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分类发展的路径研究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8-02-24 15:41鲁伟伟王方霞
现代教育论丛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水平双一流一流

鲁伟伟 王方霞

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意见》《广东省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提升广东省各类高等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11月11日-12日在广东省韶关学院召开,约260名专家、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会议。

大会正式开始之前,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教授的精彩致辞,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面对广东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他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思问题和研究的课题:第一,如何厘清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思路;第二,理工科高校如何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发展;第三,新工科的概念虽已提出两年,但对它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应如何深入研究广东特色新工科发展模式特征和路径;第四,教师培养是基础是关键,传统师范教育进行改革,提倡“新师范”,新在哪里?第五,广东省一流高职建设已经两年,2018年将面临中期检查 ,如何继续推进一流高职建设;第六,高校中的专业评估如何实施并服务新一轮高考改革;第七,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创新不足,质量不高,如何解决?魏教授站在全省高等教育发展的高度,倡导高等教育研究者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研究,更好地促进广东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清华大学史静寰教授给大会作主旨报告。史教授从全球化的视角分析“双一流建设”的国际背景与时代挑战。史教授还提到,建设“双一流”大学除了硬件、软件建设之外,还有“心件”建设,其“心件”建设更多指的是价值、理念和追求,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除了让学生具备硬知识和软技能,还要具备核心价值观与目标追求。同时她还提到了全球范围内存在学习危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4年提出:“当前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虽然教育日见发达,但存在“学习危机”(Learning crisis),很多国家和地区仍未能建立有效支持学习的教育系统。”最后,她提到教育是改变人的活动,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没有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就没有大学的教育质量,也没有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从改革大学的教学过程开始,从改善课堂中的教与学做起。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要做有高度、有深度和有温度的教育。

大会接下来的报告和交流讨论,聚焦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分类发展研究,具体围绕高校的三大类型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一、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与发展

“高水平大学”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于2000年以来被社会媒体、高教界和学界普遍沿用。何谓高水平大学?纵观有关文献,至今没有形成统一而权威的概念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世界一流大学一定是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目标是一流大学建设。目前,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省相继投入巨资启动了高水平大学建设,近百所高等学校进入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行列。为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为服务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新力量,至今广东高等教育形成了“777”建设矩阵,即7所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7所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高校和7所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围绕如何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与发展的议题,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交流。

(一)办学特色,扎根中国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这一重要论断揭示了要办好“中国特色”的高校必须扎根中国文化传统,在吸收、融合、提升中华文化优秀资源的基础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

文化传统对建设一流世界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具有重要意义,华南师范大学卢晓中教授在报告中强调扎根中国文化办大学。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大学有其发展历史,而这个发展历史与国家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在大学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伴随着国家发展、社会变迁,大学制度、大学体系、大学文化等在这个国家落地生根,并逐渐积淀和演变为大学的文化传统基因。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中,一方面应该倍加珍惜大学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另一方面需要对一些不合时宜的历史传统根据时代发展需要进行改造,赋予时代的内涵,这便是大学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创新。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大学文化,一流学科必须要有一流的学科文化。“双一流建设”必须有文化的承载,有文化的底蕴。一所大学仅有某些学术数字指标的“一流”,而没有将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作为“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价值并切实做到以高水平的科研来支撑一流人才培养,这种所谓的“一流”只会是“失去灵魂的卓越”。

(二)立德树人,校企协同育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曾峥教授提出了一种政校企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其操作是建设产业学院,实行双学院制,把四年的培养有一年时间放在产业学院,强化产教融合。韶关学院黄德群教授提出了基于“工作室”制的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该模式将工作制、学分制、产业孵化基地、数字化研究中心和教育现代化研究基地融合为一体,构建校企合作、优势互补、项目共建、成果共享和利益共赢的人才培养共同体,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和产学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两种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强调遵循应用型本科专业的教学特点,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岗位需求更趋一致,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满足行业和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还有与会代表指出,构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教学理论与实践、科研密切结合,校内培养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三)学科建设,厘清四对关系

