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录
(甘肃省积石山县寨子沟尕马家小学)
小学阶段学生三观处于朦胧阶段,品德课程在学生的教育和教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师要注意到当前小学品德教学课程存在以下几个层面的不足:第一,小学品德教学教材内容过于广泛,教材知识点系统过于庞大,学生在有限课堂时间内不能够完全吸收教材和讲师内容。教师有一定自身教学压力,积极响应素质教育要求,将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环节有机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理论讲解环节的课堂时间,教材重难点并未及时深入,学生对学科了解不够全面。第二,小学品德教学依然采取传统教学方法,缺乏与班队课融合,对于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有限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课堂内容具有一定困难性。第三,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过渡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背景下激发学生学科本位主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课堂教学压力和拓展学生的学习项目。
品德课程与班队课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延伸品德课程课堂教学思维,拓展学生思考面,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品德教学与班队课有效整合,学生在开放学习环境中投身实践进行参观、调查、访问等活动,为学生营造开放性学习课堂,教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项目有机结合,形成一个课内外学习有机整体。学生能够在实践当中巩固自身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知识迁移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融入班队课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品德课堂参与度,改变传统品德课堂沉闷的教学局面。品德课程与班队课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科自觉性,学生在课后认真完成品德课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品德教学与班队课整合过程当中寻找到自身的学习价值。
小学品德课程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学生在品德课程学习时不能局限在自身所处的位置和所看到的视野,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品德课堂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课堂延伸到课外。班队课与小学品德教学的融合体现了品德课的生活性和综合性特征。品德课与班队课结合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事件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教师组织班队课活动时要切实考虑品德课程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围绕品德课人才培育目标进行活动。例如,当班队课活动主题为“我是小记者”时,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向学生科普一些关于记者行业的从业知识和相关技能要求,学生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同时,让学生投入模拟情景设置当中,站在一个小记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采访其他学生。学生社会实践采访的环节结束之后,教师借助学生互评、自评以及老师评价的多维评价机制帮助学生合理定位自身,并且看到自身的长处。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他人的评价看到自身需要改进和可以提高的关键点,有利于学生在品德与班队课有机结合的课堂实现自我成长与突破。
教师借助班队课活动丰富多样的形式丰富品德课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增强品德课课堂趣味性,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教师科学引导学生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和课后知识巩固相关作业,优化课内训练和课后巩固作业,提高课内外时间利用效率,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下提高品德课程核心素养。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定期开展学生实践训练活动,引导学生用正确思维进行实践作业。例如,当实践内容进行到《我们的合作》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日常生活当中与朋友一些互帮互助的事例,学生在真实事例教育之下进行深思,在深思过程中明确判断交友准则的好坏,在品德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慢慢地形成正确交友观。教师让学生在日常相处当中观察一些与朋友文明相处的方式,并且在课堂交流中与大家分享自身的想法。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将品德课程与班务工作有机结合,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分配班务工作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班集体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班务工作和品德课程的有机结合中深化对品德教育的认知。
总之,素质教育要求现今教育者对所有课程一视同仁,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品德教学与班队课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营造开放性学习课堂,促使学生站在多维角度去认知品德课程,深化学生对品德课程的认知,有效提高学生品德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沈花.班队课与思品学科的有效整合[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2).
[2]吴丽花.谈班队课教学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