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 振 王振华
引言: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其最终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教育又是必须依循规律才能发展的事业,其理想境界在于寻找到适切人的成长规律的最优化教育路径。近几年来,烟台市牟平区在对全区各个学段的教育教学现状以及社会现实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着眼学生未来发展,遵循规律办教育”的思路,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有力促进了区域教育的纵深发展。
记者:为什么牟平区要通过建设学生健康思维培养机制来助推区域素质教育纵深发展?其与区域素质教育纵深发展有何联系?
宋强:教育蕴含着“教书”和“育人”两层深意,关系着明天和未来。本着“寻求区域教育纵深发展方向”的原则,2012年初,我们对全区各学段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尽管牟平教育曾经创造过一次又一次区域教育的辉煌,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普遍问题:一是“唯知识” “唯分数”的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在评价方式上,学校仍然把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一个学生优劣的唯一指标,仍然把教学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一个教师的重要标准;二是“时间加汗水等于成绩”的错误认识依然存在,导致学校和教师不遵循教育规律、不讲究方式方法,教师只满足于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仍然按照“应试教育”的方式大量做题、加班加点、反复“搓揉”学生,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是课堂教学仍然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绝对主宰,学生在课堂上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很少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其实集中反映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目中无“人”,这里的“人”指的就是学生。正因为没有把学生当成具有独立人格、具有自身成长规律和成长需求的“人”来看待,正因为没有把一个完整的“人”的健康发展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才会出现教育的种种急功近利、违背规律等现象的产生。
由此,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推行“健康教育”为手段,全力推进区域素质教育纵深发展的工作思路。“健康教育”的实质就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来抓教育,致力于学生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健康的人格、健康的思维和健康的习惯的培养,通过不同学段之间的有机衔接,最终实现学生分数和能力的同步提高,实现素质教育和高考的“双赢”,使学生真正成长为体格健壮、人格健全、能力突出的人才。在“健康教育”的五个总目标中,“健康的思维”是核心。它决定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也决定着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趋向,必然也会成为影响区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决定以构建学生健康思维培养机制为突破口,助推区域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记者:学生健康思维培养机制建设的内涵是什么?建设的着力点有哪些?
宋强:“学生健康思维培养机制”指的就是通过对当前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研究方式的转变和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努力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促使学生的思维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向“主动探究式”转变,使他们在掌握一定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能时时留意、处处留心,善于发现问题并能主动解决问题,具有探索新知和直面困难的创造力与意志力。
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着力构建“学生健康思维培养机制”:一是进行课堂转型,努力促进课堂教学由“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转变。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两转变、一构建、一落实”的课堂转型新理念。其中,“两转变”指的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构建”指的是“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一落实”指的是“落实双基教学”。为使这些理念和要求落到实处,我们专门成立了“高效课堂推进办公室”,建立了“教研员蹲点制度”,运用行政与教研“双轨并进”的方式,全力促进课堂教学由“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的转变,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的转变,由“单向线性交往”向“多维互动交往”的转变,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深度发展,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是推行“读写讲”能力培养范式,促使学生的学习视野由“一本教材”走向广阔的世界。其中的“读”指的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阅读,而是有方法的读,有效率的读。我们要求教师摒弃“为读而读”的形式化倾向,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实施阶梯式的训练。其中的“写”指的是写日记。我们要求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这里的写日记是指向于学生观察能力和体悟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对周围发生的事物能够时时留意、处处留心,善于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其中的“讲”指的是善于当众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读写讲”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学习渠道拓宽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延展。
记者:我区通过建设学生健康思维培养机制,以此助推区域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有哪些具体举措?
宋强:学生健康思维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研室和基层学校相互之间协同合作,并需要在一定时期内整合力量,集中解决。
首先是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对于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师,要让他们的思想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于是,我们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 “自培训”的方式,努力扭转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组织校长和骨干教师到清华附小、上海建平中学等代表全国最高水平的先进学校参观学习,并聘请相关专家作为教育顾问,定期深入学校蹲点,现场诊断指导,帮助教师转变理念,提高水平。2013年上半年,东北师大教育顾问在我区蹲点近2周,坚持靠在学校听课、评课、座谈,借助具体课例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
其次是改变教学研究的方式。为使“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转型理念让教师们入脑入心,我们实行“关口”前移,推行“说议讲评”四位一体教研模式。目前,这种教研模式已经在各学段各学校常态实施。实践证明,这种植根于课堂的教研模式,对改进课堂教学,对学生健康思维培养机制在基层学校的深入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课堂是培养学生健康思维的主渠道、主阵地,因此,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健康思维培养机制的核心工作重点来抓。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主要采取这样三种措施:一是培植典型学校和典型教师。我们确定在“健康教育”理念落实方面做得比较好的第二实验小学作为学生健康思维培养的试点学校,将各学科教研员派到学校蹲点,针对各学科的不同课型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指导,帮助学校建立起致力于学生健康思维培养的科学有效的学科课堂操作模式。
