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文化案例的挖掘与加工

2018-02-24 02:24
新课程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孟母三迁孟母柱子

2014年教育部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指出了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没有重视传统文化的案例,更谈不上挖掘传统文化案例的价值。本文拟从 “成长” “生命”和 “个性”三个视角,围绕挖掘传统文化案例的价值,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案例进行加工和梳理,以期在教学中用好传统文化这一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

一、成长——挖掘传统文化案例的思维价值

教学案例能不能被师生重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启动学生的思维。只有那些聚焦学生思维热点的案例,才能成功点燃思维之火;只有那些关注学生情感状态的案例,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只有那些冲击学生心灵的案例,才能促进学生思维力的发展。

案例一:《生活与哲学》第4页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的探究案例

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有人问孔子:您的弟子颜回是什么样的人啊?

孔子回答:仁人也,丘弗如也。

孔子回答:辩人也,丘弗如也。

问:子路是什么样的人啊?

孔子回答:勇人也,丘弗如也。

问:既然三人都比您强,他们为什么还听从您的调遣?

孔子回答:丘能仁且忍,辩且讷,勇且怯。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为也。

思考:用颜回之 “仁”、子贡之 “辩”、子路之“勇”换孔子之 “一道”,孔子为什么不愿意呢?

你认为孔子的 “道”是怎样形成的?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第一问是让学生知道,尽管孔子在仁、辩、勇三方面不如他的学生,但他在哲学思维和哲学智慧上要高于他的学生,表现在他能在对立中把握统一,掌握好处理问题的合理的分寸。也正因为如此,用颜回之“仁”、子贡之 “辩”、子路之 “勇”换孔子之 “一道”,孔子不愿意。

综上所述,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实施优质的临床护理,患者满意度高,护患关系和谐融洽,值得在临床应用上广泛推广。

至于第二问,则是要求学生认识到孔子的 “道”不是在孔子的头脑中自发形成的,任何哲学思维和智慧都形成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总的来说,这一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一切哲学智慧和思维都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这是《生活与哲学》教材的第一个案例,更是一个源自中华传统文化的案例。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这个案例的关注度不高。究其原因,是没有解决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孔子说“道”好,孔子的 “道”究竟有多少实践意义?或者说, “道”比 “仁” “辩” “勇”有什么优势?不用事实证明,其正确性总觉得少点什么。我们教育的对象是高中生,他们正处于思维由机械向辩证发展的阶段,“仁” “辩” “勇”就在他们身上。他们有的崇尚“仁”,有的崇尚 “辩”,有的崇尚 “勇”。但谈到“道” “中庸”,这些离他们还很远。 “道”比 “仁”“辩” “勇”究竟好在哪里?这个问题不解决,本探究活动的价值就无法体现。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以回归传统文化为方向进行探讨。于是,再学习《淮南子·人间训》。在教材所引的这一段文字后面,就有一段文字证明孔子“道”的过人之处。

秦牛缺径于山中而遇盗,夺之车马,解其橐笥,拖其衣被。盗还反顾之,无惧色忧志,欢然有以自得也。盗遂问之曰: “吾夺子财货,劫子以刀,而志不动,何也?”秦牛缺曰: “车马所以载身也,衣服所以掩形也,圣人不以所养害其养。”盗相视而笑曰: “夫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形者,世之圣人也。以此而见王者,必且以我为事也。”还反杀之。此能以知知矣,而未能以知不知也;能勇于敢,而未能勇于不敢也。凡有道者,应卒而不乏,遭难而能免,故天下贵之。今知所以自行也,而未知所以为人行也,其所论未之究者也。人能由昭昭于冥冥,则几于道矣。《诗》曰: “人亦有言,无哲不愚。”此之谓也。