与会代表非常关注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战略和政策,学者们围绕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学科与非一流学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以及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

卢晓中教授指出,世界一流大学既与一流学科的数量多少有关,同时也与一流学科质量有关,许多情况下,大学与其将一流学科的量做多,不如将其质做优,那么,如何选择做优的学科呢?卢晓中教授还指出,大学首先应选择那些既满足和适应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又反映学校发展特色和优势的学科重点建设,同时,注意从交叉学科、综合学科、新兴学科的角度来寻求学科发展的新生长点。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单元,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也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许多与会代表提出高水平大学需要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健全学科生态体系,带动一流大学乃至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在一流学科与非一流学科的关系方面,卢晓中教授指出高校学科建设应尊重学科发展规律,着重把重点学科、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同时,也应该关注非一流学科和弱势学科的发展。对待非一流学科和弱势学科需持更多的包容态度,保障其基本生存资源,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急功近利。加强弱势学科与优势学科的交叉融通创新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学科生态系统,这样才有利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

与会代表曹雪琴提出要正确处理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联动关系,指出一流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础和质量的重要保障,研究生培养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撑和重要动力来源,一流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互为依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改变,大学学科的建设也已产生了新的规制,现代大学的学科建设必须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相统一,学科的建设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创新,而人才则是学科知识的终极来源,一流的学科着力于一流的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科学研究推动知识的生产与创新,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又为一流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暨南大学方丽教授指出,学科、专业是高等学校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学科建设有利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强调培养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与专业建设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一致。学科建设依托于基地,而基地建设又是专业建设的重要部分,学科建设的载体是科研项目,而科研项目是积累资金、积累人才、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而这又与专业建设的产、学、研结合,提高教师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相关。因此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要推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有机结合,推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整合和统一。

(四)国际视野,中外合作办学

与会代表梁萍萍助理研究员介绍了中山大学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共同组建的中法核工程和技术学院。该学院充分引进法国核能工程师的培养理念、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中方教师学习、消化、吸收法国工程师精英教育的精髓,并与我国高等教育的体系和优势结合,最终形成适合我国的民用核工业领域高端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国际一流的核能技术研发和管理人才创造条件。曾峥教授介绍了佛山科技技术学院的国际合作经验,学校一直在不断加大中德、中加合作,旨在打造全球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中心。在本次大会开幕式上,举行了韶关学院中英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成立的揭牌仪式,展示了广东地方院校在推进国际交流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

中外合作办学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多样化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跨境教育在我国的主要实现形式。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学习借鉴国外高等院校的成功经验,并将之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从而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重视高等学校的国际化建设,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先进办学理念、优质资源,可以助力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2017年,广东经过教育部最新审核通过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含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共有8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7个,中外合作办学取得新的进展。

二、省市共建本科高校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加强地方本科院校建设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主要任务,是我国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末提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以来,现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2015年11月,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有条件的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思想和转型思路。在政策的引导下,地方本科院校积极部署转型战略,会议代表围绕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的路径建设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一)紧跟国家政策,明确转型方向

2014年6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2015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015年11月《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特别提到“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可见,“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已成为国家战略,具有强烈的政府主导特征。2016年6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开创性提出省市共建地方本科高校的新思路。 “省市共建”强化了省政府和地市政府对地方高校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同时也明确了地方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的责任和任务。

(二)加强顶层设计,规划转型战略

清华大学史静寰教授提及,卡内基-梅隆大学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成为二战以后唯一一所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其主要原因就是战略规划大师理查德·萨特任校长并制定了学校战略规划,“把学校的发展掌握在自己手中”。制定院校转型战略规划应该注意:第一,明确并发展学校的比较优势;第二,评估未来,设定目标;第三,设计实现目标的路径方法;第四,形成共同的组织利益和认识,使组织内的所有成员都认同并分享。高校制定学校规划对外必须依据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与贡献,形成目标基础,对内必须协调内部各利益主体关系,达成共识。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规划学校应用转型战略,促进学校应用转型。史教授还指出,院校转型要考虑自身的条件,如压力(动力),约束性(支持性),清晰认识外在环境及需求的变化;认清国内外环境大势,学校服务地区(本省或地区)的中势以及学校自身所在地的具体情势,顺势而为,借力发展。抓住转型的时机,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事半功倍;抓住当地制定规划、产业兴起或结构调整、行政班子或环境变化、学校建设的重要的关键期。利用本身已有的转型基础,如学校的已有条件、优势与特色、发展方向等,同时还要规划本校转型的目标与战略,制定转型的策略与任务。

