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振华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使得全体中国人民在不同方面都获益匪浅,但市场经济对“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一方面,他们的自主自立意识逐渐增强,思维灵活、锐意进取,努力使自己与时代接轨。另一方面也诱导出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不良价值取向。一部分大学生错将“发扬个性”理解为“充分利己”,逐渐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追求标新立异,不愿承担社会责任,推崇个人本位价值观。
西方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给“90后”青年学生价值判断提供了新的“温床”。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西方与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价值观不断发生着交流和碰撞。现代文明以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姿态强势冲击着中国传统单一性的价值观。而“90后”大学生尚处于不成熟阶段,价值观也正处于形成期,对新生事物辨别力不够,容易不加筛选地接受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导致传统价值观和共产主义价值观在一些大学生心中发生动摇。
近几年来,在校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有些高校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不够深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和客观实际相背离,教育者只能跟在学生后面被动地消除不利影响。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已过时,思想政治教育还停留在灌输式的课堂教育阶段,内容千篇一律、单调乏味、呆板陈旧,理论与实践无法协调统一,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
20世纪末至今,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和全球化浪潮影响到“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信息纷繁芜杂,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不利影响。网络世界的虚拟性诱使很多大学生借助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90后”大学生虽然成长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但受应试教育影响,这些孩子从小开始就一直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远离社会现实,很少有机会切身体会时代和国家的发展变化。当他们跨入象牙塔后,不少人就产生了松懈的态度,对自己的要求逐渐放松。
“90后”大学生大都为独生子女,从小的独尊享受使他们经常处于“人人为我”的优越感之中,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集体与奉献意识淡薄。现如今“90后”大学生有较强的个性,知识丰富,但思想觉悟较低,很少有理性思考,这就影响了他们价值观选择的平稳性。
应该积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作用,并将其贯穿到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各个程序和环节中。首先,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统领作用,统一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其次,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激励大学生积极进取,艰苦奋斗,为理想信念不懈努力。再次,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与集体意识,号召大学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做到有作为、能担当、愿奉献,积极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最后,要唱响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主旋律,引导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改革创新意识,敢于探索与尝试。
校园文化是指在整个学校范围内,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所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创造及参与对象范围包括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广大老师、学生,以及其他教职员工。校园文化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提供积极有利的环境。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教育形式。为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成果,助推其对青年学生的有利影响,我们必须秉承“立足主流,顺应潮流”的原则,一方面要发挥社会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把校园文化建设与科教兴国战略实施、高校改革与发展、大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紧密结合,将目标定位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另一方面,要以博大宽广的胸襟,海纳百川的精神容纳和吸收非主流文化,考虑大学生不断变化的兴趣与诉求,顺应时代潮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与内容,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其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并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文化影响。
2.提高教育者的素养,创新教育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主要分为行政管理与服务人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辅人员、辅导员和班主任三支队伍。其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是任课老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与大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影响也最大。因此,要通过培训、进修等多种渠道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与自身素养,并且还要通过参观访问、交流学习等方式促使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式与内容。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知行统一。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磨炼意志、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与平台,它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要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就必须号召并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实际行动中检验自身能力,并将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真正达到知行合一。
4.注重家庭教育,加强沟通疏导。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并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对子女的性格和存在的问题最为了解,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对子女进行教育,相比其他教育方式而言更有优势。为此,一方面,家长要从自身做起,顺应时代发展,加强学习,主动增强自身思想政治修养,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同子女的交流,关注子女的思想状况及其变化,发现思想偏差要及时疏导与指正,确保万无一失。
5.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增强自身修养。自我教育是指人们以形成良好品质和素养为目的,自觉进行自我思想观念转化和有效行为控制的活动。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行为人在教育内容和方式选择上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价值倾向性,因此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甚至能够对个人素养的提升起到决定性作用。大学生在进行自我教育时,要增强自律、自控意识,积极主动地汲取精神营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发挥榜样力量,领悟高尚品德,并将思想品德认识付诸实际行动中,提升自身内在涵养及外在素质。
6.加强监督引导,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广泛且深入,如何防范互联网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充分利用其优势进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成为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对此,首先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规范,并加强对互联网领域的监督管理力度,对网络消极文化和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及时进行排查处理。其次,要在高校设立专门的网络虚拟社区,划分专门板块,选设专人负责,定期对大学生网络使用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最后,要在网络上唱响先进文化主旋律,号召广大学生抵制低俗文化,学习先进文化,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大学生自觉树立正确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