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镇海区实验幼儿园 浙江宁波 315202)
游戏对成人来说就是玩,玩游戏时,我们是主动的,愉悦的,自由的。游戏中的儿童同样如此。儿童时刻在游戏中,婴儿时玩手指玩脚丫,长大了吃饭玩勺子饭粒,洗手玩肥皂玩水,走路踢石子跳台阶,所以说游戏是儿童的游戏,儿童是游戏着的儿童。然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少子化家庭普遍、虚拟化手机游戏的出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功利性教育,使儿童游戏缺失了空间、时间、同伴、玩具,让游戏的幸福渐渐远离儿童。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这是每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最耳熟能详的。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深入学习与贯彻,我们越来越明确到:游戏和学习不是对立的,儿童的学习不是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在于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情感体验,经验习得。
游戏的新改变从2014年开始,尤其是以山东利津、浙江安吉的游戏模式为我们作出了示范,提倡教师要有游戏精神,尊重儿童,会和孩子一起玩;儿童是在游戏中获得经验的,游戏活动就是学习活动。基于“游戏=学习”的理念,我们展开了真游戏的实践探索——打造幼儿的游戏场。
调整死板过细的作息时间,把上午的十一个环节合并为六个块面,保证每天有1—2次连续45分钟以上的时间开展自主游戏,将集体教学由每天上午的两次过渡为一次,主题教学上时间、内容留白,保证教师能在半日活动中有机安排幼儿的自主游戏。
将集中摆放的桌椅分散到各个角落,围绕两点展开创意设计,一是容纳全体幼儿进入,区角开放独立、部分形成互动,二是让幼儿参与讨论、自主投票“我喜欢的活动区”。利用玩具橱柜的纵横摆放、吊饰垂挂的隐性分割、地面材料的可变收纳,区角完成了适合幼儿游戏的重新布局。
充分利用走廊、门厅、多功能厅等室内环境设置了混班式公共区角——包括骆驼桥、巧虎之家的角色情境和美食一条街的生活情境,通过小医院、小超市、美发屋、小剧场、小邮局等角色扮演、现场美食制作、食物贩卖等体验交往、流通与分享。
这样的游戏环境有利于引发幼儿多种经验、支持幼儿间的互动,幼儿可自主选择个别化学习与游戏内容,在与材料和同伴互动的过程中直接感知、实际操作,获得积极的情感与认知体验。
把区角活动的内容与规则化为图片情景、以标识牌、服饰暗示游戏角色的分配、游戏任务要求,以绘画、照片等为幼儿表征玩具材料的使用步骤,让幼儿依据形象化的图示支架来自主游戏。打破了以集体教学为课程组织形式的唯一模式,多元学习方式、丰富的操作材料使幼儿的学习游戏具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幼儿园的运动环境不再是塑胶跑道+大型玩具,改造灌木丛为便于幼儿随时出入的天然草坪、鹅卵石路面、户外防腐木地板,堆建小土坡和小山洞,在树上悬挂绳梯,在泥地里扔几块砖放轮胎,让儿童有机会亲近自然;改造沙水池、打水井、添加水车,增设竹架、筛子、水桶、水管等激发玩耍的兴趣和内容;添置木质长凳、小木屋、洗手池等,满足幼儿户外活动中游戏、休息、清洁等的多功能需要。
通过年龄段游戏作息错时,活动场地交叉,例如:晨间活动时小班在室内自主区域游戏,中大班则在户外体育锻炼;减少场地空置,增加户外场地的使用率。研发多种运动材料——竹梯、木板、轮胎、油桶、木桩、木块等的组合锻炼走跑跳等大肌肉动作发展、增加运动的挑战性和创造性。
归纳出教师组织指导幼儿户外运动的“五个关注”:关注幼儿安全,即游戏器械安全、运动中的人身安全;关注幼儿情绪状态与变化;关注幼儿动作发展,挑战性动作的正确性、运动器材搭配的创造性;关注幼儿社会交往,对小班进一步扶,中大班退一步等;关注保育细节,即出汗量、饮水量、饮食、午睡。
将园所户外场地构建为十大户外游戏区域:玩沙、玩水、娃娃家、野战区、迷失森林、木制积木、PPR管、轻砖建构、涂鸦区、野餐区等,游戏时间3名保教人员同时进班,平行班6个班级混班游戏的模式展开。在固定时间段通过校园音响播放设定音乐、语言来提示游戏的开始与结束,全体大班幼儿自主选择一个游戏区域佩戴挂牌到相应的场地活动,每个区域固定有一名教师定点指导,包括材料提供、内容按月预设与更新、过程中的个别化指导、游戏评价,保证同一区域游戏进程的连续性和教育价值;整个场地同时有2名教师巡回引导,6名保育老师提供生活护理,确保游戏开展的安全与均衡。户外十大区域成为在园儿童流连忘返的场所,游戏对于儿童的魅力正在于此。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指出:“游戏材料和幼儿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关系,也就是说,材料的种类特点能刺激幼儿的行为方式,而幼儿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对材料的操作方式”。通过理论与思辨,我们逐步理解材料的投放应“基于兴趣、满足需要、激发挑战”,应有助于引发创造性地迁移经验,推动游戏的发展;关注指导儿童自己制定区角计划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和材料;鼓励儿童用自己的表征通过绘图制作、亲子访谈、表格统计、表演讲述等来展示游戏的过程。正是这样,逐步将教师高控的假游戏转化为幼儿真正自主的真游戏,努力把玩什么、怎么玩、与谁一起玩的权利还给幼儿。
深入开展幼儿游戏,更在于学会与幼儿对话,在于破解难题“学会观察研究游戏中的孩子”。我们的目标是:从看到了什么——走向看懂了什么——逐步明白该做些什么,小步递进获得专业成长。坚守游戏精神,让它成为贯穿幼儿教育的灵魂,需要我们拥有一颗童心,保持一份童趣;需要我们给孩子一份互助、合作、学习的自由与空间;需要我们追随儿童的需求,提供适宜的游戏支持;让幼儿园真正成为童年健康生活与快乐成长的乐园和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