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芬
公共基础课程是指中职与应用型本科“3+4”分段培养模式下中职与本科阶段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笔者调研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4”项目在中职阶段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也称文化基础课程)有职业生涯规划、体育等11门课程;本科阶段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17门课程。本科阶段开设的这些公共基础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即普通高中生与中职生在本科阶段所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一样的。对比这些课程,一类课程是思想政治类课程、体育课、军事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文献检索、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基础等课程,由于这些课程体系相对独立,教育部或教育厅对不同阶段都有相应的课程要求,不受学生在中职或高中阶段学习基础的影响,本文将不予以讨论。另一类课程是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等课程,这类课程的学习受学生在高中或中专阶段学习效果的影响。“3+4”模式下面向升入本科高校的中职毕业生,如果完全沿袭本科院校这些课程原来的教学大纲与课程体系,不考虑不同生源学生的不同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遇到较大的障碍,感到学习吃力、学习效率低、学习跟不上等负面因素,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厌学现象,甚至影响到其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如何调整应用型本科高校中一贯以高中生为对象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具体为语文、英语、数学、计算机、物理、化学六门课程,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及实际水平构建适合以中职生为对象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衔接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调研了普通高中理科班与中职学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4”项目班三年期间所开设的文化基础课程,发现尽管中职学校考虑到“3+4”项目班级进入本科高校后对学生文化基础课程理论知识度的要求而加大了这些课程的教学力度,语、数、外三门课程,也使用了同普通高中同样的教材进行教学,但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在课程学时及课程教学内容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教学学时上,除计算机课程外,其他课程所开设的学时差距较大,详见下表:
表1 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在课时学时上的差距
教学内容上,数学课程,中职生以普高教材中必修1、2、4、5中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数列、不等式、平面向量、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立体几何初步作为基础模块;将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必修4中三角计算及其应用,选修1-1中的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及方程,选修1-2中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系数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选修2-2中的计算原理作为职业模块。与高中相比,中职生未学习选修1-1中的导数及其应用和选修2-1中的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鉴于其学时未及高中学时一半,尽管大部分内容均涉及,但学生所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远不及高中生,因此中职生数学基础与高中生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物理课程,中职生完成了力学、电学、磁学、热学以及光学等内容的学习,但未学习的物理内容,如力学中关于物体受力分析、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能量守恒定律等内容均是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可见,在物理内容的范围上,中职毕业生学习的内容比普通高中要窄得多,物理基础也相距甚远。计算机课程,尽管中职与普通高中在学时上差距不大,但两类学校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要求有所不同。普高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虽然设置了上机课程,但上机课时占总课时比例较小,从而难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中职学校由于要求学生毕业时需取得全国计算机一级证书,因此学生在计算机课程上,无论是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计算机的操作能力都要强于普高生。化学课程,普高开设了与物理课程同样的学时,学习了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及实验化学,而中职学校却未开设化学课程,学生的化学知识仍停留在初中毕业生的水平状态。语文与英语课程,普高开设的学时基本是中职的双倍。鉴于教材的选用上是相同的,中职学校也完成了书本教学内容的教学,而普高除此以外,拓展的深度要远远高于中职。同时,普高花了相当的学时在试题模拟与讲解中为学生参加高考做准备,因此高中生的语文与英语基础掌握得要扎实,基本功要远胜于中职生。
“3+4”分段培养模式下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考虑到中职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等因素,更要避免因缺乏完善的知识结构而影响学生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今后职业的发展,进行课程内容一体化设计,体现课程教学内容的有序衔接。
第一,应用文写作。应用型本科高校一般不开设大学语文,而是开设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与语文相关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无论是普高生还是中职生,之前的语文基础都能顺利地接续该课程,因此一般无需针对中职生做任何调整。
第二,大学英语。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修完大学英语后应达到其一般要求,学生能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其中,英语较好者可达到其较高要求,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这一要求是面向普高基础的学生而设置的。针对中职基础的学生,应适当降低其要求,学生修完大学英语课程后能通过大学英语三级考试,较好者通过四级考试。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应有计划地给学生穿插高中语法点的复习,在巩固学生基础的同时以备三级考试中的语法题;在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上,可偏重听、说能力的培养,通过增强学生课堂的参与性,不仅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高等数学。“3+4”人才培养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数学课程的内容可采用模块式教学,即基于学生在中职阶段的数学基础,进入本科后先开设6至10课时复习函数的基本理论,包括五种基本初等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初等函数的定义等,为后续的高等数学课程学习强化基础。在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将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多元函数微分学、二重积分作为基础模块,将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作为职业模块。内容上借鉴“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的优秀经验,循序渐进、淡化复杂的理论证明和繁琐的解题方法训练,强化应用,融合专业,服务专业。
