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 张美华
自2016年高考改革以来,英语科目显而易见地被放在重要的位置。在这样的背景下,基础英语教育也正历经着深刻的变化,包括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手段信息化以及课堂提问方式的多样化(K ang Shumin,2009)。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生生、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因此,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老师如何调整提问方式来适应高考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课堂提问已经成为课堂取得高效输出的重要保证。
教育之目的在于传承课本知识,而学习者的接受程度除了自身素质外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教师的授业引导。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形象外,还体现着对个体不同差异的“因材施教”,优秀的英语教师往往会使用有效的提问方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层次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并通过客观的评价,让学生更加充分正确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从而提升自己。而经验欠缺的英语教师则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更多地按学生的学情设置问题,而是为了提问而去提问,对课堂问题设置把握不到位,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及时进行反馈,甚至是没有课堂提问,盲目主导课堂进行输出,一节课下来学生获得的提高自然少之又少。
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无论问什么问题学生的回答都比较简短,这就是“学生回应最小化”现象。有调查者发现,随着课堂提问等互动的进行,教师在学生答不上来的情况下大多数会选择结束对话,又或是提问他人,这种“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沉默——教师终止”的模式在师生相互适应和自我组织的作用下就变成相对稳定的吸态,互动开始后师生间的耦合(coup1ing)使得互动轨迹朝常态趋进,如不加干扰便会进入吸态,“回归最小化”现象便由此产生(Larsen- Freeman Camerson,2008 a:214)。因此,为避免此情况,笔者对课堂提问提出如下认识和见解。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问方式一般要注意提问时间、提问难度和提问数量三个方面。其中,提问的时间、难度带有较大的主观性,需要教师对学生认知层面深入理解,充分进行课前准备。而提问数量则更注重临场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对教师学科素养的考验。
提问时间即提问等候时间,也就是教师在提问之前需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长。中学外语课堂对于一些问题在提问之前不该急于让学生回答,而应给予他们充分思考的时间,发挥他们应有的水平,否则会影响教师对学生接收知识判断的正确程度。一些问题较长的题目,一般更需要充足的等候时间,如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
等候时间可能需要在具体情况下进行调整,甚至是重复。例如,在给予学生时间思考之后,如若大多数学生还是答不上来问题时,教师应重复等候时间,并给学生以蜻蜓点水的提示让他们更有目的性地去思考和观察。
在英语教学环境下,教师除了发展专业知识、技能等还要注重对学生心里的控制。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普通班还是重点班,学生水平总是会参差不齐地分层。对应地给不同层次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不仅能够检查学生近期学习的状态,同时也会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过难的题目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无论在心理还是其他层面显而易见是个打击。这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时,要充分遵循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对应的问题,甚至经常在备课时要两手准备。当发现问题难度设置过大或过小时要及时利用备用问题予以替换,例例如:
(2014湖北卷)H er____for w riting w as a desireforw omen to getthe right to higher education.
A.motivation B.qua1ification
C.ta1ent D.technique
T:“X X X,can you te11 us the answ er and trans1ate the w ho1e sentence?”
S:“Er…”
T:“W hy nottry to trans1ate the four choices?”
当发现学生还未达到翻译句子的水平时,不如让其先从短语和单词开始,单词理解了,自然能更顺利地得出答案,既缓解了课堂冷场的“尴尬”感,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力,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
课堂不能满堂灌,但过多地让学生主导课堂也是矫枉过正。经验不足的教师提问往往会面面俱到,但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通常不能过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如果这时候提出太多的问题,学生往往会走神甚至因为答不上来失去兴趣,渐渐形成一种“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的心态。高度紧张的课堂反而会让学生不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与提问的关系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不应该为了提问而提问,将语言知识点放在课堂任务中是其中一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提问的质量,课堂衔接也能更为流畅,不失为“一石多鸟”之计(束定芳,2006)。当备课时发现提出的问题过多,且都是记忆性问题时,教师就该注意进行删繁就简,增加理解性和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没有固定答案,让学生自由地想象反而无形地操练了学生对于新单词的用法,也增加了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课堂提问降低数量,保持提问质量是关键一步。
课堂评语分积极地评价、中肯的评价、消极地评价三种。互动的有效性即在思维的碰撞产生“火花”,提问——回答——评价是不可分割的。少了评价,学生会不知所措,更有甚者会将错误答案记入脑海进行消化。课堂评价固然重要,但正确地评价才是一门艺术。
对于一些不经常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以及后进生来说,他们对上课的兴趣不足,提问是唯一在课上和他们单独交流的方式,也是鼓励表扬的满足他们自信心最好的途径。一次表扬就很可能带动他求知的兴趣,当发现原来自己也会被表扬时,学生就很可能主动举手发言并期待下一次的表现。
中等生是特殊群体,往往会被老师忽略,他们很有可能成为潜力股,也可能落入后进生的大队,因此对于他们的评语拿捏实属不易,而中肯的评价往往能让他们认清自己的优点和缺陷,从而弥补自身还需提高的知识技能。
当优等生还沉溺于自己取得的优异的成绩时,适当消极的评价提醒会让他们意识到盲目地自信会让自己时刻被超越。面对即将“膨胀”的尖子生来说,适度地打压将会让他们学会反思,杜绝骄傲。如:“N ot right exact1y.”或者“Pay attention to your grammar mistakes!”若觉得太严格了,对于腼腆的学生可以这样说:“M aybe it is a 1itt1e difficu1t,sit dow n and think it over again.”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评价要客观,也要掐中要害,对待不同性格的更要“对症下药”。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中学的英语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师生互动有效性。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自然而然要在提问及评价上下工夫。对于后进生来说,课堂提问是教师提高他们自信心的重要平台,给了他们多一次被老师关注的机会。对于中等生来说老师中肯的意见让他们更了解自己,帮助自己查缺补漏,迎头赶上。而对于尖子生来说课堂提问是一次历练,是帮助自己戒骄戒躁的一剂良药。面对高考英语改革,按部就班无法获得进步,与时俱进才能突破成功。对老师而言,长期对相同内容的重复教学和提问难免会感到疲倦,所以处于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教师还应当采取不同的新颖的提问方式以提升教学效能来应对职业疲倦(丁志强,2009)。总之,只有在上课输出知识方式当中进行调整,加之以课堂提问技巧的提高,才能实践出新的教学模式。
[1] K ang S.M,2009,Instructiona1 D esign Process for W BI:The Process of M oving Courses on1ine. Saarbrucken:V D MPub1ishing H ouse Ltd.
[2] Larsen-Freeman & Camerson,2008b.“Research methodo1ogy on 1anguage deve1opment from a Comp1ex System perspective”.The M odern Language Journa1 92.pp 200-213.
[3] M ota11ebzadeh,K.,H.A shrafa&M.Y azdic.2014.“O n the re1ationship betw een Iranian EFL teachers’burnout and se1f-efficacy”. Procedia-Socia1 and Behaviora1 Sciences 98.pp 1255-1262.
[4] 丁志强.试论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倦怠[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第5期.
[5] 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J].外语界,2006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