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现代英语时期英国文学作品的词汇及其语法特征

2018-02-24 14:46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古双重莎士比亚

李 丹

(武汉工程大学 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

我们将公元1500至1700年称之为早期现代英语时期,而这一时期基本是与文艺复兴相重合的。相比于中古时期(1150-1500年)的英语,这一时期的英语更加贴近于现代英语,其在词汇、语法的使用上已经摆脱了中古时期的晦涩难懂,更加直观。但是,现代英语时期的英语也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而这种特色也在诸多的文学作品中反映了出来。笔者挑选了希伯尼与莎士比亚这两位代表性的作家,利用这二者的文学作品片段来对这一时期的英语词汇、语法等进行简单的剖析。

一、早期现代英语时期英国文学作品的词汇特征

15世纪,由于新思想的出现,人们对于教皇等专制权力的抗争,对民主与自由的渴望,以及文学创作环境的宽松,使得这一时期有大量的文学作品问世。不管是歌颂爱情,嘲讽现实,讽刺权力或者是渴望自由,都能够成为文学家创作的主题[1]。这一时期的语言处于朝气蓬勃的时代,语言的可塑性强,曲折形式逐渐消亡,英语语言向着更加简洁、规范和通用的方向发展。英语的词汇摒弃了较为复杂的中古特征,词汇的使用更加标准和统一。

(一)新旧形式的交叉运用

十五世纪的英语里,偶尔会出现动词第三人称现在式-s结尾的形式,十六世纪书面语中用这种形式结尾的动词大增。乔叟的著作里就用这一形式的,如:telleth,giveth,saith,doth等等。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我们也不难找到新旧形式的“共存”。

在《威尼斯商人》中有这样一段话:It droppeth as the gentle rain from heaven. Upon the place beneath.It is twice blest: It blesseth him that gives, and him that takes. 以上几句中,两处使用旧体-eth结尾,两处使用-s结尾。另外,新体“is”与旧体“ish”,新体“are”与旧体“art”等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也屡见不鲜。除此以外,旧体的人称代词thou、thy、thee和新体的人称代词ye、your、you,在文学作品中也经常被交替使用。

(二)外来词的引用

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英语词汇的运用相对丰富起来,包括拉丁语、希腊语、法语以及西班牙语的使用。莎士比亚作品中就有很多拉丁语的引用,如:《奥赛罗》戏剧“和解”一场中accommodation来自拉丁语accomodationem,《仲夏夜之梦》“预谋”一场中premeditated来自拉丁语prameditare。除此以外,fallacy(谬论),attack(进玫),dessert(饭后甜食),mimic(模仿)等法语词,以及isolate(孤立),concer(音乐会),motto(座右铭)等意大利词也相继在英语文学作品中使用。

(三)连字符的使用

连字符是英文中常见的一种标点符号,常用于把两个不同词性单词或词素连接起来,构成新的复合词。这种表达更为简洁、自由,为英语语言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用“New-come from Padua”,“new”+“come””做复合形容词,表示“新来的”。《奥赛罗》中“O,beware,my lord,of jealousy! It is the green-eyed monster, which dothmock the meat it feeds on”,用 green-eyed来形容monster. 这些连字符的使用,使得词语的运用更加灵活,使作品更通俗易懂,更形象。

二、早期现代英语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的语法特点

在语法方面,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不再是追求中古时期的晦涩难懂,辞藻华丽,也不再是以语法的规范与正确为唯一表达标准,而是变得更加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语法的表达更加自然、简明、实用[2]。曲折式表达被取代,语法结构呈现出平顺性特征。其语言的表达更加倾向于自由与日常,不再是追求句子的对仗工整。当然,这一时期的语法转变很大一部分也是受到了新思想浪潮的影响,人们更加地追求自由和天性,追求精神的解放与灵魂的自由。

(一)词性转换的灵活性

“文艺复兴”运动使早期现代英语相对而言具有更大“可塑性”,各种词类可以互换使用:形容词可以用作副词、名词,也可用作动词,名词可以作动词使用等。如:“It is most meet we arm us’gainst the foe”(选自莎士比亚戏剧Macbeth);“For he is footed in this land already”(选自莎士比亚戏剧The Life of King Henry the Fifth)。其中meet在句中做形容词使用,而footed则是名词做动词使用。

(二)句式表达的多样性

早期现代英语中,肯定句、一般疑问句也有多种表达方式。莎士比亚的The Life of King Henry the Fifth中,就出现了以下多种形式的一般疑问句:

(1)And shall our quick blood, spirited with wine, seem forsty?

(2)Why, so didst thou, come they of noble family?

(3)We shall have my noble?

(4)Kath, I cannot tell wat is dat.

K. Hen. No, Kate?

以上四句一般疑问句,分别使用了助动词放句首(1)、行为动词放句首(2)、陈述语序表疑问(3) 以及单个词或词组表疑问的形式来提问(4)。

肯定句的动词表达形式也较为灵活,既有直接使用行为动词的形式,也有使用“助动词+动词”的形式。如:

(1)The strawberry grows underneath the nettle.

(2)For God doth know how many now in health.

(3)Have steep’d their galls in honey, and do serve you.

(三)双重结构的使用

早期英国文学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双重结构的使用。所谓双重结构,即某一个句子成分进行强化,表达形式多样化,包含双重比较级、最高级,双重否定等。如:How much more elder art thou than thylooks”(《威尼斯商人》)与双重最高级“this wasthe most unkindest cut of all”(《裘利斯· 凯撒》)两句中,我们看到了“more elder”和“the most unkindest”用到了双重比较级和最高级,不仅强调了句子意思,也加强了语气、丰富作品的语言表达。

双重否定在早期现代英语中,是为了强调语气的作用,其意思依然表示否定。如:《哈姆莱特》“Nor do notsaw the air too much with your hand”一句,卞之琳先生译:“千万不要老是用手把空气劈来劈去”,朱生豪先生则译:“不要老是把你的手在空中这么摇挥”[3]。这个“千万不要”“老是”实际上是强调否定的意思。这个和现代英语中的用法有一定区别。

三、结语

在早期现代英语时期,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已经与中古时期有了较大的变化,不管是在词汇的应用上还是在语法的表达上,都更加地接近现代英语的表达形式。我们要想更为深入地去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就必须要对语言的特征进行总结,通过语言这一最直观的媒介去探索与发现。

猜你喜欢
中古双重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素描)
“Atelier Ting亭”中古家居体验空间改造设计
向威廉·莎士比亚致敬
化解“双重目标”之困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行政法上的双重尊重
论中古时期佛教类书的编纂
新出文献与中古文学史的书写和建构
台湾地区莎士比亚研究的一点启发与反思——读《从纯真年代到理论年代:检视国内莎士比亚研究的硕博士论文》一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