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幼儿园 李青青
纵观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一样,艺术历史如此灿烂而不断层。然而由于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外来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在幼儿园教育中我国传统文化几乎丧失殆尽,这也是我国许多教育者所关注的问题。因此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传统艺术教育让幼儿肩负起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和再创造的重任。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艺术。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所共有,包括书法绘画、京剧脸谱、中国瓷器、剪纸、敦煌壁画、刺绣等等形式,传统文化元素则包括如意纹、祥云图案等等。它强调的是艺术与中国文化的渊源与传承关系。因此传统艺术融合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与理念,沉淀了民族独有的审美情趣,是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具体体现。
在幼儿教育阶段,幼儿的思维、思想等都处于迅速发育的阶段,教育者的引导对于幼儿未来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幼儿教育中渗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而且能够让幼儿在接触艺术的过程中更加亲近生活,热爱生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但是实际教育中,过度重视现代教育方法,让幼儿在“声、光、电”的玩具中度过了童年,虽然极大地促进了幼儿的科学素养,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却存在一定的缺失。
幼儿美术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在长期的教育中不断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在《指南》中也明确指出要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活动中让幼儿产生美的感受和体验,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因此笔者认为传统元素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要创设合理的情景,让幼儿去探索、去体验、去感受。
幼儿大部分的活动时间都在幼儿园内,因此在幼儿园构建传统艺术文化氛围,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幼儿对传统艺术形式产生持久的动力和探究热情。例如在幼儿园室内环境搭设中,可以以墙面作为主要的载体,将传统美术展示出来。具体来说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身高、视线等进行量身定制,小班的教室内可以融入民间的剪纸、年画等艺术形式;中班教室环境的创设则可以融入捏面人、皮影戏等艺术形式;大班的幼儿认知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融入一些传统抽象的艺术形式,如京剧脸谱、民间刺绣等。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充分感受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传统文化艺术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盼望,例如过年时的剪纸艺术就饱含了人民对生活红红火火的期盼之情。所以传统艺术与传统节日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伴相生的。《指南》中亦要求幼儿在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美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渗入传统文化艺术,可以使幼儿在参与节日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启发。例如在元宵节时,幼儿园可以提前开展元宵节节目的布置,在教室中布置具有元宵节特色的空间。让幼儿与“明月”相伴,体会元宵佳节的内涵。其次是在家长和幼儿的共同参与下,可以制作一些与元宵节相关的工艺,如花灯、猜灯谜等,加深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理解。
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多样,南北差异较大,仅仅了解地域内的传统文化艺术是片面的。为了提升传统元素教育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可以融入多元的教育方式,调动幼儿的听觉、视觉、触觉甚至是味觉来感受传统文化元素,对传统艺术形式产生深刻、全面、具体的感受。例如在剪纸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视频等,将剪纸艺术的发展、剪纸流程、剪纸的寓意等告知幼儿,然后用喜庆的乐曲导入,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教育的兴趣。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幼儿认识艺术,还要学会用艺术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因此在构建良好的传统艺术欣赏环境后,还需要在美术教育中进行落实,让幼儿学会传统艺术的再创造。例如在美术教学中,为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笔者以“风筝涂鸦”为题,在“风筝”这一传统艺术上,让幼儿即兴发挥,通过彩绘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完成绘画后教师要鼓励幼儿说明自己的涂鸦内容,通过语言的叙述来展示幼儿内心,同时也有助于幼儿表达能力的发展。在借助传统艺术形式上,幼儿对绘画的创作更有兴趣,使其创作美的能力得以提升。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往往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具有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对于幼儿的审美、认知、价值理念等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幼儿教育中突出传统文化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本文研究中从四个方面提出将传统文化艺术渗入幼儿美术教育的途径,希望研究能够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