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责任感养成研究

2018-02-24 00:05段昆伦
新课程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生会课题组责任感

□段昆伦

一、课题研究背景——上沙中学学情、社情特殊,培养学生责任感尤为迫切

上沙中学 (简称 “我校”,下文同)地处深圳市福田区 “城中村”,学校的生源以来深建设者的子女为主,90%的家长为进城务工人员,家庭教育观念及管理的缺失,导致学生的自我成材愿望不高,缺乏学习主动性,存在着许多不良的行为表现:如犯了错误不是勇于承认,而是千方百计去推脱抵赖;作业来不及做,不是挤时间补上,而是一抄了之;与人发生矛盾冲突,不是找自身的原因,而是一味地迁怒于别人……究其根源,其实都是责任心缺乏、不想承担责任的表现。

上沙中学自2005年创办以来,以努力培养 “会做人、会求知、会健体、会审美、会劳动”的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现代公民为重点和突破口,形成了系列化的德育体系,并成功举办福田区文明礼仪现场会,但与建设福田首善之区、办社区居民身边优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学生整体素质不高、责任感不强以及带来的教师焦虑成为制约学生成长、教师成就和学校提质增效的瓶颈,亟须突破。

二、课题研究目标——构建公民教育课程体系,探寻培养学生责任感的行动路径及策略

2015年上沙中学从 “学生成长” “教师成就”“学校发展”的视角思考学校公民教育的开展,认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研究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和行动路径及策略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让学生从课程中思辨责任承担与否及后果,参与班团建设自我管理,在活动中体验负责任的乐趣,决定着学生能否成长、成才、成功。基于此,学校积极申报了2015年度福田区科研规划课题 “开展公民教育培养中学生责任感的行动研究” (课题编号:FTJY15028)。历经专家建议、调研运用、文献查阅、专家指导,2015~2017年我校以公民教育课程为阵地,在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开展课题延伸研究,以期通过科研反哺教育教学。

在专家的指导下,课题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明晰了公民教育的课题研究方向,并将课题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

第一,公民教育是以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础、为社会——政治共同体培养有效成员的教育过程。要想将一个只具有法律身份的公民培养成能够并有效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好公民,就必须借助教育来完成。

第二,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感的形成和增强除受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外,主要靠教育,包括自我教育。

三、研究内容和成果——构建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创新班团建设模式,开展主题教育,增强学生责任感

两年来,课题组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推进课题研究。

1.构建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创新教育形式。 (1)开设公民责任和理性课程,作为公民教育的主阵地。2013年10月我校正式申报成为福田区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实验学校,开设公民责任和理性课程。该课程运用思考工具,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清责任人、相关责任、责任来源、负责任的益处、不负责任的代价等维度辨析责任,从全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生不但积极思考老师预设的问题,而且从身边的生活以至国际大事生成问题,积极思辨,培养了学生的道德素养、社会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法律观念、国际理解观念,使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的合格公民。

(2)国家课程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评价等4个方面渗透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课题组各科任老师在国家课程中培养学生公民素养,以本学科为依托,用课堂和自己的人格魅力努力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不但培养了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教师对自己使命的认知和业务能力也得到提升,达到了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目的。

(3)校本课程提质增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2015年,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校本课程提质增效的需要,学校积极申报深圳市首批 “四点半活动”试点学校并成功获批。学校每学期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三十余门,并外聘专业机构的人员开设特色课程,校本课程增加的同时,课程研制、考评也向深层次发展。校本课程实行师生双向选择、走班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了选择的自由,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学生习得一技之长,更涵养了对自己负责、为团队争光、为终身发展奠基等优秀品质。

(4)主题班会课,由灌输式转为生成式。主题班会课是公民教育的良好方式,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辨培养公民意识,是一种专业性的公民教育手段。课题组班主任教师围绕国际视野、责任意识、感恩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班会课。通过讨论辨析、积极参与,学生自我生成结论,没有道德的灌输,而是思维的引导、思想的碰撞,激发了学生潜能,培养其责任感。

以公民教育课程主阵地,课题研究将中学生责任感培养渗透到国家课程教学,并促进了校本课程开发建设,创新了主题班会课的讨论形式。我们初步构建了公民教育、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主题班会课等公民教育课程体系,一以贯之的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责任感在改革的课程、涵泳式的教育中自觉生成,是内化而不是外铄的。学生出现行为偏差时,归因模式发生变化,敢于担当;需要承担责任时,能够运用思考工具,理性地担负责任。课题组老师亦增强了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实现教学相长。

2.创新班团建设模式,拓宽公民教育渠道。 (1)学生参与、家校互动,促进班级管理。课题组班主任老师把 “民主管理”引入班级,通过民主选举班干部,自主制定班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班级管理模式由学生被动服从转向主动参与;科任教师采取 “预—听—练—复”四步学习法,指导、培养学生会学习、会求知的能力;学校举办 “家长春晖学校”,成立 “家委会”,培训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家庭教育的方法,让家长参与班级的管理,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家校互动为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

(2)创建学生会,实现学生自我管理。2015年课题组余俊杰老师任德育处副主任后,在尹国平校长的支持下,动员学生自我推荐、发表施政演说、海选出学校第一届学生会。在余主任带领下,学生会干部组建了校广播站、国旗班,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学校重大活动,校运会的宣传报道、入场式的评比,校园十大歌手比赛、年度文艺会演的主持、秩序维持,值周活动、校园巡查等,学生会干部严以律己,为学生自我管理树立了榜样。

班团建设,改善了学风、校风:学生从初一进校满教室乱跑到上课守纪、积极听讲、与老师良性互动,学生实现跨越式发展。2017年我校初三 (4)班郭晓燕同学中考成绩448分,列全市第六名,多名同学进入四大八大名校,真正实现了 “低进高出”的优质教育;亲子关系改善:学生认识到家长的不容易,学会了感恩;校学生会干部表现出色:学生会主席谢慧瑜同学在深圳市首届青春健康形象大使选拔赛中荣获 “优秀主持人”称号,学生会宣传部长郭晓燕同学在第一届福田区社团联合会竞选中,当选文艺部部长;班团建设促进了德育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家委会的组建和运转,在开展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军训、校运会、初三中考誓师大会中,使学生受到感染,环抱理想、担负责任,可以帮助学校做好家长工作,和教师一起来关注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中学生公民素养。课题组利用社区资源,通过 “请进来、走出去 “的方式,邀请傅前哨院士、深圳市霞光京剧团、福田区环境保护和税务局、福田妇幼保健院、辖区干警等机构和专家进校园举办讲座和活动,带领学生到深圳市环保产业园、红树林湿地公园、禁毒教育基地、林则徐纪念馆、东莞科技馆等教育基地参观,拓宽公民教育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安全教育、卫生健康教育、音美体艺教育、科学素养教育等主题教育,采用做中学、活动中体验、体验中感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学校逐步实现全人教育、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学生的学习动机、成才愿望不断增强。

通过主题教育,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国家、对自然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表现在具有环保意识、遵守秩序的意识、关心他人的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向学向善等方面,养成会思辨、懂尊重、敢担当、勇参与的现代公民意识,为学生成人、成长、成才搭建了阶梯,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学生会课题组责任感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iSoil课题组
高校二级学院学生会的建设与管理
——以榆林学院为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