(三)共建多方联盟,强化转型发展

韶关学院向爱国处长指出地方本科高校的省市共建,一是瞄准需求,科学定位,科学定策。要解决好省市共建顶天立地、越位缺位、绩效保障等问题。二是实现交融,指向区域的转型定位与产业对接。三是共建联盟,强化“政、校、所、地”的多方参与。如政府搭台,学校唱戏;校地(校企)共建,落实多主体责任。四是分类指导,构建科学、合理、适用的监督评价体系。

以高校为核心共建联盟,强调“政、校、所、地”的多方参与,意味着高校从教学场所到管理方式的创新与变革。首先,在教学场所方面,校企、校所参与共建产学研孵化平台及技术研发基地,延伸了传统课堂的物理空间,使传统讲授教学转向应用型的实践教学,而网络与智能技术的参与极大地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手段和形式,带来教育理念的全域更新。其次在管理方式方面,共建联盟促使高校从封闭的办学环境向开放、弹性转化,促进人、事、财等资源要素以市场为主导向灵活配置,打破日益僵化陈旧的体制机制桎梏。最后,共建联盟将促使地方高校根据自身办学优势与特色、所处区域发展水平、产业类型布局以及交通地理位置等因素,积极探索推进学科专业删并改革、人才培养目标、科技服务转化等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对接,形成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四)重塑大学文化,引领转型创新

肇庆学院陈锡坚研究员指出,大学文化建设与学校的转型发展比较密切,文化是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校应用型科学研究的重要指南,是实现学校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引领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以文化的转型引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首先需要秉承理念文化的核心,培育应用性学科文化,创新教学文化的内容,重视质量文化建设,开拓众创文化新局面,扩大校园文化的品牌影响力,重视环境文化、书院文化、社团文化建设,弘扬地域文化的特色价值。大学文化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灵魂,当前高校转型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大学文化属性的转型。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假如大学里缺少人间精神活动的背景,只讲书本,不讲哲学;只做实验,不研究理论;只叙述事实,而没有理论概括;只有学术的方法训练,而精神贫困;那么这样的大学必定是个贫瘠的大学。”南开大学原校长母国光院士认为:“办大学最重要的是就是办一个氛围。”

三、一流高职院校建设与高职教育创新发展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第一次在政策层面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职业院校的目标,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改革先行者,广东在全国率先启动一流高职院校建设,拟建设15所左右全国一流、世界有影响的高职院校。爱默生曾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秘诀。”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信息化时代,“一流”高职院校的建设离不开自信之源,高职院校理应树立自信、打造品牌,争创“一流”。2017年7月15日,《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出台,报告中在肯定高职院校发展的同时,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发展自信缺失”,为此,与会代表们在会议上积极倡议高职院校应该自信发展。

(一)明确办学理念,树立高职之信

陈晓静教授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紧贴“广东教育强市”建设和珠海产业发展需求,确立“三元互动、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求精求强、服务特区”的办学理念。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戚洪娜老师提出,高职院校要秉承“以质量特色立校、以学生成才为本”的办学理念。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周胜保所长提出应该树立以生为本、以质立校、工学并举、崇尚实用为办学理念。学校定位清晰,办学目标明确,树立自信发展之路是争创一流高职的发展基石。办学理念作为高职院校的精神支柱,对一流高职办学思想、前进方向,具有基础性、引领性、导向性的作用。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赖星华副研究员在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发展不自信的缘由后,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发展自信的策略。首先要找到发展自信的支撑点,正确理解自信与办学条件的关系,建立精神自信;以高职教育“类型说”为基础,建立理论自信,增强对高职院校功能独到之处的认识,建立文化自信。其次应该明确发展自信的方向标,实事求是,建立发展目标自信;以“一流”为指引,不断调整方向,建立发展道路自信。最后选择发展自信的行动策略,选取提振自信的领域,形成特色办学的思路,采取发展自信的措施。

