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备教策略

2018-02-24 03:21
学语文 2018年4期
关键词:寒秋橘子洲沁园春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的经典作品,收录在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浏览与该作品相关的教学资料,发现面对这一首词,基本上都是将词作二分法,即上片为湘江秋景图,下片为少年学子图。重点在于对上片炼字艺术的品析,如“鹰击长空”的“击”、“鱼翔浅底”的“翔”等。在多种形态的朗读中,感知毛泽东这一伟人的豪情壮志。应该说,这些教学都比较好地揭示了文本意蕴,兼涉了图景思维,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上也有较好的实现。事实上,我也曾依葫芦画瓢教了几届学生。

近日学习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发现里面有发人深思的阅读四问:(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么?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说的是真实的么/全部真实或部分真实?)(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以此对照,一连串的问题迎面而来。《沁园春·长沙》到底在谈些什么?豪情壮志么?上下片内容有什么关联?毛泽东笔下的湘江秋景是真实的么?这首词跟学生有什么关系?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能做的是将前人的解读暂时搁置,自主阅读与思考。

根据笔者不成熟的解读,《沁园春·长沙》谈论的是关于“自由”的话题。上片“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一概括性的小结句,交代了词人对自然界自由的发现,并由此引出大气之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下片是对人世间自由的追忆,特别是思想的自由,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并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一具象化的场景对上片的问作出了委婉的回答,当是像自己一样勇于搏击风浪的一代青年主宰天下。纵观全词,是词人对自由的渴求与赞颂。由于选取的是“万山”“层林”“漫江”“百舸”“万类”等宏大意象,惊天一问动地一答也就使词作显得大气磅礴。词言情,是先于景有情,还是观景后有情?没有词人的亲自述说,这真的很难判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寒秋时节,独自站在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的毛泽东,看到的肯定不止出现在词作中的这些景物。笔下的湘江秋景,是主观截取的结果,不完全等同于客观事实,是一种艺术的真实。

教材编写者希冀当下的学生从中习得什么呢?以苏教版高中语文现行课本来看,该词被安排在必修一“向青春举杯”专题,“吟诵青春”板块。也即建议学生以诗歌的名义,向青春举杯。并且在教材中对该单元有一个总体的教学建议:吟诵青春,要用恰当的声音形式传达、呈现你所感受的诗情诗韵;思考青春的话题,则应结合自我体验,在积极探讨、主动交流的过程中倾听与表达。不难看出,教材编写者希望学习该词时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进而对身处青春期的自我作价值引领,以期拥有更好的生命姿态。

因此,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词作本身的内涵,还应该了解学生的切己体验。首先,要对诗词这一文体作一番再认识。目前诗词教学经常 “关心不关诗家语”,更多关注的是作者的情感,而对于作者个性化的表达品析不足。诗词相较其他文体,有如下特征:意义后退,意味走出;交际功能下降,抒情功能上升;写实意义减少,灵感意义增加。诗的旨趣不是叙述生活,而是表达生活,感念生活,歌唱生活,倾吐的是心灵的波涛,着眼点是引起波涛的具体事项。诗歌的组合不依靠推理逻辑,而依靠抒情逻辑。妙在不通,诗词有不通才可爱。诗词用具象的方式,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其次,关于学情方面,要有“尊重学习”的意识。教师要尽量消除自我对学生的“心理投射”,要站在学生立场上,让学生开始学习、深度学习;教师应以引导者的身份进入学生的学习中。教师既要发现在先,又要言说于后,以平等和民主的态度呈现自我发现,把提升学生能力作为教学的使命。

基于以上的理解,《沁园春·长沙》课堂形态就该有不一样的呈现。再次执教本课,有意识进行了教学改良,实践效果较先前有大的改观,在此与各位分享交流。

建构主义的早期哲学家杜威有一句名言:学习是基于真实世界(真实情境)中的体验。导入课题环节,尽可能关乎学生的生活,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刚过暑热,以流行网络应景的《沁园春·热》(作者:已热死。千里清蒸,万里红烧;望城里城外,热浪涛涛,各个街道,基本烤焦;屋内桑拿,汗水洗澡,躺下更是铁板烧;上大街,看吊带短裙,分外妖娆;气温如此之高,引无数妹妹竞露腰;惹老少爷们,眼睛乱瞟。各大领导,中央空调,一般职工,风扇乱摇,仰天直呼受不了。数风流人物,看百姓今朝,烈日之下,一边干活一边发烧!)为引子,在学生轻松后,启发思考这个作品能用“沁园春”冠名么?初中教材有《沁园春·雪》,教学活动开展中可有意识地将两者并举,人为地形成沁园春系列。以这一评判活动对词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增补,譬如词牌名背后有文化源流,词有固定的格律要求,有“填词”的说法。

