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占春
讲评课是继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测试课之后的另一个重要课型,但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不重视对讲评课的研究,以致常常出现以下几种低效的现象:
只“讲”不“评”。在讲评课上,有的教师把目光只盯在讲解题目的正确思路与规范解法上,而对学生的测试情况与解题思路不做评价。只见“题目”不见“人”,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与价值体验,不能激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没有重点。在讲评课上,有的教师没有重点、不分主次,从第一题一直讲到最后一题,既费时又低效。要实现高效的讲评,就一定要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和典型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评。
一讲到底。在讲评课上,有的教师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无动于衷”,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讲评课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需要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与对话。
缺少练习。在讲评课上,有的教师因为自己讲得很细、学生也反映听得很明白而不设置巩固练习。其实,学生那种所谓的听“明白”了,大部分情况下只是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下来而不具备独立解题的能力,再遇到类似的题目仍然难以展开思路。因此,为了消除讲评课低效的现象,构建高效的讲评课,我们提出了“五环节”的教学模式。
讲评课“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内涵就是要认真贯彻“两主”原则。“两主”原则是指“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的发展和形成永远起自于主体的积极活动,智力是在主体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也是在主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离开了主体积极活动,也就没有什么智力的活动而言了。
“总结”就是公布本次测试中各分数段的人数分布情况,以及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评价”就是表扬激励,包括表扬成绩优秀的同学、表扬进步明显的同学、思路独特的同学、表扬某一道题做得好的同学等。
教师把批阅过的试卷发下后,首先由学生针对自己的错题逐一分析错误原因并分类处理。第一类是由于粗心而导致错误的题目,包括审题疏漏、书写失误、计算出错、推理偏差等。这些错误,学生可以独立解决。第二类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题目,反映出学生对某些概念和规律的意义、注意事项等理解不深。这样的错误,有的学生不能自己解决,要在下一环节小组合作中寻求别人帮助。第三类是无从下手,自己完全不会的题目,只能在小组合作中依靠别人的帮助。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互评,会达到“一个人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有两种思想”的效果。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可采取“一人讲解,多人补充质疑”的方法,进一步化解共性问题。
在这一环节前,教师要做好两个前期准备工作。一个是教师在批改试卷时,要对学生出错的题目进行统计,知道哪些题目出错率高,哪些是应该重点关注的题目。二是在第二环节中,教师要参与学生的讨论,倾听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在讨论中反映出的问题。
经过以上几个环节,学生基本解决了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但是要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还要进行变式练习。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针对典型错题进行变化,编制几道题目供学生练习,从而达到既检验讲评效果,又巩固纠错认知和提升能力的目的。
通过采用“五环节”教学模式进行讲评,教师对学生的学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有了更大的提高。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试卷,真正了解哪些是学生的共性问题,哪些是学生的个性问题,在讲评中如何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来进行练习。
讲评课采用“五环节”教学模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巩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仍有需要深入研究、不断完善的地方。例如:每个环节的时间怎样分配更合理,在小组合作中如何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在课堂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讲评,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如何进行讲评等。我们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逐渐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