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梅
(安徽省长丰县第一中学,安徽 长丰)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已经成为当前推进新时期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重要环节。高中历史课程自然也不例外。高中历史是我国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其承担着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重任,承载着世界精神文明继承的重担。通过历史学习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提高其人文素养,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中历史课程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在教学中落实这一目标呢?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育教学实践简要地谈一谈个人的体会和认识。
教师是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受其教育教学观念的制约。教师自身核心素养的提高,尤其是正确的教学观及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对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与实施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在当前新课改全面深化的背景下,必须促进教师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我们老师须以“立德树人”为指导,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深刻认识到“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能判断会选择、能理解会反思、能包容会合作、能自律会自主等多种素养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
虽然新课改已经进行了多年,但是深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们老师还是习惯于主导课堂,在课堂上“自导自演”。而学生要么是听老师的教授,要么就是被动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设定的任务。学生拥有有限的学习自主权,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不能获得独立发展。我不禁反思,这样的课堂到底能给学生带来什么?能培养出什么能力呢?我想,要打破这样的局面,首先我们老师必须从思想观念上真正转变过来,紧跟新课改潮流,确立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的教育教学观念。
首先,我们老师必须确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是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所以,老师与学生不再是“缸”与“碗”的关系,我们不能再“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要有“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我们要把学习的选择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的重要作用则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等方面,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其次,老师须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转向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学,培养学生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和能力。目前,在我们的教学中还是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弱化了由知识转化为学科素养和能力的过程。这显然不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我们老师必须扭转“知识本位”的思想,要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协作的能力。因此,我们老师一定要结合本学科特点,在把知识转化、升华为素养和能力上下工夫。
不做“口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教师观念的转变还只是处于思想层面,最后的落实转化还在课堂上。因此要转化落实“核心素养”目标就必须变革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需要我们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和个性,“以学定教”,建构对话、讨论、合作、探究的课堂。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利用、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颠覆原有的传统模式。笔者就此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
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应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而进行,一定要体现“以学生为本”,预设适当且合理的情境或探究问题,给学生创造宽松、开放的施展空间。因此,课前计划不要安排得太详尽,教学设计必须富有弹性,具有充分的应变意识。因为在真实情境中并非完全按照我们的预设进行,而过于细化的课前计划会钳制我们的教学思想,束缚我们的教学行为。故我认为教学设计的重点是了解“学情”、明确教学(或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展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并且我们应努力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根据课堂情境和学生学习的需要适当进行调试,从而为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此外,在设计教学(或学习)目标时,要仔细研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深刻领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反复钻研教材,并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等“学情”,明确本课教学(学习)目标。同时把学习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准备,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教有目标,学有目标。
记得有句教育格言: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并且能够创造。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学生的阅读、思考、分工、合作、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例如,我在把新课的学习目标和预习提纲交给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也要求他们整理出新课的知识结构。上课时,请学生到黑板上展示其整理的知识结构,然后让学生就黑板所展示的进行讨论、更正或补充。这样既能让学生了解新课的主要知识点和学习思路,又能让学生动手参与,培养其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能力。再例如,我们在学习必修一《鸦片战争》(人教版)时,我在课堂上设置了这样一个探究问题:“对于圆明园,有人主张复原重建,有人则反对重建,你赞成哪一种观点呢?请说明理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然后再请各组代表介绍本组的探讨结果。此外,我也曾准备了一些探究活动主题,让学生课后进行小组探究活动。各组通过图书馆、书店、网络等渠道查找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小组内讨论交流,形成本组研究报告;最后在课堂上进行主题交流,由各组代表介绍本组研究成果。在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中,不管是课堂上的还是课后的探究活动,我作为老师只需适时地加以引导或总结,并对学生的相关见解进行鼓励性的点评。这样的学习体验是学生自主性发展,成为独立探究者、团队合作者、自我管理者和有效参与者的一个过程,既发展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又提高了其自主能力、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
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本人尽量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以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索精神。例如,利用创设的情境导入新课。在学习必修一《抗日战争》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假如某电视台要举办一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周年”的节目,邀请你作为嘉宾,那么你会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这段历史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他们看书的看书、讨论的讨论,很是积极。这样,在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中使学生既掌握了本课知识结构,又发展了思维,提升了能力素养。
当然,在条件允许时,我们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基于真实情境的体验活动,比如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这样既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感知历史,又能深化情感价值观教育,陶冶学生情操。
此外,我们历史学科中还有关于音乐、美术、文学等内容,这些我们都可以尝试着与相关学科老师进行合作,开展更多的跨学科主题探究式活动。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曾遭遇过这样的尴尬:在学习完《抗日战争》这一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后活动:以“珍爱和平,以史为鉴”为主题办一次墙报展示。我对学生说,你认为需要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和展示呢?课后查找一些相关资料,一周后我们把资料收集起来,再进行筛选、整理和墙报展示。当时学生的热情都很高涨,在下面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了,我的心里也难掩兴奋。然而,一周后验收成果时,却让我大失所望。我所教的三个班级中,只有两三位学生准备了资料,其他学生都没有。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想,长久以来学生似乎习惯了被动接受,对老师形成了依赖,因而滋生懒惰。另外,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上学就是为了考大学,带有很强的功利心理。因而对于这样的课外活动总认为是浪费时间,不愿去弄,懒得去弄。这种懒惰和功利心理是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的,更不利于学生能力素养的养成。因此,新时期的课程改革,不仅仅需要我们老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和方式,也亟须学生转变观念和学习方式,要让学生真正地明确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学习不只是为了“成绩”,更是为了“成长”。
在笔者学校的每一间教室的墙壁上都曾贴着一幅“学习金字塔”的图,它用数字形式形象地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的多少。据“学习金字塔”显示:
在塔尖,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或“演示”,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它的提出者美国学者、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认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由学习金字塔的内容可以看出: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果大不一样。因此,学生要努力转变学习方法,要由被动听到主动学,要多种器官综合使用,要耳、眼、脑、口、手并用,要大力提倡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并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动手操作,在参与中掌握知识,生成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以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总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促使我们一线历史老师必须不断更新观念、提升专业水平及能力,在教学中不断渗透,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任重而道远,我将与广大老师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