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桂枝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花园路小学)
学生学习生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小学时期,小学时期所学到的知识和所养成的习惯将会给之后的学习生活起到奠基的作用。因此,小学教师身负重任,不仅需要引领学生学到知识,还需要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理解效率。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在小学数学中,知识教授较为简单,与生活实际联系性高。在教授过程中可以以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情景和喜欢的事物作为引入点,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清晰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可以使学生知识、能力、思维等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学生思维和情感形成的最重要时期是在小学时期,因而,小学数学教育不应该单单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该加大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成绩的过度重视,造成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以至于对最后得到的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知识掌握程度也达不到新课标要求。
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范围和活动范围简单,生活思维单纯。教师积极了解学生所想和学生兴趣所在,对症下药,更容易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教师应该从学生兴趣入手,设立题目,教学内容多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学生在面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时,学习热情便会大大提高,注意力则会更加集中,引起共鸣。同时,还会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学习和自身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更有动力解决问题,也不会对枯燥的学习内容感到厌烦和疲倦,反而会更有动力,获得愉悦体验。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用数学的思维和眼光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观察和剖析,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去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比如说,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材中的打折问题,教师就可以和平时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及同学们平时常穿的衣服牌子或者常用的生活用品,并告诉现在这件商品正在打折,原价是多少,打几折,通过计算来得到现在的价格,让学生亲身参与将会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更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例如,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要求小学生从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的过渡,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本节时,要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了这部分内容的作用,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举例子。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感知,意识到这些物体的重要性,而且在生活中不仅有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也是经常见到的。
小学数学教育的生活化首先要从教师的教学观念抓起,使其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那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便会大大提高。现在的数学问题大多都是以生活实际为原型,所以很多数学的教学模型在实际中都可以找得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运用这一条件,以数学问题为主,将学生的思维带入生活原型中,并带领学生创建适当的现实生活情境来解决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价值观的引导,避免他们将数学学习过程变得枯燥和单一。比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内容“圆的周长”时先让学生摸一摸自己课前准备的圆,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明白什么是圆的周长,再让小组同学互相合作量出圆的周长,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同学们的理解,还可以使课堂充满生活的趣味性。
探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在学习生活中找到某一方向进行具体的研究和讨论,主动学到新知识,从而提升自己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应用知识方面的能力和素养。近些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数学教学观念的改变也得到了深入和扩大,对生活实际的自主研究探索从而充实自我知识已经是备受推崇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积极通过图书馆阅览和互联网查阅,对自己所学到的课本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学习,实现课本知识最终通向生活实际。
综上所述,生活化已经慢慢成为我们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趋势。实现小学教学的生活化也是今后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接纳理解知识,还可以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起到不断提升的奠基作用。我们要不断摆脱传统小学教学方式的束缚,真正让数学走进生活,调动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谢称松.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青年时代,2016(3):197.
[2]马玉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新校园:中旬刊,201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