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育部积极倡导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品质,将提升学校品质作为创建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抓手。有学者撰文概括了提升学校品质的实施框架,即在构建和提升学校品质的过程中,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理念是先导,优秀的校长和敬业的教师是主体,达标的硬件和规范的管理是基础,系统的课程和丰富的活动是载体,优雅的文化和独特的品牌是表现,优秀的学生和社会的认可是目标。[1]这一框架将办学理念置于先导和核心地位,符合学校文化的内在结构 (学校文化以理念和精神文化为内核,以制度、行为、器物为表征),体现了当代学校文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如果我们将学校办学理念理解为学校品质的提升,那么,学校品质提升的过程就可以理解为提炼办学理念、落实办学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办学理念的动态过程。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由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特色建设的倡导和推动,各校千校一面的情况大大改观,大批学校提出了包括学校发展目标、学生培养目标、校训、校风、学风等在内的办学理念。但从学校品质提升的角度来看,我们有必要追问:学校提出的办学理念落实了吗?学校品质有没有因此而得到提升?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展开调研,并就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笔者自主研发了《学校办学理念落实情况调查问卷》,面向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展开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89份,其中有效问卷85份。调查对象均为基础教育阶段在职教师,其中女教师60人,占70.59%,男老师25人,占29.41%;担任学校行政职务的有20人,占23.53%,不担任学校行政职务的有65人,占76.47%。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笔者有如下主要发现。
1.各校普遍提出了自己的办学理念。仅有16.48%的教师认为本校没有提出自己的办学理念,其他教师表示本校提出了自己的办学理念,且有59.65%的教师能够清楚说出本校的办学理念。
2.教师普遍认为,落实办学理念有助于提升学校品质,但目前办学理念的落实程度不高,对于未来能否全面落实心存疑虑。在调查对象中,84.7%的教师认为 “如果各项办学理念变成学校工作的现实,那么我校办学品质必将得到极大提升”。有35.3%的教师认为“迄今为止,我校办学理念在学校重大决策中发挥了指导作用”,40%的教师认为 “迄今为止,我校办学理念已经渗透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70.59%的教师认为 “迄今为止,我校办学理念对普通教师的工作方式没有发挥多大影响”,80%的教师认为 “就现实条件来说,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在短期内不可能达到我校办学理念的要求”。这说明,各校办学理念的落实程度不一。
3.部分学校的办学理念脱离本校实际。52.94%的教师认为 “我校办学理念比较切合本校实际和本地区发展要求”,但也有57.64%的教师认为 “我校办学理念缺少独特性,放在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基本适用的”。这说明,部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本校实际联系不紧密,缺少个性。
4.部分学校的办学理念提炼过程没有充分动员教师参与。仅31.77%的教师表示 “在办学理念的提炼过程中,我校领导注重动员全体教师献计献策”。68.24%的教师表示 “只有学校管理干部参与办学理念的提炼,普通教师并不知情”。这说明,在办学理念提炼过程中,部分学校没有充分发扬民主,没有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而这样的做法既不利于提出切合本校实际的办学理念,也不利于教师认同、支持并在日常工作中践行办学理念。在本次调查中,仅有38.8%的教师表示 “我校教师普遍认同并支持我校办学理念”。分析显示,教师是否参与办学理念提炼与办学理念对普通教师的工作方式有没有发生影响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5.学校普遍重视宣传办学理念,但在一些学校,办学理念未得到学校制度的支持。69.77%的教师表示“学校注重在校园建筑、公告栏、备课本上印刷我校办学理念”;58.82%的教师表示 “在召开教师会议时,我校领导注重对办学理念进行阐发和讲解”;52.94%的教师表示 “我校要求全体教师依据办学理念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但是,仅37.64%的教师表示 “我校注重制订相关制度,以切实推行我校办学理念”。