原文的这则故事本身就是证明孔子 “道”的正确性的。故事中主人公秦牛缺勇敢有余,而不善于表现自己的 “柔弱”,招至杀身之祸。从而证明了孔子不愿以 “道”换 “仁” “辩” “勇”的依据。这样,在教学中引入这个故事,既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又可以赋予本探究活动的完整性,更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在上课时,我们加了一个问题:能用事实说明孔子的 “道”比 “仁”“辩” “勇”优秀吗?你个人的看法是什么?当这一问题抛出后,立即引发了学生的讨论,赞成“仁” “辩” “勇”的比较多。老师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展示 “秦牛缺”的故事,与学生一起谈“道”,说《淮南子》,学生感触良多。这样做既解决了学生思维的完整性追求,又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生命——挖掘传统文化案例的过程价值

生命的价值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与传统文化案例对话的过程,是一个今人与古人对话的过程,是一个用古人的成长过程推动今人成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这一过程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正能量,那就对学生的生命历程具有积极意义。

案例二:孟母三迁与孟母断织

讲到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多会用到 “孟母三迁”这个案例。故事说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逝,他和母亲一开始住在墓地旁边。因此,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看到后,就皱起眉头: “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所以孟母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母知道了,又皱皱眉头: “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孟母很满意地点着头说: “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从哲学上看, “孟母三迁”主要体现了内外因辩证关系中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这一原理。

在过去的教学中,总觉得列举 “孟母三迁”这个故事有强化外因作用之嫌,生活中也有不少媒体也用 “孟母三迁”故事宣传 “学区房”,更有许多学生认同家长买 “学区房”的行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备课时做了适当调整。从有关孟子的成语典故中寻找,我们发现 “孟母三迁”与 “孟母断织”配合较为恰当。真正让孟子回心转意、认真学习的外因在于 “孟母断织”的行为,它打入了他的内心深处,于是,他开始发愤读书,最后成为一代名家。从哲学上看,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孟母三迁”的行为作为外因并没有真正打动孟子的内心,即内因没有发动起来,只有到了 “孟母断织”行为才 “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事物的发展中,内因毕竟是第一位的。这也解释了时下很多“买学区房并不等于上名校” “寒门学子成才”的故事。这些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更大,因此,在教学中讲到 “孟母三迁”,同时联系 “孟母断织”,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否则,既不能体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不利于学生全面理解 “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三、个性——挖掘传统文化案例的主体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意志、情感等炼成的最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个性是与主体联系在一起的,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主体价值,首先要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好人的良好个性,有助于主体价值的实现。传统文化案例中重视人的个性的案例是我们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载体。

案例三:《生活与哲学》第六十九页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 “相关链接”

据《墨子》记载,耕柱子受到墨子的批评后说:“老师,你这么严厉地批评我,难道我没有比别人好的地方吗?”墨子说: “假如我要上太行山,用牛和马,你认为赶牛好还是驱马好?”耕柱子说: “当然驱马好。”墨子问: “为什么?”耕柱子说: “驱马,马可以跑得更快,牛则不然。”墨子说: “你就是这样一匹可以驱赶的快马啊!”正因为墨子和耕柱子处在师生关系这一矛盾统一体中,墨子才会这样严格要求他。

备课时,有老师提出来,这段材料用在矛盾的特殊性中也很好,在墨子的眼中,耕柱子是马,其他学生则是牛。这强调了耕柱子的个性,突出了耕柱子这个特殊的主体,对他提出较高的要求,也有利于耕柱子的发展。如果把耕柱子与其他学生一样要求,既埋没了人才,又不利于他个人主体性的发展。

在上课时,老师沿着这样的思路,在列举了“耕柱子”的故事后,联系到因材施教;从耕柱子的个性特长到组织学生反思、互助探讨他们自身的个性特长,讨论发展到什么样的个性特长更利于他们将来的发展。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清楚,其主体意识得到潜在的强化,案例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魅力无穷,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案例的价值不只在课堂、在当下学生的发展,更重要的在于未来,在于学生未来的生活。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案例的价值,让中华传统文化发光,照亮我们生命的旅程,点燃我们的思维,放大我们的个性。我们行走在坚实的中华传统文化之路上,我们对中华文化更自信,我们成长更自觉,我们坚信未来会更美好。

猜你喜欢
孟母三迁孟母柱子
城里有朋友
希腊遗址
观察:长廊和柱子
孟母三迁
孟母断机
新孟母三
孟母断机子虚
孟母三迁
孟母教子
卖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