第四,计算机基础。根据笔者调查,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唯一的中职生比高中生掌握得要好的课程。目前,本科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与中职生在中职阶段学习的内容重复得较多,除了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些不同,其他的基本相同。“3+4”模式下中职毕业生升入本科院校后,继续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等于做了重复功。以南通中专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该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在中职阶段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大部分学生都通过了计算机一级考试。他们升入本科院校后如果还是从头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还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根据中职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当他们升入本科院校后可以直接学习计算机等级二级语言类课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一般修的都是C语言),通过一学年的学习,可以顺利让学生参加并通过全国或江苏省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
第五,大学物理。“3+4”人才培养模式下,针对中职毕业生物理基础相对薄弱这一特点,应用型本科院校可适当增大中职生的物理课程的教学课时量,为其补修一些中职阶段未学的基础知识,并适当放慢物理课程的教学进度,直至其适应正常的物理课程进度为止。例如,在力学中,普通高中理科生重点学习的内容“冲量”、“动量”等内容,中职生均没有学习。这无疑将直接阻碍中职生在本科阶段关于动量、动量定理等知识的学习。因此,为了避免因缺乏完善的知识结构而影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的发展,应合理调整物理学习的内容,在补充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专业所需的物理知识完成物理课程内容的一体设计,真正体现物理课程的应用性。同时,适当增加习题课,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消化所学知识,最大程度地参与到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可以通过必修课的形式实施,而对掌握程度没有严格规定的内容可以根据专业的需要通过选修课的方式实施。
第六,工程化学。鉴于中职基础的学生在中职阶段未学习化学课程,他们的化学知识只有初中水平,“3+4”模式下有中职基础的学生若直接学习工程化学课程时会感觉在听天书,一头雾水,因此教学内容上必须给学生补充高中阶段的一些基本化学知识。如:在讲授水溶液中的化学时要补充电解质、酸碱反应、pH值及其计算方法等基本概念;在电化学基础章节需要补充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氧化剂、还原剂等基础知识。同时,授课的进度要根据学生的接纳程度进行调整。
由于普高应试教育与中职职业教育的差异,学生在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所接受的课堂学习形式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学生在中职阶段经历过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学生的实践环节多、动手能力强,因此“3+4”分段培养模式下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要求更高,任课教师应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不同教学内容的特征灵活选择恰当的、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四阶段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现代工作岗位培训法等,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岗位情境下;通过微课的引入来增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课堂中实施翻转课堂等。这些教学手段不仅能有效增强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性,还将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及教学效果。教学手段上,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平台软件、学习论坛等新媒体的优势,拓展教学与学习空间,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获得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听觉、视觉等多方面产生冲击,感受到仿真的情境,乐在课堂学习中。
针对“3+4”分段培养模式下中职学生的特点,教材选用上,可向难度略低、应用性突出、趣味性强的教材靠拢。如改同济大学编的《高等数学(第七版)》为《高等数学及其应用》、改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物理学教程》为《物理学简明教程》、外语教研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为《新视界大学英语》等。这些教材一方面降低了理论的深度,让基础略低的中职学生更能理解;另一方面侧重方法、实例的介绍,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增强实用性;同时,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趣味性,更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练,真正体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应用性特征。此外,也可组织中职学校与应用型本科高校长期从事公共基础课程的一线教师共同编写系列课程教材,参考五年一贯制设计的理念,针对中职与本科阶段不同特点和需求,合理设计和安排不同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实现两者的无缝衔接。
应用型本科高校不同于普通高校,一般不采用终结性评价,即以学生学期末课程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而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常会加入平时成绩,如学生的作业成绩、阶段测验成绩等。针对中职对象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需构建更加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如增加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将学生学习的动机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一是实现评价主体的互动化,除教师评价外,增加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二是评价内容的多元化,除学生的作业成绩、阶段测验成绩外,将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学生在课堂内外活动中的参与度等都纳入在内。三是关注个体差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除降低末考成绩比例外,在设计阶段性或末考考核内容时,以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为主,知识考核为辅,把知识考核融入能力考核中,通过个人与小组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科学化、人性化的考核。
参考文献:
[1]王运奇.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3+4”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
[2]刘振海,胡修江.“3+4”中职与本科分段贯通培养课程的一体化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4,(17).
[3]杨燕.“3+4”中高职衔接模式的新突破[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4,(11).
[4]徐红丽,张宇,金卫东.“中职+本科”培养模式下课程衔接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5,(28).
[5]黄小璜,杨燕,刘麟.“3+4”中职—本科衔接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