6.学校办学理念得到领导好评,但家长普遍并不知晓。78.83%的教师表示 “我校办学理念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参观者的好评”;同时,仅25.88%的教师表示“我校家长对我校办学理念比较了解”。
综合以上数据,笔者认为:在实践领域,很多学校提出了本校办学理念,但办学理念的落实程度不高。这种局面的形成,可能与理念本身不够合理、理念提炼过程未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办学理念没有得到足够的制度支持、办学理念落实的监督力度不够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更深入地分析问题,笔者对部分问卷调查对象进行了重点访谈,以探明不利于学校办学理念落实的深层障碍因素。
1.办学理念趋同。在广东某市,学校特色建设尤其是办学理念提炼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当地行政领导倡导 “一区一特色,一校一品牌,一班一亮点”,各校提出的办学理念也如繁花锦簇,你校提 “成人教育”,我校提 “立德教育”,可是,就具体阐发和实际做法来说似乎都差不多。教师A说: “我们学校的主导理念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相邻的一所学校的主导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快乐成长。在工作中,我们两所学校都注重开展社团活动、开设选修课,似乎没有多少区别。”教师B认为理念趋同是正常的,“理念是宏观的,放之四海而皆准是正常的,好的教育理念最终都是相通的。”
2.理念宣传形式化。调研发现,很多学校的办学理念并没有在课堂和校园落实,虽然已经 “上墙”,但没有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走进校园,我们可以看到硕大的校训石、醒目的理念墙,还有散布在校园内的公告栏、办学理念挂图或者条幅。但深入校园和课堂,我们就会发现,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和校长宣传的理念有很大距离。教师C说: “校长到处宣传我们的学校很阳光,关心和支持每一个学生,在公开课上,老师们也会很温和地对待学生,不管学生表现怎么样,都会想法子来夸学生。可是,这样能出成绩吗?平时,我们不会这样做,该骂还是要骂,该罚还是会罚。”于是,在很多学校,学校办学理念和教师日常工作就如同 “两张皮”,学校发展规划沦为 “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名副其实的情况虽然有,但并不多见。
3.学校管理的科层化特征浓重,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保障。我国学校内部组织结构呈现明显的科层制特征,校长、副校长、主任、教师之间的关系成为典型的上下级关系,管理干部和普通教师很少能够进行开诚布公的沟通。在一些学校,双方甚至成为相互对立的阵营而不是分工合作的伙伴。久而久之,校长习惯于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不愿意倾听教师的心声;而教师也不愿理解校长,每当校长倡导提炼办学理念、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时,普通教师会认为 “校长又想出风头、捞政绩”。教师D说:“在学校里,校长说了算。校长说要干什么,我们就要干什么……我们的上一任校长提过很多理念,现在新校长又在提理念。反正我也算是老教师了,这些杂事不会派到我头上来,我乐得清闲。”由于普通教师没有参与办学理念的提炼,所以,他们对于校长提出的办学理念感觉很陌生,在教学、考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依旧倾向于按照老办法来工作,办学理念因而很难落实。
4.学校制度建设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学校制度与办学理念的匹配程度不高。制度研究者指出,制度是发展由可能到现实的中介。[2]就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而言,新型学校制度是新型教育理念转化为学校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中介,是办学理念落实于学校日常生活的中介。迄今为止,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特色建设尚没有充分重视学校制度建设。屡受批判的应试教育理念和方法之所以仍然在学校中势力强大,就是因为应试教育得到了大量现有制度的支持;而 “全人教育” “阳光教育”等理念之所以不能开花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理念并没有得到学校制度的支持。教师E认为 “评价方式、奖励制度与办学理念一致有利于理念落地生根”,教师F从德育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学校制度与学校理念不匹配的问题: “我们学校的德育理念是让学生自主管理,但德育处每天安排教师和学生干部对各班进行检查、扣分、评比,评比结果与班主任津贴、年底评优以及职称评聘挂钩。为了不落后,班主任只能给学生提出很高的要求,有的班主任全天都待在教室里盯着,这样还怎么谈得上让学生自主管理、自由选择呢?”
