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疑、探疑、释疑中促思维发展

2018-02-24 02:24
新课程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纪昀铁牛泥沙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是 “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 “具体到某一文本,根据文本不同的思想内涵和语言艺术特色,教材处理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也应该有所侧重。”[1]《河中石兽》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讲文言文,选自纪昀的短篇志怪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鉴于文本旨在说明道理的特点,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笔者尝试把教学侧重在引导学生理性阅读文本上,通过质疑、探疑、释疑的过程,以期达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提升的目的。

一、质疑:进入文本情境

明代学者陈献章在《白沙子全集》中说: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不轻信于他人的认知,不盲从于权威的言论:质疑,既是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质,更是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对于《河中石兽》的解读, “许多老师常常不愿放开,或者不敢放开让学生思考,似乎文本只有一种理解,或者只有一种理解是最好的,于是教学设计只朝着一个方向前进,放弃了让学生在质疑与探究中寻找最佳解读的过程”。[2]鉴于此种情形,笔者认为教师要先有敢于 “放开”的勇气。教材的 “单元导读”中有这样的话: “还要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和质疑。”也许,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是没有自己的看法,只是教师没有给他们充分表达的机会。

关于 “石兽”的位置,文中记述了四种可能情况:原地河水中,河的下游,按 “讲学者”所说的原地泥沙质河床下,按 “老河兵”所说的上游数里外。文中交代前三种寻找皆未果,只有老河兵的说法得到了验证。于是,作者在文末感慨道: “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意思是:天下的事情,只看到表面,不知其内在的有很多,怎么可以凭主观臆测呢?此观点本身,无可厚非。可是关于 “河中石兽”的位置,尤其是老河兵出人意表的推理,学生有没有不同的评断呢?进入文本情境,或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师:假如你就在 “打捞”现场,依你的生活积累,最先想到的 “石兽”位置会在哪里?

生1:从哪里沉下去的,就从哪里去寻找。

师:你的意思是先从原地的河水中寻找,对吗?

生1:对,如果找不到的话,我就会顺着水流往下找,那么多年了,也可能被水冲到下游了吧。

师:如果水流的冲击力足够大,石兽又不太重,还是有这种可能的。

生2:我认为不管河床是泥的还是沙的,石兽肯定是沉的重的,十多年过去了,最大的可能是埋在了泥、沙的下面。

师:嗯,这种可能性也很大。还有吗?谁还能说说,你能想到的 “石兽”的位置在哪里?

(生沉默)

师:会不会想到在河的上游?你们会想到老河兵所说的情况吗?

生:没想到。

师:那老河兵所说的,你们认不认同呢?同桌、前后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再说说看。

生3:我觉得老河兵虽然考虑到了流水、石兽、泥沙三种因素,但能在河上游几里外找到石兽只是一种偶然,也许还有另外的可能。

师:另外的可能?请你说说看。

生3:按老河兵说的,河水撞击石兽返回的冲击力,会在石兽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沙子形成坑洞,越冲越深,最后石兽倒在坑洞中,反复下去,石兽将会不断向前翻转。可老河兵好像忘了一点,石兽向前翻转的同时,也会向下去的,石兽有没有可能大半个身子陷在泥沙里面?如果石兽只有小部分留在外面,受力面积就小了,即使河水冲击能形成下一个小坑洞,大部分陷在泥沙中的石兽还会继续向前翻转吗?

生4:对呀。就算石兽第一次掉进坑里不会埋那么深,翻转几次后差不多就会全 “身”覆没的,还能到达上游几里外?

生5:即使坑洞不大,石兽大半个身子露在外面,可它不会是直直地一头栽下去的吧,如果身子是倾斜着的,那水流对它的冲击力更会减小,它还能向前一直翻转吗?

师:你们的意思是,老河兵的推理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一种看似理想化的可能。

二、探疑:比较中再思考

“边阅读边评断、边接受边质疑、边沉浸边反省。说到底,这是一种独立的阅读姿态。”[3]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无非是让学生学会阅读,进而能独立阅读。学生在阅读、接受、沉浸文本信息的同时,根据自己的阅读 “经验”进行相应的评断、质疑、反省,思维才会向前发展。探疑,是在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去寻求自己观点的有力支撑,甚或是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重新修正、完善已有的认知。不经探疑的质疑,充其量为一朵娇小的花蕾,唯有沐浴阳光汲取雨露,哪怕经历风雨,思维的花朵才会华丽绽放。

学生对老河兵的说法产生了质疑,说明他们认真思考了。如何让他们的思维再向前发展,更深入一步?笔者采用了 “就地取材”的办法,利用课后的“思考探究”题,引导学生通过相似情况的 “比较”,郑重地审视自己的 “质疑”。

师:仔细想想,老河兵的说法似乎又是经不起推敲的,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我们不妨来看看生活中的真实例子:大家翻看课后的 “思考探究二”,再谈谈自己的看法。

展示 “思考探究二”:

“对于课文,我们如果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看,也会产生疑问。下面这则材料也许会引发你新的思考,请与同学交流。

山西永济蒲津渡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蒲津渡浮桥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唐代开元年间在渡口两岸各铸造了四尊铁牛 (平均每尊重约36.5吨)、四个铁人、两座铁山等,组成了栓系浮桥所必需的锚碇系统。后因黄河改道,铁牛等没入水中,埋在地下。1989年,东岸铁牛由河滩下挖出,铁牛和铁人排列整齐,还在原址。 (资料见《唐铁牛与蒲津桥》,《山西文史资料》1999年Z1期)”

生6:铁牛没入水中,又被泥沙埋没,可还是留在了原来位置,这个真实的例子不正说明老河兵的说法经不起推敲吗?

