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希成,陈继玲
(1.天祝县火石沟小学,甘肃 武威;2.天祝县第二中学,甘肃 武威)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1]但是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成为小学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导学案是我国教学改革以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为了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目标而出现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利用导学案开展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有利于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提升整个课堂的效率。因此这就要求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导学案,从而充分发挥出导学案的功能和作用。
导学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需要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教师的“导”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要通过无形却有心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教师要及时通过指引、质疑和点评来发挥“导学”的作用,通过对课堂内容的总结和提升来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总的来讲导学案的运用必须要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实现高效课堂构建的目的。
探索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和要求之一,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要围绕问题展开学习,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导学案设计的过程中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将知识问题化,积极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来开展学习,进而有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课堂效率。
部分教师在导学案的运用中设置了大量的习题,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过多的以做练习题为主要学习方式。在这种错误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将大量的习题照搬到导学案中,导致“学案”无法起到改善课堂学习效率的目标。
“学案导学”所追求的目标在于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部分教师在导学案的运用中将其等同于“教学目标”,导致在导学案的运用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导学案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这就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自学空间和时间。但是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错误地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放任学习,放任学生自主学习而忽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引导,协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就是说自主学习必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在导学案的运用中要防止因为“教案”和“学案”混淆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教师在导学案的设计和运用中必须要考虑到学习的内容、学习方式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教师“教案”设计和准备中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不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差异,导致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运用导学案构建高效课堂时,教师必须要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防止导学案的运用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导学”的运用必须要立足于教师对教材深刻挖掘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合理设计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导学案的运用中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刻,导致其所设计出的“学案”不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导致导学案的运用流于形式,无法实现高效课构建的目的。
“学案导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必须要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得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切不可千篇一律。目前所推行的导学案存在忽略学科特点的问题,部分教师简单地照搬其他学科导学案的方式,导致无法充分体现出小学语文学习的特点,不仅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会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导学案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作用。导学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效率。但是教师在导学案的运用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方式避免导学案运用中存在的误区,避免因为预设过多、课堂环节不足对课堂效率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合理的设计以及教师的引导,巧妙运用导学案来构建小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