5.办学理念落实的监督机制缺位。在中小学评估领域,以授牌、排名为标志的象征性评估大行其道,评估专家对于学校日常状况的了解有限,仅依据文字材料、宣传视频或者一两节公开课的情况就对学校办学状况做出评价,评价结果自然很难与实际情况相吻合。[3]有些评估也安排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发言,但这些“被安排”的代表基本都是按照学校要求发言,并不能代表全体学生和家长。总体来看,受学校日常工作影响最大、最有发言权也最关注学校日常工作改进的学生和家长在学校评价中没有发言的机会,他们无力督促和要求学校按照办学理念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从学校特色建设走向学校品质提升,可以看作是我国推进优质学校创建的新举措。对于学校品质的内涵,我国尚没有公认的界定,《提升学校品质》一文将学校品质界定为使学校成为受家长欢迎、受学生认可、受上级满意的好学校的品质,[4]《关于学校品质创建的思考》一文认为,学校品质指学校提供给学生教育教学的服务水平,即学校设备设施、管理、教学的质量和层次,学校品质最终表现为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质量和他们对社会进步的担当、贡献程度。[5]以上界定的共识紧扣 “品质”二字,以学校教育质量和学校生活质量为核心。这表明:提出本校的办学理念仅仅是千里之行的起点,重点和难点在于全面落实办学理念。
借鉴国内外优质学校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学校品质提升应该将落实办学理念作为核心路径。具体而言,学校办学理念要以 “摸清家底”为基础,要符合学校实际;学校要加强专业共同体建设,办学理念的提炼和落实要确立教师的主人翁地位;还要重视学校制度对办学理念落实的中介作用,构建与办学理念相一致的制度体系;最后要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推动学校品质评估从象征性评估转向真实性评估。
其一,学校办学理念要符合学校实际,不可好高骛远,更不能沦为空洞的口号。笔者在美国访学期间,访问了若干所美国优秀学校,并没有一所学校提出了与众不同的口号,然而民众并不因为这些学校没有独特的口号而加以批评。这一事实提醒我们,对于一所学校的评价,办学效能高、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是根本标准。学校应该首先 “摸清家底”,梳理本校历史与现状,重点分析当前学校有哪些优点、不足、机遇与挑战 (SWOT),探明本校在办学传统、师资结构、教学效果、德育特色等方面的资源,了解教师、家长、地方政府对本校发展的期望和定位,在此基础上提出合乎本校实际的办学理念。[6]认识自我是超越自我的前提,唯有 “摸清家底”,才能提出真正适宜的办学理念,为学校品质提升的各项工作指明方向,使各项工作成为提升学校品质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至于成为 “乱弹琴” “瞎指挥”或者盲目的 “跟风”。
其二,学校品质提升应该重视专业共同体建设,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引入源头活水。 “校长说了算”的决策方式仅将教师作为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执行者,会打击教师关注学校发展的热情,也纵容了部分教师对学校发展的冷漠。因此,学校品质提升要以教师为主体,调动并发挥教师的专业智慧。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也是优质学校创建的主体,如果忽视、削弱教师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各项工作都很难取得成效。具体来说,校长要摒弃 “一言堂”的专制作风,认真听取教师意见,以民主集中的方式开展相应决策;[7]学校要认真研究、解决教师提出的现实问题,尽可能给教师创造尊重、关心、欣赏、舒心的工作环境,不能粉饰太平,不顾学校实际提出好高骛远的口号。当教师的专业成长热情和主人翁精神被调动之后,合乎校情的办学理念的提炼、学校办学效能的优化以及高品质学校的创建都指日可待,否则,一切都将是缘木求鱼。
其三,要重视学校制度对办学理念落实的中介作用,构建与办学理念相一致的制度体系。基于办学理念,学校要重视制度建设,一方面理清现有制度,包括成文的制度与不成文的制度,对现有制度 (包括一些习惯做法)进行梳理;另一方面,审核相关制度,保留和完善其中的合理因素,清除和改造不合时宜的内容,使学校制度切实符合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需要。学校中有些制度是好的,但并没有落实,这就需要在落实环节下功夫,通过确立相应的工作常规和监督制度来保障。还有一些制度有一定的合理性,需要加以修正,若还有部分制度在主导思想上违背现代教育理念,则需要进行改造。学校制度体系结构复杂,因此,学校制度建设要选准切入点,首先对那些全局性的、指导日常教育工作的核心制度进行梳理、编制和修订,达到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果,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展制度建设的边界,以提高制度建设的有效性。[8]
其四,要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推动学校品质评估从象征性评估转向真实性评估。学校品质提升应该加强问责,落实监督。考虑到学校管理者可能会文过饰非,行政管理人员与研究者对学校的评估可能会出现 “一叶障目”等现象,加之我国正在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所以评估应该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最终标准,突出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重要地位。各地需要创新评价形式,通过匿名评价、网络问卷等形式让师生、家长、社区成员有机会表达自己对于学校办学的评价意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好评估原始数据的保密工作,使评估主体不必担心发表关于学校的负面意见会被校方知晓,也要杜绝依据评估结果惩罚排名靠后的学校或者在师资配备、财政投入等方面倾斜排名靠前的学校的做法,打消师生和家长的各种顾虑。另一方面,由于师生和家长往往只能说出对学校办学的模糊印象,研究机构要发挥引导作用,对评价指标和评分细则进行审慎、科学的设计,提供细化、合理、高效的评价工具和统计流程,帮助群众将对学校的真实评价意见清晰地表达出来,从而立体呈现学校办学的优势和短板,以多维度的评价结果作为督促学校变革、衡量学校品质的重要依据。[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