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慧慧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临沭街道第二小学)
单元整体教学并不是新时代的产物,这一概念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曾被提出,并自那以后不断发展和创新。在如今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单元整体教学再一次回归到人的整体发展这一初衷上来,以适应当前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但是目前来看小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以及具体教学方法在师生当中还没有得到推广,实际的教学效果也一般,但是大部分教师已经开始积极地研究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并在不断地尝试和实践,希望以此促进小学语文的教学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不会去考虑每个单元内部各个课文之间的联系,学生当然也不会去思考这其中的关系,这种缺乏整体性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困难重重,也会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缺乏整体性,在素质教育推广以来,小学语文每个单元都进行了重新排版,使得每个单元的文章都具有一定的联系,这时教师就要从单元的整体角度出发,注重单元内部的联系,为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教学。
例如,在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三组课文中,就分别是《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和《北京亮起来了》,仅仅从题目就可以看出这一组课文讲的都是各地的风景和民俗,当对文章进行研读之后也可以发现类似的语句,如《日月潭》中的“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和《葡萄沟》中的“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虽然这两段话的句式、内容都不一样,但是可以很明确地知道这两段话都是对景点的基本介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将这两段话联系起来,那么一定能使学生对景点的描述能力有所提高。
在各个阶段的教学当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这种现象更为严重,教师通常会认为学生年龄比较小,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只会一遍一遍地为学生讲解,而学生也只是一遍一遍地被动接受,学习效率很低,当然学生也没有很大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就要善于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比如说,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四组的课文时,可以发现这组课文全都是外国文献巨著,包括《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和《鲁滨孙漂流记》,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自行阅读这组课文并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注意分析对比这组课文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自行讨论国外作家各自的写作特点,这样的教学模式将课堂的时间充分留给了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进行思考,而教师只是课堂的参与者,只负责在关键时候为学生答疑解惑,并且这样的教学也可以让学生在对整个单元的自主学习中建立学习系统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师恰当开展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提高学习过程的系统性,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类比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六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时,可以发现该组课文都是对人物的描写,但是又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学生对其加以研究,其中“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是对少年闰土的描写,尽管过去多年,作者对幼年时期玩伴的印象依然刻画在脑海之中,深刻地说明了对闰土的怀念,而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作者对鲁迅的描写是“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着重表达的是鲁迅对车夫的心疼,这两篇文章虽然都是对人物的描写,但是想要突出的主旨却是不一样的,这些是需要学生分析,教师要在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
目前来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在教育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可是尽管如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真正实践却并不尽如人意,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和试用,而且也没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教师以此为借鉴,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让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在学生的学习之中真正发挥作用,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1]朱燕琴.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5(a3):40.
[2]胡胜莲.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2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