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改革政策的实施,新课改中提出的 “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该学习模式被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广泛采用。初中语文知识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基本的文学素养,还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1.教材内容缺少创新性。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素材。通过对各个学科教材内容进行比较,笔者发现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严重缺乏创新型及逻辑性。首先,初中的数学、物理等教材主要按照逻辑性原则进行编排,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语文教材内容逻辑性较低,例如初一教材中的课文《童趣》比初二教材中的《爱莲说》难度更大。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材没有与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相适应。最后,教师在教学之中重视 “文言文”忽视 “现代文”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不仅如此,初中语文课外练习题的设计主要围绕课堂内容设计,缺少一定的趣味性及创新性。因此学生对于课后练习题的兴趣不高,无法发挥课后练习题巩固学生知识的作用。
2.教学目标存在功利性。我国的教学活动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阶段的学习必须接受中考检验,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较重的升学压力。学生仅仅将中考作为学习的主要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充分感知语文学习的魅力。具有功利性的学习目标将会限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发挥,导致初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及审美能力有所欠缺。此外,为了应对中考,初三阶段的语文学习多为复习活动,极大程度上缩减了学生的学习实践时间,导致学生对于语文书本知识掌握不足。根据相关的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初中语文学习中,普遍存在教师注重教学忽视帮助学生进行艺术鉴赏现象,学生难以形成具体、有效的语文学科能力;在语文课本中教师更多是选择考试必考的内容进行教学,其中考试不涉及的教学内容教师会略过不讲;针对古诗的讲解方式也是针对考试的考察内容,这种讲解的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割裂故事的整体意境及文学内涵,不利于学生更加广泛全面的了解语文知识。
3.教学方式缺少趣味性。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方式缺少趣味性,影响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首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引者,在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而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着消极的教学观念,且教学能力及文学素养有待提升,因此无法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及鼓励。其次,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多数的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很少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而语文学科较为适合多媒体教学模式,教师应借助多媒体教学中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得学生能够生动形象地感受语文知识的乐趣。最后,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导致学生对于学习活动产生抗拒情绪,更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坚持互动教学。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趣味性应坚持互动教学的基本原则,确保学生与教师皆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主体地位。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还包含学习方式及学习需求等信息的交流。通过互动交流,教师能够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继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坚持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从而协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增强学生的学习意愿,还可使教师与学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路进行适时的启发,通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造出高效的互动式教学,营造出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
2.坚持合作教学。坚持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式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趣味性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教育现代化改革的背景下,虽然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受年龄、经验及知识储备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有较多的困难。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合作学习的关系,共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是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及提升趣味性的重要方式。在教师与学生合作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要将教材内的知识作为重点内容,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语文教学中的基本内容,随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由语文基础能力较强的学生组织讨论活动的开展。在合作的最后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学生之间的互动及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及表述能力,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高效开展。
3.坚持情景教学。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趣味性的基本原则中,情景教学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为学生营造出表演情景,引领学生在表演中进行交流,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语文知识中的人物形象。情景创新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文章《孔乙己》时,教师在带领学生通读课文后,可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小组内的成员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文中的人物形象,通过情景表演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度揣摩课文中人物的形象及心理特点。借助情景式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刻了解课文的主旨,并结合文章中的时代背景,探寻作者的创作目的。通过学生对于课文的深入理解,切实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1.创设语文教学氛围。传统的语文教学氛围较为枯燥乏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导致初中语文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语文学科是一门充满想象空间的学科,学习语文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提高语文教学趣味性的必要手段。教师可在课前组织学生活动,通过学生活动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例如让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解释成语故事等,通过课前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良好的课堂氛围基于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营造出学生喜爱的教学氛围。教师应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避免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抗拒心理,影响教学质量及效率。
2.革新语文教学模式。初中语文教育趣味性的提升,需要创新语文教学的理念及模式。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趣味性较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因此应积极改变应试教育的观念及 “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出现为教育现代化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多媒体教学模式作为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知识的理解深度。多媒体教学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及便捷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生动且直观地了解到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例如在《最后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片断,营造出具有真实性及画面感的教学氛围,通过真实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3.开展语文趣味性活动。基于语文学科的艺术性特点,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应避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而是灵活性、理解性的学习。首先,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组织学生定期开展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爱阅读、勤动笔的学习习惯。其次,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组织一些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活动提高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例如诗歌朗诵、成语接龙、你比我猜等。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应合理规划,不仅要保持游戏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还要避免过多的占用课堂教学实践,影响正常的教学计划。
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需要构建出具有趣味性的课堂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