典型基本打磨成熟,第二步,就搞分期分批的影子培训。我们将中小学的校长、分管领导和骨干教师,分期分批派到二实小进行跟踪学习。在两周的时间里,领导和教师们不但要走进教室听常态课,要走进办公室跟二实小的教师一起参加“说议讲评”教研活动,还要去看学生上课后完成的当堂检测作业。
第三步,就是加强督查力度。由业务局长和教研室主任牵头,采取带领教研员和“高效课堂推进办公室”的业务骨干,以及从学校抽调学科带头人组织专家听课组等方式,常年对各学校进行“推门听课”。这样,依靠行政力量和教研指导的“双管齐下”,依靠过程和结果的“双重标准”,依靠常抓不懈,“逼着”教师认真设计每一堂课,精心上好每一节课,把用心备课、上课变成习惯,形成常态,最终实现高效课堂建设的常态化,促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第三个举措是广开渠道,培养学生的“读写讲”能力。首先,我们以写日记为突破口,改变学生见怪不怪、不动脑的惯性和惰性。我们要求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四年级,每个学生每天都要完成一篇日记。这个日记要达到这样三个标准:不准规定写的内容、不准规定写的字数、不准提出过高要求。另一方面,我们充分发挥《烟台晚报》等新闻媒体的宣传功能,对写日记实施效果好的学校进行及时宣传。
写日记的活动推行一个阶段以后,我们又将“读”和“讲”的能力培养活动持续跟进。在“读”的方面,我们重点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专注力和阅读理解力。要求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训练学生达到每拿过一篇文章都能用心阅读,并能迅速从中提取重点字词的认读、重点句段的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要思想与观点等信息;然后在开放性的相互交流阅读收获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指导,逐步让学生在相互比对中学会阅读,发展思维,再次为形成“时时留意,处处留心”的健康思维习惯助力。二是倡导开展全学科阅读活动。我们要求不仅要在语文课上重视阅读,训练学生阅读的方法,还要在所有学科都重视阅读,都训练学生阅读的方法,尤其是初中阶段。运用构建学科乃至学段阅读书目体系、公开课引领、教研指导跟进、课堂教学督查等方式,引导各学科教师重视阅读。
“讲”是学生多种形式的阅读和思考之后的表达。“讲”包含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指的是在课堂上的“讲”。我们要求教师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讲自己的思想、见解和看法。另一个维度指的是课外的“讲”。我们要求每个学校都设立“学生讲坛”,利用每天早晨或中午的时间,分期分批组织学生进行演讲。培养学生养成“时时留意、处处留心”的习惯,就是让他们时刻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我们认为,这种状态是一种会学习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思维是健康的思维。
记者:学生健康思维培养机制建设在助推区域素质教育纵深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宋强:最显著的成效就是提高了区域教育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综合能力得到了普遍提升。课堂转型工作的逐步推进和“读写讲”能力培养范式的扎实落实,让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日益凸显。近几年,我区先后多次承担全市各个学科领域的现场会或优质课比赛,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赢得了其他县区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评价。二是区域教学质量明显提升。近几年中考、高考,我区成绩一直名列烟台市前茅,尤其是高考平均不到3人就有1人被一本院校录取,在全市遥遥领先。2014年,我区以高分通过国家督导组的验收,被确定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如今的牟平教育还成为牟平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全国各地有很多企业家都是慕名牟平教育而落户牟平的,真正实现了教育给力发展的目标。
其次是促进了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在学生健康思维培养机制建设的过程中,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得到了整体提高。近几年,我区教师有200多人次获市级优质课奖,其中有50多人次获得省级优质课奖,10多人次获得国家级优质课奖。有8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有4位教师被评为齐鲁名师培养人选。有9位教师主持的课题被评为烟台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其中又有4个课题分别获得省教学成果评选一等奖和二等奖。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直接促进了学校的蓬勃发展,一批有特色的学校脱颖而出。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小学生“有效读写”课程体系经过几年的探索与打磨,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操作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读写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整体提升,先后接待省内外5000多人次参观学习,迅速成长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学校。宁海街道中心小学的“海纳·致远”学校课程、玉林店中学的“走胶东·乡土情”校本德育课程、大窑中学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文化一中的“说议讲评”教研模式、新牟小学的“校本教研”机制实施等典型经验在全市召开的“教育科研走进牟平”现场会上,受到了与会领导和教师的高度评价。
记者:牟平区通过建设学生健康思维培养机制助推区域素质教育纵深发展还存在什么问题?下一步还有什么打算?
宋强: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其主要原因还是在教师身上。农村教师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他们的教学理念很难扭转,因此教研活动低效化和虚无化现象较为普遍。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课堂转型力度不大,“读写讲”能力培养范式落实不到位,学生的健康思维没有得到较好发展。
第二个问题是还没有建立起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学生健康思维培养机制建设指向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彰显,但从我区目前的情况来看,评价的重心还没有完全转到这些方面上来,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序列化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推进速度。
下一步,我们首先要想办法解决这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继续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加大课堂转型推进力度,让农村学校的孩子也能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健康的思维。二是研究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在学生评价方面,要坚持过程性原则,在小学全面推行“等级+特长+评语”的评价方式,在初中实行“基础素养+学习成绩+特长发展”的评价方式。在教师考核方面,改变仅以考试成绩对教师进行考核的积弊,把师德表现、业务学习、课堂转型、育人成效、师生关系等方面全部纳入对教师考核的内容,考核方案都经过教代会、教职工大会通过,力求全面合理、定性定量、公平公正公开,实现学校风正、教职工气顺的工作局面。在学校考核方面,坚持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主基调,把督导的重点放在平时,落实在过程,把过程与结果有机结合,引导学校规范办学,科学办学,办出特色。
其次,准备在寻求烟台市教科院理论与技术力量支持的背景下,继续发挥教研室的专业引领作用,在进一步加大学生健康思维培养机制建设力度,促进区域内各学校更加扎实落实的基础上,注意发现典型,培植典型,帮助学校总结、提炼、提升,形成各自的突出经验及特色,培养一批在课堂教学、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方面的全市乃至全省领军学校、领军人物,带动全区的素质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