(二)坚持以生为本,创新培养模式

在工业4.0时代和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化能力显著增强,高职院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今时代的发展需求,坚持特色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的决胜之路。会议中,与会代表提出了各种人才培养模式。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周胜保所长指出高职院校必须“以学生为本”,坚持为学生服务,满足学生的需求,推进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成人一个也不能少。陈晓静教授介绍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他们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探索双三元(“政校企、行校企”)人才培养模式,即从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和特点出发,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切入点,在政府支持下,与行业协会、企业及社会组织共建面向行业、产业的职业教育集团,创新校企合作方式,推进产教融合,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罗桂城讲师指出,强调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企业当前所需要的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陈碧凤主任提出了校企合作的基本模式包括:顶岗实习,教师企业实践,现代学徒制,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培养,学工交替,横向项目合作,订单式培养和在职培训等。校企合作模式多种多样,学校应该根据国家政策、行业发展、企业需要、专业方向等方面来确定。

(三)加快创新驱动,优化专业布局

专业是高职院校育人的基本单位和载体,亦是所有教育改革的切入口。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进一步规范和引导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发展,扩大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自主权,建立了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基于此政策,各高职院校积极进行专业设置创新,优化专业布局。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伍有才讲师提出,高水平专业建设是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创建全国一流、 世界有影响的高职院校的基本前提,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四大重点建设任务之一,创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构建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创新驱动机制势在必行。具体策略包括:做好专业建设的优化布局是前提;坚持“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企业需求转”的理念;建立产教融合的专业内涵建设机制是关键;建立“ 三位一体” 教育教学创新驱动机制是动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常态;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重点;推进强师工程建设是保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是方向。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张等菊教授提出高职院校专业应加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切性程度,具体做法:建构院校专业设置中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建立专业认证组织,开展导向性专业评价,依据区域产业经济的适切性,建立专业设置的“正负面清单”制度。

(四)创建校园文化,弘扬工匠精神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肖坤教授提到,2300多年前的墨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大众教育家,墨子思想蕴含着职业教育的理论,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文化根基,各高职院校应自觉实践墨子工匠精神,创建墨子工匠精神为核心的特色文化,并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她指出一流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一流的技术技能人才,研发一流的技术成果,做出一流的社会服务。要实现一流高职院校建设,除了调整与升级专业外,还要以平台为抓手,以项目为纽带,校内外人员基于项目组成团队,开展技术研发、教育教学、师资培养培训等,既有利于提高技术研发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教师双师素质。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大学展现个性的重要标志。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叶华老师指出,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采取“错层”推进,塑造文化底韵,以“四风”建设(作风、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文化,利用文化再造,做好规划,突显职业特色,营造全方位立体式校园文化氛围。

四、结语

闭幕式上分论坛的主持人总结汇报了各组的会议研讨成果。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华南师范大学刘志文教授致闭幕词。指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要正本清源,回归文化,探寻大学之道。中国4千年前就在办大学,就在思考大学,写下了《大学》这部经典。《大学》篇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揭示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永恒目标是“止于至善”,具体目标是“亲民”,更进一步说是“新民”。 一流大学建设也要强调以“正心”为本。什么是正心?正心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如果大学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做最好的自己,那这所大学就是最好的大学,就是高水平大学;如果大学一直在努力的做最好的自己,那就是未来最好的大学和高水平的大学。总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流本科大学建设、一流高职院校建设没有捷径可走,各类型各层次的高校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属于自身发展的一流学校建设的大道。

猜你喜欢
高水平双一流一流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