能力结构层面,培养工科应用型人才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在素质结构层面,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等,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进而扩展知识、增强能力。

三、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高校实践教学,是根据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一个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高校实践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仅在实验室中关注实验过程,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实际的工程项目;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力量不足,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校企合作是破解上述问题的一个有效路径。校企合作能有效促进学校教育资源和企业环境设备资源共享。一方面发挥教学的优势为企业做好职工教育工作,提高企业职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师生能够直接接触生产一线,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体现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统一,有利于提高独立学院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核心是,针对岗位要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产业升级转型提供服务[10]。同时,学校应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广泛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与技术合作,积极探索学校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等主动服务社会的路径。

(一)培育工科类专业特色优势学科

高校应坚持特色发展,特别是独立本科大学,特色不可或缺。以特色参与竞争,以特色谋求发展成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选择。突出特色、提升水平、形成优势,这是办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战略。高校学科建设要明确突出应用型学科方向,规制主导学科专业的发展[11]。上级部门需要从政策层面提出鼓励产学研结合的措施,支持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承担产学结合的任务,在毕业生录用选择政策上给予优惠等。要有指导高校做好产学研工作的具体措施,探索企业与高校双向结合、互利双赢的途径和机制。而且,走产学研校企合作之路,要形成自己的品牌,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强势局面。因此,应当建立学校对外合作的协调机制,搭建开放式的社会服务平台,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开放办学格局。

(二)搭建工科专业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已与长春大成实业集团、长春一机有限公司、长春通用机械厂等多家企业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场地,并能保证学校实践教学的场地、设备设施和师资。而且,校企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工作,让学生较早树立岗位意识,通过企业实习参与工程项目来掌握实践技术。同时,在实践实习中,组建“实验研究小组”[12],即为实习生建立学术研究型的“交互式”项目,由指导教师和对项目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在小范围内开展指导课、督导课和研讨课等。

(三)探索多样化的工科类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是校企共同参与培养过程,培养适应不同单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13]。独立学院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应采取层次合理、机制灵活和开放式的高等教育模式。可通过建立公共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和专业课平台,将课程划分成公共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等板块。独立学院依托优势学科,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凸显对企业发展的服务能力和推动作用。企业也要根据自身优势引导和支持高校的科技开发、人才培养等工作,与高校开展广泛的、深层次的、持久性的合作。该项合作可以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和环境,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生产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可采取成立校企合作班方式,按学校和企业的需要设置课程,所有实践环节在企业进行,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也可通过高校与企业建立教育集团,形成3+2或4+1或2.5+0.5+1模式来培养应用型人才,聘请企业中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作高校兼职教师。再者,可开展国际间校企合作,采取远程教育、高等专项技能培训等多样化教学模式。基于此,高校应与大中型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基地”的长期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资源、实践教学活动得到保证并稳定发展。

(四)制定工科类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机电工程分院与长春凯迪车身制造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连续8年聘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工程师,为本科生开设选修课,结合企业实际讲授利用CATIA软件进行车身造型设计的软件应用课程。在毕业设计中,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以企业汽车设计实际项目为题,完成毕业设计,使学生既巩固了理论和实践知识,又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也可以吸引优秀毕业生,学生也因此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以培养自身的项目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充分体现了高校实践教学的办学特色,符合高校实践教学的办学宗旨,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

(五)加强工科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14]。独立学院应当重视工科类师资建设,不断优化师资结构,树立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办法提高师资水平[15]。校企合作为青年教师创造了更多深入企业提高工程技能的机会,使教师能够亲自接触并了解当前相关领域中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为师资力量的增强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可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将企业项目引入高校进行技术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同时,教师在承担科研任务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可直接用于实践教学。而且,将实际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使课程内容不断更新,增强了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也解决了企业工程技术的实际问题。

(六)完善工科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强化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制定基于过程的教学质量保障措施,严格制定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检测指标,保障教学的科学管理和效果。校企合作是独立学院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但目前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校企合作的不同专业的针对性问题和规范化的流程问题,电子类、计算机类和机械类都属于工科类专业。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人才培养应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计划、控制和反馈的体系,构建并完善独立学院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工科应用型人才可从特色优势学科、校企合作平台、多样化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计划、师资队伍、管理监控体系等方式进行培养。当前,产学研校企合作需要探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共赢模式。面对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科技产业,高校实践教学将逐步引入“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并发展成为面向社会的开放式教育。在不久的将来,独立学院的校企合作定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优势资源利用上、科技成果转化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期待着独立学院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工科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2][4]朱国华,吴兆雪.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逻辑与核心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2017(5): 1-8.

[3]王雯霞.工科大学生职业性向测试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6(9):96-103.

[5][6]夏彪.“读图时代”独立学院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7(1): 82-87.

[7]王文.地方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6):153-157.

[8]杨艳秋,李伟凯.地方高校实习基地建设机制与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7):157-160.

[9]张仲兵,武晓平.当前高职教育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变革路径[J]. 教育与职业,2014(1):8-10.

[10][12]李文国.本科工程类专业“2.5+0.5+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长春光华学院工程类专业为例[J]. 现代教育科学,2017(5):94-100.

[11]张翠英,温卫中.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 (2):154-156.

[13]唐洁.平衡中的突破: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目标与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10(5):50-52.

[14]experimental study group[EB/OL].http://esg.mit.edu/,2014-06-10.

[15]韦鸿鹏,唐新来.独立学院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12(15):15-18.

猜你喜欢
工科应用型校企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