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红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我也想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事半功倍地解读整篇文章。
这个所谓的支点,就是文本解读的切入点。切入点是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着手处,也是解读一篇课文的突破口。它是一篇课文中最敏感,最关键的部位。它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一幅插图等。找到一个最佳的解读文本的突破口,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教学起来就像庖丁解牛一样得心应手。因为它能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为一堂课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小而言之,它是教学细节,教学技巧;大而言之,它是教学策略,教学智慧。
文章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我们更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因此从文眼入手,去开启学生阅读求知之门,无疑是带领学生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在教《斑羚飞渡》时,我抓住“飞渡”一词辐射整个课堂教学。斑羚是怎么飞渡的?它们又为什么要飞渡?它们中间有不愿意替别人飞渡的吗?镰刀头羊可以凭借头羊的身份飞渡自己吗?这一系列问题,如一双有力的推手,推动整个课堂自然有序地发展,再让学生画“飞渡”示意图,并用自己语言复述“飞渡”过程。这样的环节为我们成功解读文本,顺利达成教学目标铺设了一条康庄大道。在教《望岳》时,我故意把课题写成“看岳”,引导学生辨析“看”与“望”的区别,通过结合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学生领悟到原来杜甫的开阔胸襟和远大抱负早就蕴含在题眼“望”中了。看来,关注题眼,是你解读文本时,不得不走的一条康庄大道了。
当然,很多文章的中心句更能提纲挈领,它们往往是我们解读文本的捷径。因此,以中心句为切入点来展开课堂教学,就可以脉络清晰,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口技》时,先理出全文的引子:京中有善口技者。然后围绕这句话,逐步解读课文。哪些词句体现“善”?文中所有内容都是在写口技者“善”吗?学生自然而然会发现,每部分都有宾客反映,再引导学生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的手法,水到渠成地明白无论正面还是侧面,它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表现口技者的“善”。而在《敬业与乐业》中,我抓住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这句话。问学生:什么是敬业?为什么要敬业?该怎样敬业?为什么要乐业?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设问句,体会议论文中设问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谈谈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学业。这样由课本到生活,使得文本解读有梯度,有深度,更有高度。试问:这样的捷径谁不愿意走呢?
人物语言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品析人物语言,有助于我们把握人物形象。这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来说,恰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让人乐在其中。在教《孙权劝学》时,我投影出示三句话:①不可不学!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连同后面的标点符号,从中体会人物的语气情感。期间,我重点引导学生品析了三个感叹号,用问号,句号来和它们比较,在若干次对比演读,分角色演读后,学生领悟到孙权的殷切关怀,谆谆教导和语重心长,也体会到鲁肃的敬才爱才是出自真心的,和那种“问号”所表现出的怀疑不相信,以及“问号”所表现出的平淡甚至内心的不以为然是有本质区别的。在教《孤独之旅》时,我让学生找出主人公杜小康所说的话,共有四句“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我要回家……”“还是分头去找吧。”“蛋!爸!鸭蛋!鸭下蛋了!”通过学生反复演读,我们认识了一个从软弱,不懂事,任性,过惯富日子,不能吃苦到坚强,能承担责任,能体会父母的辛苦,独立,遇事靠自己的杜小康。他的孤独之旅正是他的成长之旅。这样的切入点既使课文向各部分发散辐射,也使各部分向这一点聚拢集中。岂不像是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怎能不乐?
悬念是作者从作品中抛出的一条条无形的绳索,它逐步把读者捆牢,迫使他一直读到作品最后一页,才松绑放行。所以,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悬念,独辟蹊径。在教《智取生辰纲》时,我设计了一段悬念式的导语:七百多年前,在一处名叫黄泥冈的密林里,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抢劫诈骗案。其涉案金额之大,参与人数之多,作案手段之奇,堪称一时之绝。然而奇怪的是,时至今日,当初的主谋还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参与的案犯也得到人们的称颂。大家想认识他们吗?这样的诱惑有谁能挡?
兴趣更是我们学习的最大动力。趁兴而学,往往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摆脱教师在课堂上的不利掣肘,形成自学、自主、自能学习的最佳状态。在教《狼》时,我出示两幅错误的杀狼图(一幅:刀砍在狼的脖子上;一幅:刀砍在狼的屁股上),告诉学生它们是错误的,让学生通读课文试释文义,来指出为什么是错误的。学生们立即展开了叽叽喳喳的探寻,一副“找你茬”的架势。不一会儿,伴随着一只只高举的手,一双双发光的眼睛。“以刀劈狼首”和“屠自断其股”两句被楸了出来了,孩子们兴奋肯定地告诉我:“首”是“头”的意思,“股”是“大腿”而不是“屁股”。我又继续问道:能用我们学过的文章或你知道的知识来印证吗?孩子们略一思索,恍然大悟道:“身首异处”里的“首”不就是“头”的意思吗?还有我们学过的《口技》里不是有“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吗?这里的“股”不就是“大腿”的意思吗?孩子们会举一反三,能触类旁通,最高兴的莫过于我这个老师了。接下来的课堂,孩子们疏通字词,理解人物,品味语言,一样的信心百倍,一样的兴趣盎然。课堂也因此而春风和煦,鸟语花香。孩子们就像一匹匹小野马,愣是在其中蹦出了一条蹊径。还有在教《端午的鸭蛋》时,我播放一段《新白娘子传奇》中白蛇现原形的视频,由此导入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赛龙舟,吃粽子,吃鸭蛋等,来进入鸭蛋话题。又向学生介绍高邮的双黄鸭蛋,再请他们自由地画鸭蛋,学生们饶有兴趣,神采飞扬,以为老师是来教画画的。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们哪里知道我这堂课的板书就是一只双黄鸭蛋。在完成板书的那一刻,学生们沸腾了……这样的切入,何止是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门,我更愿意称它为一条路,一条蹊径。
从非关键词这个小角色入手,有时也能让你大有收获。正像唐代诗人常建一样,在“曲径通幽处”,领略到“禅房花木深”的美景,更得到“潭影空人心”的美好心灵洗礼。在教《蝉》时,我引导学生比较了“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都不过要好好活过。”中的“着”与“过”,最后让学生理解“活着”是一种一直进行的状态,而“活过”是一个表示完成时态的词语。更通过这两个虚词的比较理解了蝉的生命意义,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虚词中大有天地,虚词中更有大智慧”,让我们去探寻每个虚词里的每一片天。也许,通向那片天堂的天梯,正是一条通幽的曲径!
总之,选择切入点,切口要小巧,视野要宏大,于细微处见精神。往往切点越小,越能体现作者别具机杼的匠心。越能激发学生研讨交流的兴趣,越便于师生集中有限的时间突破重点,难点,使得我们的文本解读事半功倍。康庄、捷径也好,阡陌、蹊径也罢,曲径也行,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条条大路通罗马——通向我们心中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