整体感知环节,自主诵读《沁园春·长沙》。继续利用《沁园春·雪》,请学生试着寻求两者的共性。有初中学习成果的支撑,学生能较为容易地归纳出以豪情为基调,上片侧重写景,下片侧重抒情。这里安排个别学生朗读《沁园春·长沙》中凸显豪情的句子。求同不是最终目的,存异才是关键。一为冬景,一为秋景。题目为“长沙”,那么毛泽东写的是长沙哪里的秋景?橘子洲头。橘子洲头在哪里?湘江中。跟谁一起去的?自己一人,词中交代“独立”。这地方他是第一次来么?不是,“携来百侣曾游”。通过简单的问答,学生对文本有了大致的背景把握。这时候出示橘子洲头的图像,加深印象。相较之前先入为主地告诉学生写作背景,要更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

站在橘子洲头,毛泽东看到了什么?着一“看”字,领起“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其中“遍”“尽”“透”“争”“击”“翔”“竞”等词更多烙上了词人主观的印记。宏大意象、范围修饰词、张扬生命动力的动词,为读者展现了多维多元立体的生生不息的世界,每一种生命都极具动态、色彩。

景的摄入与捕捉,让他对自然界有了“自由”的整体感知,引发“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这里的“沉浮”更多的也是指向人世间的自由。这即景生发的一问,下片有回应么?学生请根据下片自由回答。譬如“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配毛泽东长江游泳图),在水流湍急处击水(游泳),掀起的浪花都能将快速行进的船只阻止,极尽夸张的表述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词人的豪情壮志。年少气盛,敢说敢为的自由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精气神喷涌而出。

词言情,毛泽东在作品中流露的情感宜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知、理解,进而进行作品的价值评估,及至认同。此时可适当补充毛泽东的 《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是17岁的毛泽东在湘乡东山高等学堂入学考试时所作,考题《言志》。学生们写的大都是些尊孔读经、追求成名成家的内容。而毛泽东满腔热情地抒发了一个青少年藐视天下的气概和胆略。在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上,毛泽东发表了如下的作品:“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我们知道了!我们觉醒了!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这里不怕的精神、主人翁的姿态、担当的情怀,表露无遗。

“看”寒秋景致,“忆”峥嵘岁月,这一切的行为都源于独立寒秋的抒情主人公。上片虽“独”立寒秋,笔下却无悲景;下片虽“独”游故地,心中却无悲情。此刻的独立不仅仅是外在形体的独立,更是词人内在思想的独立。因而在他眼中不见了惯常的寒秋萧瑟之景,取而代之的是反季节的生机勃勃,而这与“自由”的能量密不可分。不由得使人想到陈寅恪先生的名言“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移用来定性写作《沁园春·长沙》的毛泽东,个人以为颇为贴切。为什么当时他有那么强烈的自由欲念,这时候再介绍写作背景,就有了种揭秘的效果。原来是1925年晚秋,32岁的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端,于是创作了这个作品。

学习的意义在于认知与经验的变化。独立的毛泽东对于橘子洲的寒秋有了别样的体验,还记起在中流击水的场景。那么正值青春的学子又有什么难忘的学习生活场景?试以“曾记否”为开头,仿照《沁园春·长沙》的结尾,当堂完成自我创作。之所以这样设计,主要考虑到语文的本体是言语实践,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激发学生自身的言语活动,从而广化、深化、敏化、美化他们自己的语感图式。当然,言语活动的设计,最主要的内容是言语活动情境的设计。刚经历军训的高一学生,对烈日下的经历记忆犹新,也就流淌出了“曾记否,那汗如雨下,军姿如松”“曾记否,到军营一喊,声彻云霄”等有真情实感的诗词片段。课堂教学结束,为了巩固学习成果,要求根据对沁园春词牌名的理解,自主创作《沁园春·正始》(正始中学)。由于是一次新鲜感十足的作业,关乎自己的观察体悟,且没有可供参考的样板,因此有了更多的碰撞,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批阅后,发现有些局部写的比较好,如“正始如此美好,引无数学子竞报考”“问何日,化鹏鸟长啸,声彻九霄?”等。更意想不到的还有出彩的整篇。特附录如下:

沁园春·正始

独立寒秋,横溪边上,靠柳池旁。望卵石小道,落英缤纷,梧桐微黄,茶花静幽,松鼠顽幼,池水碧透,正始森林风景优。望萃聚,梦当年璀璨,谁与争锋?和朋友学于此,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仰兰藻实验,国家专利,教授院士,人才辈出。从严求实,创新勤韧,美名远扬领风骚。想粲然,看今朝学子,更加辉煌。

横看成岭侧成峰,换一种思维教语文,让我在某个拐角不期而遇了别样的惊喜。

猜你喜欢
寒秋橘子洲沁园春
当一首老歌从耳畔滑过
沁园春·赞中原
诉衷情令·夜花吟
沁园春
无人机告白
沁园春 ·春朝送暖
七绝·寒秋(新韵)
橘子洲头桃花飘
橘子洲头(组章)
读毛主席《沁园春》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