生7:因为铁牛和铁人太重了,黄河改道,水流对它们的作用微乎其微,所以还是在原地。这种情况很正常,容易让人接受。

生8:水流、泥沙、铁牛和铁人,关键是看它们之中,谁起主要作用。假如课文中 “石兽”的重量起主要作用,它应该也会在原地泥沙中。

师:那文中有没有交代石兽的重量?

生8:没有。我觉得石兽应该是很重的。至于重到什么程度,不好说,因为文中没有交代。

生9:也许,尽管石兽很重,但是不足以抵消水流和泥沙的相互作用啊,所以老河兵的说法看上去才那么 “顺理成章”。

生7:我还是觉得,课文中老河兵所说的情况在生活中出现的概率太小了,也许根本不可能出现。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 “思考探究二”中的这句话——“对于课文,我们如果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看,也会产生疑问”?

生10:哦,原来我们产生疑问,是在编者意料之中的。如果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看,老河兵关于石兽位置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嘛。

生9: “‘也’会产生疑问”,也就是说,我们的质疑是合理的?

生11:那为什么还要我们学这篇课文?

师:问得好,这恐怕也是大家的意思。你们是不是觉得:纂修过《四库全书》的纪晓岚,见识何其多广,竟也会写出如此经不起推敲的文章?

三、释疑:回溯到原作中

《论语·述而》中有言: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的话意味深远:在教学中,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时候不要去启发他。恰到时机的启发、指导,不仅能消除疑问,而且会极大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何让学生释疑?何不把文本放回到原作中,见一见它的 “本来面目”?

其实,旨在 “讲理”的纪昀,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不讲理。倒是只关照单一文本的我们,确如作者所说, “但知其一” “不知其二”了。

《河中石兽》中 “注释①”是这样的: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这个注释过于简略,省掉了关乎文本 “性质”的主要信息。如果教材编写者能把它标注得再详尽些,对这篇文本的 “质疑”就可迎刃而解,或许根本就不会产生 “质疑”。

《河中石兽》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的 “姑妄听之二”。 “姑妄听之”共四卷,作者在卷首的 “观弈道人自题”中说道: “以多得诸传闻也,遂采庄子之语名曰《姑妄听之》。”[4]观弈道人,是纪昀的道号。纪昀的意思是:因为本书的素材大多是来自于传闻,于是便取《庄子》中的话,定名为《姑妄听之》。也就是说, “姑妄听之”四卷所辖的诸篇文字,多是 “传闻”而已,姑且随便听听,没必要全信。

如此一来,问题又出现了:既是不可信的事,拿来说给读者听,岂不是大大地不尊重读者?非也。《阅微草堂笔记》本是笔记小说,其中虽有纪昀的一些亲身经历,但大多是道听途说的各种新奇故事、散闻逸趣、乡野怪谈、边地民俗等。总揽整本书的风格和内容定位,何来这一篇《河中石兽》对读者不尊重?只讲道理,难免枯燥乏味,借生动形象甚或 “荒诞不经”的故事来阐明道理以达到 “劝世”之功用,岂不更好!

《阅微草堂笔记》的 “原序”中说: “稗官小说,似无与于道矣,然《汉书·艺文志》列为一家,历代书目亦皆著录,岂非以荒诞悖妄者?虽不足数,其近于正者,于人心世道亦未尝无所裨欤!”[5]稗官野史、演义小说,看起来荒诞悖妄,似乎与道毫无关系,可是其言论也足以阐明道理,对于世道人心也是大有助益的。即便像《河中石兽》这样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的故事,同样也包含着大道理!

引领学生 “追本溯源”了一番之后,再来听听他们的体悟吧。

生12:作者是借故事来讲道理, ‘河中石兽’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是它里面的道理却是大家公认的。

生13:就像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一样,没必要追问它们的真假,我们照样喜欢里面的人物、情节,还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生14:是不是可以这样想:假如石兽就是在上游几里外找到的,谁又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呢?好像也只有老河兵了。

生15:文中由最有实际生活经验的老河兵说出石兽的位置,是想告诉人们:分析问题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不同事物的特殊性,才能作出客观的判断。

从 “忽逢桃花林”的惊奇讶异,到 “初极狭,才通人”的局促茫然,再到 “复行数十步”后的 “豁然开朗”:质疑,探疑,释疑,学生的思维在逶迤中前行,但最终领略到了 “桃源”的美好。

猜你喜欢
纪昀铁牛泥沙
泥沙做的父亲
新疆多泥沙河流水库泥沙处理措施
来时雾散尽
土壤团聚体对泥沙沉降速度的影响
吟雪
纪昀的批评理念与诗歌批评成就
碰碰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